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淑晓
广西柳州市柳江区百朋镇小山教学点 545102
摘要:小学数学教学中最难的问题不是教学内容难度大,而是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不能与教师的教学进行配合。趣味性的教学方法可以有效吸引学生注意力,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通过游戏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本文结合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内容介绍了游戏中教学、情景创设中教学、动手动脑结合教学三种趣味性教学方法。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给小学数学教师尤其是低年级教师的教学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以提升教学效果。
关键词:趣味教学方法;小学数学;低年级
引言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有着活泼好动,好奇心强烈且爱玩耍的特点,数学教师在教学时,可以根据其特点展开趣味性教学。趣味性教学就要抓住“趣味”这一特点来实施,用趣味来吸引学生,让学生在趣味性探究的过程中主动学习相关知识。小学地年级段的数学教学内容并不复杂,有很多内容都可以通过游戏的方式来实施,教师要深入分析教学内容的特点,开展趣味教学。
一、在游戏中教学
数学本身是一门逻辑性、抽象性教强的科学,一些内容单纯通过教师的语言讲解学生很难理解与掌握。因此教师就可以设施一些趣味性小游戏,在游戏的规则中或游戏内容中渗透教学内容,促使学生在完成游戏的同时学习到数学知识。换言之就要将数学知识以游戏的模式教授给学生实现寓教于乐,并且这一形式还能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创造力,提升教学效果。
例如在学习“元角分”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给学生提出问题“一元钱的价值?”并将“过家家”的游戏引入课堂。首先对班级学生进行分组,在每个家庭中都要学生要扮演的角色,例如爸爸、妈妈、学生或爷爷奶奶,其中有一个家庭组成“超市家庭”。该家庭成员就是超市里面不同柜组的售货员,或收银员,然后要求学生到“超市”消费。可以给学生们指派任务,也可以让学生自由选择其所认为最有价值的“1元货物”,然后让学生说说自己对一元钱的认识。在有指定购买品的小组中,有些学生购买了火腿肠、棒棒糖、练习本等;在没有指定采购何中商品家庭中,有些人购买的冰激凌、矿泉水、洗衣皂,还有部分学生则空手而归,认为自己喜欢的一元钱购买不到。通过这一游戏学生们清楚的认识到了一元钱的作用与价值,对人民币中“元”这一基本单位也有了清楚的认知。并且在收银找零的过程中学生们对不同面值的的人民币以及其进率等进行了复习,实现了寓教于乐的目标。
二、以教学情景的创设来激发学生动力
对于低年级小学生而言其理解能力还不足,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给学生们创设一些生活情境,用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例如在学习“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来创设情境,让学生融入情境回答问题。“假如你是一只小猫咪你最喜欢吃什么呢?”教师适时的在大屏幕中展示出小猫的美味点心“鱼”,然后引导学生们数一数一共有几条。然后让学生们将自己所处的数记在心里,“午饭时间到了,小猫开始吃鱼了(播放小猫吃鱼视频)”剩下了5条鱼,问问学生“小猫刚才吃了几条鱼呢?”在学生们回答之后,继续播放,“到了晚上小猫吃了几条鱼呢?”“五条”“小猫第二天还可以吃到鱼吗”。这样一步步引导的方式让学生们在情景中进行了简单的计算,并且还理解了“0”的意义,促使教学质量得到提升。
三、动手与动脑结合展开手工教学
一些实际动手操作的活动是小学生普遍所喜爱的,教师可以在教学中恰当的开展一些手工活动,将动手、动脑结合起来。这样一来学生的各个器官都被充分调动起来,学生有着较高的参与积极性,并能在此过程中收获一定的数学知识。
例如在学习《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这一教学内容时,教师首先可以给学生们展示一些色彩艳丽的常见的不同形状物品。例如魔方、七巧板、三角尺等,然后在引导学生们说一说这些物品的形状特点与区别,引导学生对形状有基本认识。然后就可以让学生们展开实际的动手操作,给学生们发放一些卡纸,要求学生剪出4个边长为4cm的正方形,引导学生进行自由拼接。通过实际动手操作,学生们意识到两个完全相等的正方形可以拼接成一个长方形,四个两个完全相等的正方形可以拼接成一个更大的正方形。然后教师再引导学会生分析长方形与正方形的区别,互相交流自己的观点,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动手能力与思维能力都得到了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低年级教学中,趣味性的教学方法是十分重要的,其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引导其主动参与学习。教师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与本班学生的特点有选择性的开展各种无味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趣味性的引导下获得知识,促进自身成长。
参考文献
[1]李芝鲜.趣味性教学方法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信息周刊,2019,000(027):1-1.
[2]潘培琛.趣味性教学方法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儿童大世界:教学研究,2019,000(011):P.40-40.
[3]杨红星.趣味性教学方法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9,000(005):247-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