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泽双
黑龙江省绥化市明水县崇德学校
摘要:2001年第八次课程改革中,广大语文教育研究者和广大一线语文教师清醒地认识到语文教育的人文性与工具性应和谐统一。大家无一不将人文性充斥到实际教学之中,春风拂动下,广大师生倘祥在各种声光色及遐想连篇中,母语课程的实质渐行渐远,时至2011年课程标准再次修订,将语言文字的运用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无数专家呼吁,语文教学要“种自己的田,不能荒了自己的园”而此时对文本阅读的必要性尤显突出那么为什么要强调文本阅读?什么才是文本阅读呢?
关键词:小学语文 文本阅读 有效教学
笔者认为:一、文本阅读的涵义
文本阅读简言之就是阅读文本,阅读教材、阅读教辅、阅读教科书、扎根在文字之中,行进在言语之上,可以预见就是将母语教育渗透在日常学习及生活之中,而这其中不只是教师需要阅读文本,学生以至家长都需要阅读文本,更为重要的是将之行之有效地阅读才使我们要逐步研究的关键。下面是个人经过数年研究而形成的粗略见解。
二、有效进行文本阅读的具体作法
文本阅读从阅读对象来备可分为教师阅读、学生阅读、家长阅读三个方面。
在实际教学中,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但也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地位,教师想的有多远,学生才能走的有多宽,那么教师应从哪开始呢?首先应从专业书籍入手,教育学、心理学、教师职业能力等方面的是老师的必读图书,另外,教师要牢牢地把握好《课程标准》、课标纲领性图书,颇具引领性和专业性。只有把握好课标才不致偏离方向,才能掌握纲领,其次还要看清教科书编者的意图,一套教材的编写有其一定的意图,它是在遵循学生的年段特点和学习规律编写的,一、二年级多为儿童诗的体裁出现,其中的字词多为儿童易理解或通过学习易以掌握的,这时教师的文本阅读就要结合教科书编者的意图而设计教学。结合实际教学的效果来备,我们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及创作情景也十分必要,走进作者的情景才能更好的走进作者的文字之中,比如我们教学《海上日出》,如果仅仅从文字的表面来备,它仅仅是一描写景色的文章,可我们如果站在作者的创作意图之上,看到他数渡重洋之后需投奔祖国怀抱的迫切心情。知道他看到祖国在各列强的压迫之下而痛不欲生,就能了解他强烈渴望祖国觉醒的心情和居心,那日出不仅仅是太阳的升起,更将预示着祖国的升腾。
其实就像这段历史,也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听懂,而我们就要尽力把握学生的已知和未知以及求知的所在,抓住他们所最迫切了解的,最接近他们学习现状的东西,才能激发他们学习兴趣,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对教师来说,文本阅读不只是读书那么简单,我们要使文字鲜活起来,生动起来,才能更好的带领学生走进文字之中。
文本阅读的第二方面表现在学生阅读方面,一篇文章对学生来说是陌生的,不熟悉的,那么这时候怎样指导学生阅读,表现出在两处。
一是课内教给学生阅读方法,由精读,略读到浏览。
二是延伸到课外,丰富阅读量,增加学生的阅读的广度和深度,这样将书既可读厚又能读薄,掌握方法,牵一发而动全身,读后举一而反之,使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与知识更加深刻而有效。
文本阅读的第三方面是家长阅读,学生在校对时间少于学生在家的时间,家长的影响也十分强大的,所以家长对文本的理解也会影响到学生的认识,因此,我们要组织家长与孩子们一道阅读文本,孩子不理解的家长可以帮助理解,孩子想不到的家长可以多想想,如此,孩子们的学习才会更顺畅,文本的阅读才会更深入。
当我们将文本阅读的意义与解决方法熟知以后,进行文本阅读的途径的解决又摆在我们面前,如何能使文本阅读更有效更深入呢?
首先,我们要借助专家或学者的专业引领,通过和身边的教学研究员或名师的学习,学习他们倡导的先进理念和高效的教育方法,研究他们的文本细读、解读、阅读方法,必要时请专家深入课堂指导,这样我们的文本阅读效率会快速提升。
其次,要加强教师间的同伴互助,在学校要利用好集体备课,在网上要利用好相互交流,广大教师多加强交流沟通,取他山之石,守自己之业,好的做法在于多交流,不足之处常克服,这样对教材的挖掘及开发才会省时又省力。
最后,要增强自我提升的意识,自己要时常抱有一颗敬畏之心,不读书不进课堂,不备课不开展教学,用高标准严要求来规范自己,常此以往我们的精、气、神,敬业心才会提升上来。
文本阅读是一项苦功,它需要教师的旁征博引,需要学生的兢兢业业,需要家长的密切合作,同时更需要我们广大教师共同努力,使文字活起来,使语言动起来,使我们的教学之路宽起来,使学生更健康地成长起来。
参考文献:
【1】须蕾. "探讨小学语文教学激发文本阅读兴趣的有效措施." 课外语文 000.006(2016):P.93-.
【2】安春艳. "小学语文如何培养学生文本阅读的兴趣." 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 000.010(2019):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