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探究式教学在高中数学中的运用

发表时间:2021/1/29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3月   作者:晏建平
[导读] 受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大部分教师在教学进程中不断地对学生进行说教式的知识讲解,使得学生无法发散思维,也无法进行自主思考和主动探索。为此,教师必须尽可能地改善教学方式,把探究式教学应用到高中数学教学进程中。本文将从布置探究情境、创造现实情境、设计合作情境这三个方面出发,进行简单分析和探讨探究式教学在高中数学实践应用的完整策略。

晏建平    成都七中实验学校
【摘要】受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大部分教师在教学进程中不断地对学生进行说教式的知识讲解,使得学生无法发散思维,也无法进行自主思考和主动探索。为此,教师必须尽可能地改善教学方式,把探究式教学应用到高中数学教学进程中。本文将从布置探究情境、创造现实情境、设计合作情境这三个方面出发,进行简单分析和探讨探究式教学在高中数学实践应用的完整策略。
【关键词】高中数学;探究式教学;运用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2021)03-038-01

        探究式教学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正常表达的是教师指导学生利用自主学习、互动交谈和实践训练的方法来进行领悟和学习,进而让学生把握知识的本身和定律。把探究式教学方法应用到高中数学教学进程中必须要与新课程教学观念相符,才能顺利解决传统教学方式中存在的不良行为,那你数学课堂教学变得更加生动有趣、活灵活现、高质量、高水准。为此,数学教师务必要有创新创造的教学思想方式,以学生为主要关注的重点,改善和改变课堂教学方式,以实际探究式教学法在数学教学中的实施应用,全方位培育和改进学生的探究方法。
        一、布置探究情境,唤醒探究意识
        探究情境的布置可以很好地引起学生进行思考,让学生自觉地参与到知识理解、分析与研究的进程中。探究的起点是问题,因此,探究情境的布置务必需要通过提问和问题设置为基本。在数学教学的进程中,教师需要依据数学的公式和定律等本质的特征,融合学生思维方式的特点和认知的情况,去巧妙布置问题的难易程度和方式,并在合适的时间向学生进行提问,设计出完整的问题和探究的情境,良好地发挥学生的思维方式,启发学生开动大脑,让学生学会自主分析和研究数学中更加深层次的知识点和难点[1]。
        例如,在教学“函数的基本性质”这个内容点时,教师需要引起学生进行思考,教师就可以为学生设计一些问题来让学生在情境下进行思考和探究,有这些问题:“函数的基本性质有哪些?如何理解函数的奇偶性?函数的奇偶性及其几何意义?”在提出问题之后,学生迅速围成一团开始进行探究与思考,片刻之后,有部分学生已经想出答案。通过教师设计情境问题方法,这种教学方式,在高中数学课堂中,能够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二、创造现实情境,加强探究思想
        当前阶段所学的知识具有一定难度,学生常常会认为学习数学是毫无用处的,导致学生无法正确地了解和深层地认识到数学知识的本质内容。通过现实情境的创造和设计不仅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还可以帮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更加直接、具体的了解[2]。为此,数学教师必须要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等新型化教学设备来展开教学活动,把有关数学知识以及能与生活有所联系的元素通过图片、视频、音频等方式来展现给学生,尽量创造设计出现实的情景,进而能够有效地减少学生对数学存在的差距感,激起学生的思维遐想,提升学生学习的高效性。
        例如,在教学“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坐标表示”这内容时,为了激发学生进行逻辑思考,教师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为学生创造设计出现实的情境。开始,教师为学生演示了平面向量坐标的表示,在坐标轴下,平面上任何一点都可用一对实数来表示,取x轴和y轴上两个单位向量a,b作为底数,之后再随便找一个向量c,则平面内作一向量c=Xa+Yb,透过本次展示,让学生很快地理解了理论与现实的融合,加强了学生的领悟能力。通过本次展示得知,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创新设计现实情境的方式,能够高效地引发学生的关联思维。
        三、设计合作情境,巩固探究能力
        课堂教学本质是一个教师与学生能够进行交谈和沟通的地方,合作情境的设计可以更加接近烂教室与学生进行交谈、了解与沟通,让课堂的氛围变得活跃起来。为此,教师在课堂教学进程中,务必要重点关注到合作情境的创造中。具体来说,教师要先把班级的学生进行分组,每3到5人为一个小组进行合作,并将小组成员进行分工;之后,教师要对学生布置问题,发放任务,小组合作,以此来引起和调动学生进行小组合作的渴望,让学生自主地去和组员进行开展问题,解决问题,分析问题,探讨问题,在合作中学会交流和沟通,展现学生的合作能力。
        例如,在教学“任意角的三角函数”这内容时,为了养成学生的合作意志,教师为学生创造并设计了合作情境,让学生以小组为整体展开探讨互动。教师给学生布置了任务:如果说角可以是任意大小的正角、负角和零角,那么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又怎样被定义呢?任务发布后,小组迅速开展研究,几分钟后,学生都得出结果。教师通过设计合作情境来高效的培育学生的合作认识。
        探究式教学方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和实验是课程进步发展的趋势,还是促使课堂教学转变升级的重要手段。因此,教师要打破传统的桎梏和禁锢,把新教学理念为主要方针,利用创新和设计情境的方式和策略的应用,来展现探究式教学法,以此提高课堂水准和品质,促进学生全面成长。
参考文献
[1]陶刘.浅谈探究式教学在高中数学课堂中的运用[J].明日,2018,000 (025):P.95-95.
[2]唐有红.浅谈探究式教学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合理运用[J].软件:电子版,2018,000(004):1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