自主学习倡议下小学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构建探索

发表时间:2021/1/28   来源:《时代教育》2020年21期   作者:万红
[导读] 在新课改背景下,国家有关部门对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提出了新要求。
        万红
重庆市云阳县人和街道莲花小学 404508
        摘要:在新课改背景下,国家有关部门对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提出了新要求。而小学阶段,学生可塑性强,正是行为习惯、文明素养、思想道德品质形成的重要阶段。通过开展合理有效的道德法治教学工作,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提高素质教育的效果。但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对学生开展法治与道德建设工作还存在一定的缺陷,通过自主学习的模式,有利于构建道德与法治教育的高效课堂。本文以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为论述对象,结合笔者教育教学实际感受,从自主学习模式的开展角度谈一谈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构建,希望对相关工作人员有所帮助。
        关键词:自主学习;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构建探索
        引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各行业对人才的需求从简单的专业技能上升到专业技能与思想道德素质并重的层面。因此,加强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也是立德树人的必然要求。我国的教育历史悠久,但总体上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被动授课对象,特别是思想道德教育方式尤为突出,重说教,轻感悟实践,这种教学模式严重扼杀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自主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和调动学生积极性,注重学生道德感悟和实践的有效学习模式。在小学阶段,开展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时,运用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能较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其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道德与思想素质水平的提升。
        一、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开展现状
        (一)缺乏有效的学习意识
        小学阶段的学生思想比较简单,缺乏有效的学习意识,对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学习目的不清晰,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并没有建立其系统的学习思维。此外,道德与法治课程开设的时间并不是很长,许多教师甚至学校对该课程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因此导致不少学生没有正确对待该课程,学习的主动性不够,能动性不足。
        (二)道德与法治教学形式过于单一
        道德与法治课程是近年来被广泛提及的教学科目,但整体上该课程开设时间比较短,所编撰的教材及开展课程的形式都比较单一。而小学阶段的学生思维比较活跃,单一的教学模式,容易让学生感觉到无聊和疲倦,因此教学的方法措施、实施策略有待进一步探究完善。
        (三)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内容比较表浅
        考虑到小学阶段的学生思想道德认知单一肤浅,因此开展该课程时所涉及到的内容也比较浅显易懂,但长期开展浅显的教学内容,容易让学生丧失学习的兴趣。而教学内容又需要综合各方面因素进行考虑,现阶段,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内容,还没有较为标准的统一规范。


        二、利用自主学习模式开展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具体措施
        (一)自主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自主学习,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学习的方法路径,并根据自身兴趣,着重学习与此相关的思想道德内容,学习更多的道德与法治知识。例如,在学习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二年级的第四单元《我爱家乡山和水》时,通过安排学生对该课进行学习,让学生对当地的山川物产进行调查,实地走访感受,拍下家乡山水物产的美丽照片、视频,亲身感受家乡之美,调动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既能增加学生的乡土文化知识,又能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二)营造良好的道德与法治自主学习氛围
        教师在开展自主学习模式之前,要注意营造良好的道德法治学习氛围,让学生感受到浓郁的文化气息,从而促进自主学习模式的开展。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小学二年级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班级生活有规则》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交流班上存在的违纪违规的现象及造成的不良后果,认识到生活、学习遵守规则的重要性,然后与学生共同制定合理的班级规章制度。通过学生自己找、自己评、自己定,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知规则、定规则、守规则,从小树立纪律意识和规矩意识,自觉规范自己的日常行为,养成良好习惯。
        (三)开展鼓励教学,激励学生进行更多的自主学习内容
        新形势下,教学工作更要侧重于开发学生的潜能,激发学生不断完善自身的思想道德认知水平,从而为个人今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思想道德基础。开展有效的鼓励教学,能够使学生开展更多的思想道德自主学习内容。在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小学生由于受认知的影响,对很多问题理解有偏差,教师要多引导学生,多表扬鼓励,保护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积极性。例如,在教学小学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这些是大家的》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们提出一些关于班集体的问题,让学生们进行回答,然后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鼓励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四)开展自主学习交流思想的活动
        自主学习教学模式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教师可以预先布置自主学习课题,由学生独立完成,并在学习结束之后,开展经验交流活动。然后学生们能进行自主学习的交流,分享学习过程中的思想道德感悟,并在竞争中使学生不断进步。
        结束语:综上所述,小学阶段的道德与法治教学,要不断探索有效的教育教学路径,转变传统教学模式,运用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推进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改革工作进行。利用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通过独立的思考和学习,达到提高思想道德素质,树立法治意识的教学目标,为构建和谐、文明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朱学梅.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初探[A]..教师教育论坛(第五辑)[C].:,2019:3.

[2]张光明.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需要关注的问题[J].现代农村科技,2019,02:79-80.

[3]祝校美.关于情境教学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应用的探究[A].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19年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论坛年会论文集[C].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19:7.

[4]朱翠莹.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J].华夏教师,2019,27:1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