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探讨

发表时间:2021/1/29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30期   作者:赵鸿芬
[导读] 在教学目标越来越明确、教学质量要求越来越高
        赵鸿芬
        云南省丽江市古城区大研兴文小学   674199
        摘要:在教学目标越来越明确、教学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的教学改革背景下教师身上承担的责任越来越重,需要在原有工作的基础上做好统一规划的同时着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让小学阶段学生在学习期间接受正确的教育,促进知识与能力的提升,做好前期铺垫工作。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师制定方案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逻辑思维。教师应当进行此方面的研究,为学生良好学习能力促成助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培养
引言
        逻辑思维能力是对客观事物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的能力。义务教育阶段的新课程标准根据数学学科的性质,对学生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提出要求。在小学数学的教学大纲中明确地指出了通过小学数学的教育使学生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达到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结合调整课程教学思路,启发学生逻辑思考,提升学生思维能力,契合了数学课程标准要求。
一、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性
        小学数学教师开始不断提高自身教学水平和个人素质,其中最重要的一点便是培养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综合能力和核心素养的有效形成。小学生学习能力普遍较差,主要原因是自身认知能力较差,再加上缺乏学习方法和技巧,多数学生之所以成为学困生并不是因为智商,而是不得章法,没有总结出适合自己的数学学习方法,这便是逻辑思维能力缺失的表现。当学生在养成良好的逻辑思维之后,便会学会反思、分类、归纳思维,还可以将抽象的概念形象化、具体化,也就是演绎思维,这些思维可以帮助学生有效提高数学学习能力,夯实数学基础知识。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兴趣是帮助学生学好数学的最好老师。如果教师能够有效地引导学生,将他们对外界事物的好奇心转化为强烈的求知欲,那么将会对学生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形成产生促进作用,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例如,在学习“三角形”这一章节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在天气晴朗时走出教室,利用三角形和光线直射的原理,在教学楼的后面用三角板计算出教学楼大致的高度,并向学生提问:“这种计算方式的原理是什么?”学生可能不知道具体的数学原理,但是学生却会对依靠一个小小的三角板就计算出教学楼的高度问题产生浓厚的兴趣,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做好问题引出工作
        学生只有对知识过多关注才会进一步理解与认识,才会有进一步的思维发展。教师应当挖掘教材潜在价值,结合教材提出问题,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使其增加注意力的分配发动头脑进行问题思考。学生为了解决问题找出答案与他人之间进行沟通交流,这是思维碰撞的过程,学生大脑始终处于高速运转状态,思维跳动更加活跃,有助于能力的培养。教师应当多多注意,充分认识好数学知识中的问题,在深入研究教材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符合学生学情的有效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在学习《位置》这一知识点时,教师要进行问题设置,为学生提供思考的机会。为了帮助学生学习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进一步感受物体存在的空间位置关系。做好这些工作之后教师再抛出新的问题,有了前期铺垫之后学生的积极性有所提高,在问题探究时学生面对环境进行观察。就这样,学生的逻辑思维意识形成。
        (三)、准确把握时机,突破学生逻辑思考难点
        逻辑思维的训练应把握良好的时机,让学生在思维的关键点受到启发,才能顺利突破思维的局限,完成逻辑思考。教师应当准确地把握时机,教师在课堂中应当积极主动地引导学生完成教学目标,就是积极主动引导学生,把抽象难懂的问题具体化,教师指导学生积极思考,让学生不仅学会还要理解课本上的知识点,把旧的知识转化成新的知识。如在学习“平均数”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可以结合学生日常生活实例,设计题目,促使学生从生活情境开始,逐渐完成对“平均数”问题的探索,实现逻辑思考。此外,教师还可以把握学生思维的转折点,通过疏导、点拨,促使学生突破思考的障碍,如在“分数”应用题的指导中,有这样一道题目:甲乙两人共同加工一批零件,甲计划加工的零件个数是乙加工的1/3。实际甲比计划多加工了36个,正好是乙加工零件个数的7/9。这批零件共有多少个?在解答过程中许多学生对于1/3和7/9这两个分数在题目中的意义把握不清,这时教师可以启发学生通过画线段图的方式进行理解,以便更加清晰地解读题目信息,把握题目中各个数字的逻辑关系,提升逻辑思维的水平。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教学课堂中,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接受知识,帮助他们树立好的学习观念,这是每一位小学数学教育工作者都应该践行的责任,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既要教书,更要育人,这样才能真正地提高小学生的数学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小妮.小学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C].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2019全国教育教学创新与发展高端论坛论文集(卷九).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2019:116-117.
[2]李修顺,刘洪霞.论小学数学思维逻辑能力的培养[J].中国农村教育,2019(20):237.
[3]孙多伟.试论新课改下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C]..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论文集卷三--热点讨论.: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2018:56-5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