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郡
辽宁省大连开发区青松小学
摘要:在小学时期,作为三大主科的数学具备一定程度上的困难性,也是小学生需要付诸一定精力才可以对其中原理进行吸收的重要学科。然而,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合理应用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小学生对数学知识内容进行理解并加深印象,甚至可以以此解答多数在数学学习中遇到的疑惑。本文围绕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展开探讨,并针对数学教学方法对小学数学教学方面的帮助进行分析。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方法;构建
引言:数学教学方法对于小学生在学习方面具有一定的帮助性质,所以在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当对小学生的教学方法给予应有的重视程度,确保其在解题过程中能够具备良好的解题思路,并通过构建教学方法,加强小学生在数学方面的综合素养以及对所掌握知识的正确实践应用。另一方面,数学教学方法的成功构建,也可以使小学生思维逻辑能力得到相应的锻炼,为小学生在未来的发展中打好厚实的基础。
1当前数学教学中的存在的问题
1.1.情境创设不当,缺少针对性
数学教学中,选择恰当的数学素材,创设一个适合教学和学生发展需要的情境,是非常重要的环节。据不完全统计,80%以上的课都是从生活中或创设情景引入,其中有很多精彩的案例,但有些也有牵强之感。听课中发现,部分教师过于注重教学的情境化,为了创设情境可谓是“冥思苦想”。好像数学课脱离了情境,就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就不是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课。事实说明,有些教师辛辛苦苦创设的情境,由于诸多原因,情境创设往往“变味”、“走调”,缺少针对性,失去了应有的价值。
1.2合作形式滥用,缺少实质性
合作学习是新课标所倡导的学习方式。合作学习是学生的一种需要,一种发自内心的合作欲望,是确实有合作必要的选择,而不是教师认为什么时候合作就什么时候合作。在听课过程中,我们发现几乎每一节观摩课上都有小组合作这一环节,少则一两次,多则三、四次。一至六年级都在用。有的教师一提出问题,马上组织学生合作讨论,有的学生还不知道干什么,因此看似“热热闹闹”,但结果却是“蜻蜓点水”;有的课合作次数过多,反而削弱了师生间信息的交流与反馈,使教学目标无法在40分钟内完成;有的合作学习,教师为急于完成预设的活动,在学生意犹未尽时就终止合作,使合作成了"中看不中用"的花架子。
2.选取能够帮助数学教学方法成功构建的问题
小学数学教师在为小学生构建教学方法的进程中,日常授课所选择的题目应当能够为小学生数学教学方法的成功构建贡献作用,在授课环节进行时达到教学方法在小学生的思维中潜默移化的目标[1]。另外,应同时确保问题能够对小学生的思维活跃性提供带有决定性质的帮助。
2.1.题目的选取应当带有一定的教学方法
小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即是进行问题的解答与实践,其能从根本上提升小学生处理问题的效率与质量。而小学数学教师在选取问题作为学生的日常训练时,应当选取本身即具备一定教学方法的问题,以此才能够促进数学教学方法的成功构建。具体形式教师可以借鉴以下问题,例如:甲乙分别从X、Y两地出发,当甲到达Y地时乙距离X地还有30千米。乙到达X地时甲超过Y地60千米,求,X地与Y地相距多少千米?此类题型是小学数学中经常出现的题型之一,而在对其进行解答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教学方法,构建相关数学模型,并根据路程=时间×速度这一解题公式,计算出X地与Y地的相差距离。
此种能够充分应用教学方法的题型有许多,这则需要教师参与设计或选取,总之,若想令小学生产生教学方法,教师一定要在日常的训练中加入大量具有建模元素的题型。
2.2.题目的选取尽量贴合小学生的实际生活
据多方资料显示,小学生在日常学习中更喜欢去解答与自身生活具有一定联系的数学问题,这与小学生的心理因素有关。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题目的选取时,应当将小学生实际生活案例考虑其中。具体形式教师可以借鉴以下问题,例如:X市火车站距离学生所在学校有1000米的距离,小明从学校出发,10分钟后到达了火车站,求小明每分钟所走的路程。
