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鬼有约”模式下的新劳动教育实施策略

发表时间:2021/1/2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0月(中)29期   作者:徐紫娟
[导读] 浦江县实验小学的“小鬼有约”育人模式以“社会契约论”为指导,围绕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育人目标,从学生成长所涉及的九大领域建立主题群,构成了每个孩子的自主发展圈。
        徐紫娟
        浙江省浦江县实验小学  322200
        【摘要】浦江县实验小学的“小鬼有约”育人模式以“社会契约论”为指导,围绕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育人目标,从学生成长所涉及的九大领域建立主题群,构成了每个孩子的自主发展圈。这套课程模式中,既关注学生学科学习,身心健康发展,更关注学生的劳动教育,社会综合实践,与当下国家一直呼吁的加强新时代背景的新劳教育不谋而合。
        【关键词】
        “小鬼有约”课程体系    实施原则    实施措施
        
        “离开劳动,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话,至今依然能给我们以深刻启示。劳动教育是学生成长的必要途径,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一、新劳动教育指导思想
        应新时代国家发展的需要,急需在广大中小学生当中实施新劳动教育,近几年,党中央和国务院颁布多个有关劳动教育的纲要和意见,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在不同场合发表讲话,强调新时代需要新型劳动人才。
        尤其是2020年3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就加强大中小学劳动教育进行了系统设计和全面部署,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二、新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浦江县实验小学的“小鬼有约”育人模式以“社会契约论”为指导,围绕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育人目标,从学生成长所涉及的九大领域建立主题群,构成了每个孩子的自主发展圈。从2016年12初,实验小学首次提出“小鬼有约”课程至今,经过四年多的不断实践、探索和研究,已经形成一套较为完备的课程体系。
        这套课程模式中,既关注学生学科学习,身心健康发展,更关注学生的劳动教育,社会综合实践,与当下国家一直呼吁的加强新时代背景的新劳教育不谋而合。
        
        图二:新劳动教育实施课程体系
        三、新劳动教育的实施原则
        新时代劳动教育是指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加强劳动教育,努力提高学生劳动素养,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点,积极的劳动态度,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的价值观念。在这个目标引领下,我们的新劳动教育遵循了如下原则:
        1.“粗细搭配”原则
        如今劳动教育已从之前的随意化、碎片化逐渐走向体系化、序列化,各个学校都在贯通性设计劳动课程的体系内容,形成了劳动课程的“精细”结构。我们的劳动实践指向于大脑的开启、身体的舒展、心灵的愉悦、德性的养成、美的创造。在这些劳动教育中,同样还需要让儿童有着劳动的“粗”活,那就在劳动中吃过苦、流过汗、冒过险,因为童年的劳动,不乏需要一点粗活,需要一点体力,需要一点冒险。


        2.“主次兼顾”原则
        劳动技能、劳动习惯正在被大家所重视,成为了家长心目中儿童劳动教育的“主道”,但“次(山)路”也要行。劳动教育的核心之魂是劳动价值观确实不是一撮而就,未来的儿童不能只培养成七十二般武艺的“空心菜”,需要劳动观念的正确培塑、劳动情感的深情厚谊、劳动精神的蓬勃生长、劳动素养的枝繁叶茂、劳动创造的无限可能。
        3.“新老相传”原则
        小鬼们在新时代背景下,需创新劳动内容,创新动形式,创新劳动场所,尤其是在“互联网+”背景下,教育者需要创新劳动教育方式,策划符合时代特征和小鬼心理特征的活动,融入“智能”时代的发展特色激发,利用智能互联网平台,创造性的开展新时代劳教教育课程,调动学生参与劳动的积极性。中国人的形象始终是勤劳、勇敢、善良、智慧的美好形象,中华民族是有着优良的劳动家风的,勤劳自古以来是中华民族的劳动品质,劳动教育不能忘了民族留下的精神财富,在开启劳动新风时不能忘却优秀劳动家风,继承优良传统劳动文化。
        4.“身心并行”原则
        我们每每发现,干完家务活虽然会觉得累,但是全身通畅,因为劳动促进血液循环、加速新城代谢,清理内在有害代谢物,还能补充氧气、维护机体健康、减少精神压力。在劳动强健体魄的同时,“大脑”更要同行。
        四、新劳动教育的实施策略
        老师和学生依据“小鬼有约”课程,发挥师生的自主能动性,大家在班级队内、小队内约劳动伙伴,组成一个劳动集体或劳动个体,通过选择校内、校外两种有约的形式,选择劳动内容,进行新劳动活动。
        一个中心:育人为本
        儿童的劳动习惯会潜移默化影响孩子的一生,促使他幸福而完整的成长。
        两种形式:校内与校外
        小鬼约劳动的主要形式有,通过校内劳动和校外劳动。学生自主选择劳动伙伴,选择劳动内容,选择劳动形式,选择劳动场地,形成自主、自我的思维方式,从而为未来社交能力和审美能力打造夯实的基础。
        三条路径:师生约、生生约、亲子约
        师生约、生生约、亲子约,学校里约上老师、同学,来一场快乐的农事劳动。校外,约上父母,约上伙伴,来一次有爱心送暖、爱心公益,爱心义卖。约的是温暖,约的是情义,约的是品德。
        六项内容:农事有约,生活有约,公益有约,技能有约,创意有约,智能有约
        劳动教育如何将顶层的战略思想化为落地的具体实践,那就需要系统的设计体系。我们学校打造了“小鬼有约劳动课程群”,通过六项内容、三个行动体系来达成目标,学会生存,积极生活,丰富生命,享受生长。

        图二:新劳动教育实施模式图
        五、新劳动教育预期成果
        “小鬼有约”新劳动教育的实施,从课程形式与内容,深深扎根于学校育人实践的肥沃土壤中,不断渗透到日常教学和管理中,成为培育品质学生的有力抓手。取得了积极的成效:翻转了学生的传统劳动教育课堂,走向新劳动教育的方向,提升了劳动教育内涵;发挥了家校的育人合力,提升了所有学生参与劳动的热情。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新劳动,从课堂走向田野,从家庭走向社会,成长方式更加多元,生活体验更真实。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