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习题教学路径初探

发表时间:2021/1/29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3月   作者:林蛟龙
[导读] 高中物理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充分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在遵循学生认知心理发展的规律下,合理组织教学内容,建立合理的物理习题训练系统,引导学生探索新知,使学生不仅获得物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更要获得物理的思想和观念,形成良好的品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林蛟龙    泸州市纳溪区护国中学
【摘要】高中物理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充分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在遵循学生认知心理发展的规律下,合理组织教学内容,建立合理的物理习题训练系统,引导学生探索新知,使学生不仅获得物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更要获得物理的思想和观念,形成良好的品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关键词】高中物理;习题教学;重要性;教学路径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2021)03-025-01

        在现阶段的高中物理习题教学中,许多学生对物理习题的兴趣并不高,且由于高中物理题目较难,导致很多学生害怕做物理题目。另外,学生在解题过程中会出现思维障碍,即学生的知识点记忆不清、思路混乱和对公式的掌握模糊不清,这些都导致了学生的做题效率低下,且在做题过程中收获不大。因此,教师在今后的习题教学中,不只要教会学生某一道题目的解法,还要向学生传授解题方法和思路,以拓宽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此外,教师在进行习题教学时还要选择恰当的习题,习题的难度要适中,最好可以出些习题的变型,这有助于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接下来,本文展开具体探讨。
        一、高中物理习题教学的重要性
        物理教学的目的就是要实现物理教学的三维目标,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力目标和知识目标。通过实际教学实践发现,要达到上述三个目标,物理习题教学是一个重要的途径。只有通过物理习题教学,才能使学生深刻掌握物理基础知识,做到概念清晰、运用准确,才能活化、强化、深化物理基础知识,才能把物理知识转化为能力;只有树立物理问题意识,学生才会把日常生活与物理联系起来,用物理知识改善生活质量,逐步升华对物理学科的深厚情感。在教学过程中,很多学生反映课上听得懂,课下却做不对题,与初中物理相比出现断层,根本原因是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出现了障碍。初中物理学习中,只要做到熟练识记,就能顺利答题;而高中物理在理解上要求比较高,没有真正理解就无法做题,不做题就不能发现教与学的问题,听、看、做还存在差距,做题可以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与掌握。通过做题,可以提高学生对习题审题、构思解题方案、选择最佳方案、验证答案正误的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开发学生的潜能,活化学生的思维。
        二、高中物理习题教学路径
        (一)认真钻研教材精选习题
        题海战术,并不是我们素质教育所推崇的,要解决很多的物理知识和习题,靠搞大量的题目是无法完成教学任务的。那需要有典型的题目,优化组合。为了发挥物理习题在教学中的作用,在选择习题时一般要服从如下的原则:1、典型性:它要求所选择的习题在内容上和方法上都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能反映重点概念和规律的本质及其特征,要遵循“少而精”的原则。2、针对性:是指习题的选择要针对课程标准、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3、实际性:习题的选择要注意把理想化模型同实际课题密切联系,要将理想化的过程与实际物理过程有机地结合。4、启发性:它要求习题的选择要注意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5、生活性:它要求所选择的习题应尽可能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加强习题教学质量
        教师布置习题练习时,不要强调标准式和唯一式的解题思路,提倡学生从多维方面进行习题的一题多解,不仅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所学习的知识,也能够发散其思维,提高学习效率。习题的选取也提倡多样化,通过改变题目的已知条件、状态等就可以让题目“焕然一新”,需要运用新的知识、定律及条件才能正确地解答,题不在多而在于精,一个题目可以延伸出多种发展方向,能够全方位地对学生思维能力和认知水平进行锻炼和提高,也能够对高中物理习题教学的有效性有显著的帮助。
        (三)加强技巧训练,提高习题教学的有效性
        在高中众多学科中,物理是一门学习难度较大的学科,有的学生虽然基础知识掌握的比较扎实,但在遇到复杂问题时,却不知道如何使用,无法取得更好的成绩。出现这种问题的主要原因有:(1)学生缺乏问题分析能力及逻辑推理能力,习题训练强度不够。(2)习题教学方式落后,教学效果不理想。基于此,在高中物理习题教学中,教师应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案,注重学生的解题思维培养,设计更贴合于学生实际生活的教学活动,以此更好地提升学生综合能力,推动相关工作的有序开展。
        (四)让学生评价,提升学生的质疑能力
        评价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又是教师最容易被忽视的一个方面。《标准》指出高中物理课程应体现评价的内在激励功能和诊断功能,关注过程性评价,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发展。在传统教学中,对教师评价关注过多。在新课程教学中,要调动学生来参与评价,让学生成为评价主体。学生之间存在思维方式上的差异,教师应给他们充分的时间来发表自己的观点,学生互评是一种重要形式。可将同桌学生的作业互换,取长补短,相互帮助,共同提高。或以小组为单位,使学生在“你来我往的思维冲撞”中相互交流,互相评价,相互赏识、相互纠正。实践证明,通过学生互评可以充分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深化所学的知识,增强协作精神与团队意识。当学生完成一个练习或回答一个问题后,让学生独立思考、判断,养成自我检验,自我调控的意识。例如,“想一想自己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成功之处和不足之处是什么?”让学生对自己的表现进行评价,既是对知识的再现,又是对自己的能力和方法的全面反省。学生自评是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自我监控、自我调节的有效途径。习题课应该成为进行评价行为最多的一种课型,通过适度、中肯和及时的评价,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营造和谐互助的学习氛围。
        结语
        总之,在对于高中物理习题教学当中,一定要把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当成重要的教学目标,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在自己的学习过程中有更好的基础进行做把握。也就能够让学生的物理成绩提升一个很高的高度。
参考文献
[1]刘勇博.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现状及对策[J].学周刊,2021(02):35-36.
[2]关茜.高中物理学习策略及教学对策探析[J].教育界,2020(50):22-2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