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明林
兰陵县车辋镇中心小学 山东省临沂市277716
农村教育分为三部分: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我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之五十多,农村小学教育受到国家高度重视,小学教育是农村教育的基础。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农村小学教育越来越重要。当前,农村绝大部分人到城市发展,农村小学教育落后城市的小学教育,办学规模逐渐缩小,生源也随着减少。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的缺失,严重制约农村小学教育发展。
一、农村小学教育现状
(一)办学条件差,教育资源缺乏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的加剧,农村生活环境及收入和发达城市相比有很大差距,导致农村优秀人才流失,这一情况导致农村教育发展出现更多问题发生。政府投入的教学设备和资金无法满足农村小学发展的需求,导致农村小学教育发展速度 缓慢。农村小学基础设施过于薄弱,起点低等问题严重,甚至有许多农村配备的教学设施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农村小学教师年龄大,精力不足,学校办学条件差,教师编制不足,很多老师承担多学科教学,教学任务重。农村小学设施不先进,各地的基本将重点放在重点中心小学,而偏远山区小学过问少。长期的农村小学与城镇小学硬件设施差距越来越大,制约了农村小学素质教育的发展,让很多农村学校心有余而力不足。
(二)农村经济落后,学校生源流失大
近几年,我国政府对农村经济和教育发展高度重视,出台了促进农村经济和教育发展的政策,对农村的全面发展起到了作用。然而,农村青年为了更好的发展,选择到城市就业。不少青年人发家致富,买房和车,来到城市定居生活。因此,导致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越来越高,并且新生儿数量相对减少,流入城市入学的儿童增加,农村学校生源不断减少。
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多,这些儿童跟着年迈的爷爷、奶奶生活。爷爷、奶奶大多小学文化,只能对儿童生活照顾,无力对儿童的学习、思想、身心健康教育。社会不健康的影视影响等,导致学生学习成绩下滑,甚至辍学。
二、后进生的转化
(一)关注留守儿童,加强学校、社会、家庭的沟通
社会文化中,影视、网络、游戏、书刊中宣扬的色情、暴力严重毒害学生的身心健康;家庭离婚率的升高,单亲学生数量增加,家长的不良行为给孩子造成心灵伤害。社会、家庭的不良因素,影响学生的学习、健康成长。学校教育只有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相互配合,形成合力,同步教育,让全社会都来关注留守儿童,给留守儿童温暖,留守儿童才能健康地学习成长。教师多和家长进行交流,让家长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孩子,当好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的共同作用,农村小学的后进生进一步转化,全面提高农村小学教学质量。
(二)与后进生交流,关心学生生活
任何有效的教育都伴随着感情,与后进生多交流,真诚是打动人最有力的情感力量。“以情动情、以诚相待”就是指导教师对后进生的情感展开工作。真心实意在生活上帮助困难学生,让他们脱离生活的困扰,排除内心的自卑,激发他们内在的积极因素。教师要深入了解每一个学生,经常和学生走出教室,走向大自然,与学生交流、谈心,接近学生,让学生心理上消除师生的鸿沟。只有这时候学生把老师当成知心朋友,学生才能接受老师的教育。学生感到老师理解他、尊重他、爱护他,消除心理矛盾,找到学习差的原因,自主学习,转化自己。教师只有多和学生交流,关心学生,因材施教,就能遏止后进生的形成,全体学生共同走上健康成长的道路。
(三)改革教法、注重学法、全面转化
众所周知,学生暂时的成绩落后,能力不等于落后,成绩差的学生有较好的思想品质,有丰富的创造力。因此,教师注重思想教育同时发现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为他们积极的表现和发展提供充分的条件,给他们走向成功的机会,让他们享受成功的快乐。
教师不断改革课堂教学,不断创新,充分利用农村自然资源,探索和利用适合本地教学方法,转化后进生,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学生的学习从“感知知识”到知识信息的“消化”、“储存”,最后“吸收”与应用是一个完整的过程。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成绩的提高,不要盲目追求“事半功倍”,要循序渐进,少讲多练,让学生主动学习,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
改革教法的同时注重学法的指导,学习方法的针对性指导不能忽视。学习的兴趣、态度、基础是后进生落后的原因,但学习方法不正确是后进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因此,交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就像交给了学生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让他们带着好奇、乐趣打开知识的大门,掌握主动权,树立学习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成绩。
总之,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的全面配合,改变我国现有农村小学教育发展现状,从而全面提高我国的国民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