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困惑及对策

发表时间:2021/1/29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3月   作者:黄瀚妤
[导读] 阅读理解是英语学习的一项综合技能。它能够促进词汇积累,培养语感,提高表达能力,也是中学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综观历年高考,阅读在试题中占据了首要位置。可见,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势在必行。本文将试从中学生英语阅读现状、应对措施、阅读步骤解析等方面进行扼要阐述。

黄瀚妤    吉水县第五中学  江西省  吉安市  331600
【摘要】阅读理解是英语学习的一项综合技能。它能够促进词汇积累,培养语感,提高表达能力,也是中学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综观历年高考,阅读在试题中占据了首要位置。可见,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势在必行。本文将试从中学生英语阅读现状、应对措施、阅读步骤解析等方面进行扼要阐述。
【关键词】阅读现状、应对措施、步骤解析、阅读技巧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2021)03-036-02

        阅读是人们获取信息的一种重要途径,也是人类社会文化交流的一种重要形式。阅读理解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和制约着一个人的听、说、写几方面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因此,提高中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是中学英语教学的一项主要目标和要求。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练好扎实的基本功,掌握良好的阅读技巧。
        一、中学生英语阅读现状
        1.教学大纲越来越重视阅读。英语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了对听、读、说、写等各方面的要求,并特别强调"侧重培养阅读能力,在巩固基础的同时促使知识转化为语言技能"。大纲强调了阅读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并在中考中加大对阅读能力的考查。
        2.实际操作的不理想。理论和实践总会有一定的差距,我在教学中发现了一些制约中学生阅读水平提高的因素:(1)课本阅读材料不够丰富。课本作为中学生学习英语的基本工具,是学生们学习英语的基本载体。通过对课本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一些英语的语言现象和语言知识。从内容方面讲,所选课文的材料过于单一。(2)课外阅读量较少。语言作为载体和工具的功能只有在学习者利用它去获得信息的时候才能真正体验出其价值。学习者只有这个时候才最具成就感。通过阅读去获得他们感兴趣的、有价值的信息。
        据了解,微乎其微的学生在课外能去读英语课外读物。更多的学生对英语读物感兴趣并想去读,但在目前的教育状况下,中考的指挥棒使得他们不得不去应付课内的各种作业,沉于"题海"。所以也就不可能拿出很多的时间去阅读更多的课外读物,更何况这些东西需要用另一种语言去获得。
        二、应对措施
        针对英语教学中出现的以上问题,提供以下几项对策:
        1.帮助学生树立正确阅读观,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在目前考试制度下,中考虽然确定了侧重对能力的考查,但这种单一的形式使目前的阅读教学脱离了本来的轨道。阅读教学仍然是一种应试的模式,把过去几年的中考题目翻来覆去地练习,讲解其中做题的技巧。这是我们通常的做法。
        我们不应该忽视语言学习的规律。英语作为一门语言,不仅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信息的载体。让学生学会阅读不是为了做题,而是为了锻炼能力,最终是为了获取新的信息。当学生因为能够用英语获得新的信息而欣喜时,就体会到了英语学习的快乐,当然就会有更高的兴趣去学好它。
        2.丰富阅读材料,扩充阅读量。
        在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让学生学会如何快速获得信息是非常重要的。阅读材料的丰富程度,将大大影响学习者获得信息的速度。所以充分利用各种手段丰富阅读材料至关重要。比如:在讲到The Sounds of the World一课时,当把课本的基本阅读材料熟悉后,我让学生利用互联网查寻最新的世界娱乐动态,获取最时尚的前沿音乐。了解世界顶尖级音乐人,比如:Ricky Martin, the Rolling Stones, Michael Jackson等的最新情况。我还让学生找来相关的唱片来模仿或翻唱。学生们对此兴趣高昂,积极地活动起来。这样,通过对各种资料的搜集和活动的开展,提高了学习兴趣,丰富了知识,极大地调动了语言学习积极性。
        3.指导学生分析课文,培养其归纳总结能力,逐步提高语言素质
        阅读教学应遵循整体性教学原则,而不是把文章断成几个孤立的片段去处理其中的词汇、句型、语法结构等。应该让学生带着一两个问题去读,从整体上了解,然后再分段教学。让学生找出每段的主题句(Topic Sentence)。接下来再把文章的自然段落分成几个部分,用图表等方式归纳出来,使得文章的线索脉络一目了然。


这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分析能力,而且有助于日后学生的写作能力的提高,对于类似文章,他们知道该从哪几个方面入手,怎样去写。
        在阅读过程中,要对学生的阅读习惯、阅读方法加以指导,让学生觉得很具体,很实际,这比单纯的理论讲授更能产生明显的效果。
        三、阅读步骤解析
        阅读课的模式大体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步骤:
        1.预习。预习是要求学生找出影响理解的较难的词、词组或语法结构,上课时教师释疑,这样,学生才能有的放矢地听课,做到事半功倍。
        2.阅读。阅读时一气呵成,变被动阅读为主动阅读。要求学生当堂限时解题,带着问题快速。
        3.背景介绍,语篇导入.。该环节可丰富知识,开拓视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其思维。寻找相关信息,侧重培养学生快速阅读能力,从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检测。.为了解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可设计出不同检测题型,如问题回答、正误判断、多项选择、大意总结、短文填空、词语释义等要求学生在相应时间内完成,快速反馈正答率,体现高效、快捷。
        5.归纳概括。.以最简洁的方式,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把文章的整体结构归纳在草纸上,勾勒出复述课文的提纲。
        6.复读。.消化语言材料,精细加工,体味阅读成功。
        7.深层讨论.。巩固语篇内容、熟悉语篇中基本语言结构,充分发挥想象,给学生提供一个自由发挥的空间,挖掘其创新能力。
        四、阅读技巧
        1.寻读(scanning)
        查找信息时,读者用眼快速扫视,以最快速度从语篇中找到出关键句或词,仔细研读,其它略看即可。这样可以提高阅读效率,这就是“寻读”
        2.略读(skimming)
        略读就是选读文章中重要部分和主要细节,以求抓住梗概或精华。用该方法我们可以阅读21st Century, China Daily, Beijing Weekend等等。
                3.概括阅读(survey)
阅读文章前,仔细阅读每一章节标题、副标题及相关图片。略读每段首句和文章最后一段,猜测文章中心和各段大意。
        4.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阅读习惯的优与劣直接影响着阅读速度和效果。培养良好阅读习惯要注意以下几点:
        ⑴养成默读习惯
        不要用手或笔点读,这样会造成断章取意,不利于整体理解。
        ⑵养成快读习惯
        按意群整体把握文章意思,把注意力集中在重要细节和信息上去。
        ⑶养成先看问题后读文章的习惯
        因为问题是针对全文或文章的某个细节而设置的,所以,先读问题,在看文章,可谓:“有的放矢”,节省时间,提高了做题的效率。
        ⑷培养猜词的能力
        遇到生词不要马上查字典,可以通过重读文章,从上下文揣摩其含义。
        综上所述,语言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漫长过程,要想提高语言能力,绝无捷径可走。而阅读能力的培养是提高英语水平行之有效的方法。因此,在英语学习中,持之以恒,广泛涉猎各类书籍、报刊、杂志,做到泛读、精读有机结合,掌握阅读技巧,这样,能力提升,思维创新便有了不竭源泉。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