当然,以上作用于举例的问题过于简单,并不能对学生的数学学习产生帮助,但是内在含义即是教师应当结合实际生活来选取问题,如以上题目中所提到的学校,教师也可以针对自身所处于的学校进行问题的设计。数学在小学时期是十分重要的一门学科,在往后的数学学习中,也是以小学学习为基础来进行展开的。其对于小学生同样具备一定的难度,所以成熟的网络科技信息技术能够帮助小学生进行数学的学习。此外,有了多媒体教学技术的辅助功能,教师也应当改变自身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课堂中占据主导地位,并令数学课堂的内在性质更加灵活。目前世界中的多数国家已经全面步入了科技化时代,在多方面已经成功应用了网络科技信息技术,并且,大半行业也秉承着与时俱进的理念,将网络科技信息技术应用于自身,而现如今的日常生活中也随处可见具象化信息技术的身影,即手机与电脑等多类设备,所以,我国小学也应当及时开展多媒体教学技术的投入,一是令小学生能够尽早吸收信息技术的发达性以及实用性,二是跟随时代的脚步,以多媒体教学技术加强对小学生的培养效率,为我国未来持续输送人才。另外,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投入多媒体教学技术的实用性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证实,多方资料显示,其能赋予原本枯燥乏味的数学理论课新的生命,令课堂氛围能够进入到轻松的范畴之内。甚至令理论知识变得通俗易懂,更加方便于小学生的吸收。
3构建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实施策略
明确了题目选取的基本原则,教师即可以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搭建进程。
3.1.令小学数学知识内容与模型具象化
在日常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材往往会涉及到表达并不明确的理论知识或者模型概念,而依照小学生当前的理解能力与对信息的认知性完全无法对知识进行正确的记录,只能依靠死记硬背的方式来达到知识获取的目的[2]。但该种方式对学生的思维而言并不具备正面效果,也不能够让学生在数学的学习中达到充分掌握所学知识的目的。
所以在此类因素的影响下,教师应当利用数学教学方法来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数学学习,将理论知识与模型具象化,以此来方便学生的理解。另外,教师也可以借助网络科技信息技术的功能,以视频等形式使问题表现得更加生动与形象。
3.2.加强小学生对于问题的认知能力
小学数学教师所设计的教学内容一定要具备科学性,以此才能够支撑数学教学方法的完整构建。教学内容的合理选择可以让学生加深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程度,并达到巩固知识信息的目的。另外,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思考与发现数学的内在本质,并通过教学方法使学生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能够对问题进行正确的分析与拆解,甚至可以通过对比多类数学问题之间的共同性质,以此来达到了解问题的目标,从而提升学生整体的学习效率与知识的吸收质量。
3.3.适当改善自身的教学模式
小学数学教师想要成功构建数学教学方法,将其融入进小学生的思维逻辑之中,则需要对自身现今所实施的教学方式与内容进行思考,找出教学模式中对构建教学方法的不利因素,并进行改正[3]。或者在多种可选择的教学模式中,选取最适合当前教学环境的教学模式,尽力为学生制造轻松的教学氛围,以此来达到激发学生兴趣与提高学习效率的核心目标,实现教学效果发生质变的可能性。
结束语:综上所述,小学数学的教学方法对于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具有极大程度上的帮助,其能够提升小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学习效率与质量,所以数学教师应当及时了解并采取合适的构建策略,来为小学生构建教学方法。另外,教师也应当对自身的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尽力激发出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以此来促进学生数学方面综合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张春华.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学方法的培养[J].名师在线,2020,17(26):53-54.
[2]张永芹.数学教学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天津教育,2020,22(23):16-17.
[3]景苑.数学教学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0,39(42):7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