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剑平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布吉街道木棉湾学校 518114
摘要: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性格塑造,道德培养,品质优化的重要时期,需要教师进行一定的引导,以助学生培养良好的人生关以及价值观,从而能够对学生身心发展起到促进的作用。基于共生思想下打造数学跨学科的综合实践课堂有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共生思想;小学数学;跨学科教学;探析
前言:小学数学教材中按照一定的数学实践知识予以平均分配,提供了大量的数学教材素材,但是这些素材比较单调,并不能完全与小学生生物为生活的生活实践相结合,因此,教师应该整合其他学科的教学素材,充实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资料,能够有效实践资料的意义,加入一些专题性教学,才能突出数学教学项目整合以及与其他课程相结合探究的意义。
一、整合多学科的教学素材,进行实践活动教学范畴的拓展
在小学数学教材中安排一定量的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从而能够借助现代信息化的教学素材,结合生活中的教育素材和教育内容,使得原本单调的教育素材变得更加充实。为了能够整合多元化的教育资料,实现新时期教材内容的实践编排,应该把控跨学科合作的小学数学实践活动发展方向,并且能够对于新时代的数学知识进行合理的迁移。在小学数学的实践整合范畴之内,必须要能够对于重复编排的内容进行新的整合,为了能够让学生的新发展思路逐渐适应时代的发展,就需要在多学科的整合进程中,让学生感受到更加真实的时代和社会,亲历观察、实践研究。
如,在数学学科的实践学习中,可以结合劳动学习和数学学习的内容,在《节约用水》的教学环节内,利用数学知识测量两个不同的水龙头在规定时间内的漏水量差异,从而可以寻求一日生活用水或一夜漏水等问题的答案,展开劳动学科和数学学科的跨学科整合合作,让学生通过数据体会到水资源的匮乏,并且通过实地测量数学学科水龙头漏水量以及家庭人均一天的平均用水量等等,调查不良的用水习惯,以项目教学的形式,有效地突破小学不同学科之间的隔阂,促进学生的创造力、调查力和发展能力以及计算能力的提升,从而使小学数学实践和教学活动更加具有实效性。
二、实现全面优化的数学实践活动
设置多层次的实践活动要求,使得小学生在学习程度上的差异得以显现,数学实践活动的目标要根据学生学习的水平分成不同的层次,从而能够把实践活动分成动手,教总结信息以及具体分析三项,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完成不同的时间内容,也可以以选做的形式完成不同的实际数量。基于此在实践内容开放化的前提之下,使得实践内容和实践过程处于一个更加开放式的环境之内,根据学生的动手教育能力和知识掌握情况,根据其实际应用情况等评价实践活动的合理性,并且采用教师自评,互评小组评等形式,以全面反映实践活动的方法加入真实的数学实践活动内容。这是一种在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中有效实施策略,并且帮助小学生充分了解数学,培养小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方法,通过激发各类真实的兴趣达成对于相关问题的研究,提升了教学质量,同时也成为小学数学活动实践基础之上不可或缺的完成内容及完成途径。
如,在大自然的学科中引导小学生观察户外的植物,了解学校周围的树木种类有几种,观察树木的成长情况,将树木的成长情况分为三个不同的等级,以百分比的形式计算数目的比率以及树木成长状况在周围所有树木中所占的百分比。从而结合误差推演的方式,了解学校周围区域内树木和植物成长的大致情况,以及讨论应以什么样的方式促进树木的旺盛生长,讨论作为一名小朋友应该怎样帮助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及怎么号召爸爸妈妈跟自己一起热爱种树,保护树木,保护生命,保护美好的大自然和身边的自然环境,并向周围的人群讲述环保知识。
三、小学数学与思想品德相结合,增强学生爱道德素养
在小学阶段开展的综合实践活动,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并能够善于借助手中以及当地的教学资源,进行针对性的组织引导,让学生能够从综合实践活动中学习到知识内容,得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于社会与祖国的认同感还处于浅薄的阶段,教师在进行学科教学的过程中,需要从教学内容中寻找可以拓展教学的知识内容,并善于用多样化的方式进行教学演示,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培养学生对于祖国与社会的荣辱感与责任感。
例如在学习《位置与方向》这一节课的知识内容时,教师可以将教学内容与祖国的大好河山相结合,增长学生的见识,拓展学生的眼界,培养学生对于祖国山水的热爱,进而演变成对祖国的热爱。除此之外,教师在进行计算相关的教学内容时,也可以将计算题与生活中的事物相结合,让学生了解我们当下所处于的平安舒适的生活状态,引导学生对于和平年代的喜爱以及对英烈前辈的敬佩之心,让学生有“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意识,培养学生对于祖国的责任感与荣辱感,达到德育的良好效果。面对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场接收跨学科教育,能够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让学生可以从心中尊重劳动者,避免学生出现不珍惜劳动成果等坏现象,让劳动的小学数学价值可以得到重视。同样的,在学生进行实践活动时,可以更好强化劳动意识,让学生可以在劳动当中培养科学精神,从而让学生可以在生活中脚踏实地。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引入跨学科教育,可以让学生在日常生活劳动或服务性劳动中亲手实践自己学习到的知识,磨练学生的劳动意志,让学生可以拥有良好的劳动品质。
结语:基于以上所述可得,教师在小学数学学科中融入思想品德教育,实现跨学科的综合实践,有助于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培养。教师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学生的心理状态以及情感特点,为学生进行正面的德育教育。小学生的学习发展是整体性的,其课程设置也应该是综合性的,通过跨学科之间的合作与交流,能够把综合实践知识,以数学教学的模式引入到数学综合实践的活动课堂之内,为学生开辟的与生活世界相结合的交流过程。强调了多学科之间的沟通渠道,也能够使得科学知识跨越了学科知识,把握数学学科解决问题和综合实践的能力及特点,促进了小学数学实践与应用科学更有效的展开。
参考文献
[1]万志伟.小学数学教师核心素养构成及培养[J].教师博览:科研版,2020(3):4-7.
[2]阮燕玲.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培养[J].福建教育研究,2020(4):87-88.
[3]吴敏超.基于STEAM理念的小学数学教学思考[J].教学月刊:小学版(数学),2020(5):44-45.
[4]伊余亚.跳出“学科”看数学--小学数学跨学科整合的课堂教学研究[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6(6):272-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