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佳
广东省深圳市深圳明德实验学校 518000
摘要:在分层教学中,教师需要确保课堂教学面向整体学生,体现教育的公平性。严格按照因材施教以及学生的个体差异性,真正的做到尊重学生,理解学生。高中数学教学中分层教学的使用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进一步提升学习质量和效果。
关键词:新课程;高中数学;分层教学
一、引言
在高中教育阶段中数学是一门基础课程,这门课程有助于培养学生能力、解决能力,发展学生的探索能力和思维品质。但是在具体教学改革中,有的教师仍然以一刀切的教学模式为依据开展教学活动。学生的差异性直接被教师所无视,这一点导致学生非常被动。其中分层教学要求教师全面、综合、客观的了解学生的学习差异,坚持因材施教,着重分析数学知识应用中所存在的各类困惑。通过对分层教学应用策略的进一步探讨,更好的彰显学生的主体价值。另外,为了发挥分层教学的重要优势及作用,教师需要以满足每一个层次和水平学生的需真实需求为立足点,切实提升学科教学的水准。
二、高中数学分层教学
结合新课改的具体内容及要求,高中数学教师需要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依据,给予学生充分的自学空间和指导。明确学生分组讨论的具体过程,着眼于学生的成长轨迹和要求,确保学科教学难易适中。有的课堂教学内容比较复杂,难度偏高。因此学生很难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学生之间的差异比较明显,其中分层教学的实施非常有必要。高中阶段的数学分层不再严格按照传统的考试成绩为着眼点来进行层次上的划分及教学实施,还要求教师全面了解学生的学情。关注对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的分析及层次研究,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来落实后期的分层教学工作。其中考试排名仅仅只是教师的考量指标,而非最终的决定性因素。如果完全按照学生的考试排名来进行分层,就会导致学生逐步丧失学习自信心,性格较为内向的学生很有可能会变得更加的自卑。
大部分高中数学教师会将学生划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的学生是优等生。这一部分学生的学习基础较好,兴趣较为浓厚并且非常积极,学习态度较为端正。第二个层次的学生是中等生,这一部分学生能够保证良好积极的学习兴趣。但是学习能力相对较差,对教师比较依赖。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较为充分,在学习难度较高的知识时面临一定的困惑和压力。因此,教师需要注重适当的拔高和兴趣培养。第三个层次的学生学习兴趣较差,同时面临许多的学习压力,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学习困惑及矛盾。对此,教师需要着重培养这一部分的学生。以基础练习为重点,适度的表扬和肯定学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数学分层教学现状
(一)教学目标分层不合理
分层教学以教学目标的分层为基础,这一教学板块是前提,直接影响着整体的分层教学水准。为了实现分层教学的灵活应用,教师需要关注对教学目标的分层,严格按照前期的学生分层结果来设置教学目标和任务。但是教师在设置分层教学目标时出现了许多的思路偏差,所设置的目标不够合理及科学。有的教师直接跳过了对学生的分层,按照教学大纲进行机械化的分析。没有结合学生的兴趣,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为着眼点来设置教学目标。很少有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调整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分层工作不够科学,所发挥的作用微乎其微。另外,教师忽略了对教学目标结构层次的递进,难以真正的实现层层递进和层层深入,学生在完成某一个阶段的学习任务之后很难产生进一步学习的动力。
(二)教学内容分层机械生硬
教学内容的分层应是整个分层教学中的核心,与最终的分层教学结果密不可分。有的教师仍然按照满堂灌的教学来开展教学,在设置分层教学内容时比较被动。很少有教师能够结合三个层次学生的学习层次和学习能力,设置不同的分层学习目标。教育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升状况直接被教师所无视。这一点使得学生难以实现层次化的提升及进步,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以及全面化发展无从谈起。学生学情的分析是基础,但是教师没有意识到这一教育工作的必要性。
往往直接以简单的内容讲解为依据,通过这种形式来深化学生的认知。很少有学生能够实现自主迁移和灵活分析,这一点与单一机械的教学内容分层密不可分。
(三)课后作业分层单一传统
课后作业分层不容忽略,这一点也是分层教学中的必备部分。如果运用得好,就能够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兴趣,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让学生获得层次化的指导。但是,教师在设置部分作业时往往过于注重对学生学习测试成绩的提升,没有根据学生的层次化发展要求来布置针对性的课后作业。学生无法掌握新颖的解决方法,只能够以基础练习题为主。对于层次较高的学生来说,无法获得更多提升自我和拔高自我的机会,教师所设置的题目层次较低。其中基础作业设置占据主导,这一点使得整个作业分层工作难以得到有效的推进的创新。
四、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数学分层教学策略
(一)精心设置分层教学目标
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实施分层教学,完成不同的分层教学目标。学生的主体性发挥最为重要,教师需要转变教学态度。关注学生的全身心投入,让学生能够在强烈学习兴趣的指导下主动完成学习任务。分层教学目标的设置要求教师关注各个层次学生的学情,第一个层次学生的学习能力较强。比如在讲解新人教A版高中数学(2019版)必修第一册3.2.2函数的基本性质时,教师需要注重教学目标的难度提升,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为依据,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第二个层次学生的基础比较扎实,教师需要注重教学难度的合理把控。明确不同教学目标的层次化设计要求,逐步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并以此为依据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第三个层次的学生基础较为薄弱,其中数学公式的记忆是这一层次的重要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对此,教师需要积极的优化教学内容,关注不同一阶段的学习任务。确保学生能够实现层层递进和自主学习,帮助学生高效完成各个层次的学习目标。
(二)丰富分层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和新颖性有助于教学分层效果的有效提升。传统的课堂教学以一刀切的教学模式为主,教师采取单一的教学模式一以贯之,最终导致优等生难以实现进一步的飞跃及提升。差等生也非常困惑,无法跟上教师的节奏和步伐,这一点严重影响了不同层次学生的综合成长。对此,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实施分层教学。比如在讲解新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33.3《几何概型》时,教师需要充分体现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合理性,丰富训练的内容及形式,明确分层评价工作的重要方向。学生提升情况的分析非常有必要,这一点有助于学生的个性化以及全面化发展。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学情,关注学生学习能力的进一步提升要求。了解学生的基础差异,通过简单的内容讲解来为学生的基础知识学习做好铺垫。
(三)创新分层教学作业
课后作业直接反映着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师需要意识到这一重要版块的教学要求。关注学生解题能力的提升要求,着眼于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通过对简单的作业分层来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能够实现自主调整和深入体验,不同层次学生的思维活跃度以及自觉性存在明显的区分。教师需要尽量避免强制性,了解学生的知识学习进度,让学生能够轻松自如的完成不同层次的课后作业。这一点能够进一步提升整体的教学质量和学习水平。
五、结语
在高中数学分层教学中,教师需要根据实质情况,通过教学观念的有效转变,严格按照学生的全面发展要求明确教学核心。注重不同层次学生的知识收获情况,提升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确保教学质量和水准。
参考文献
[1]宋书君.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分层教学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美术),2020,000(004):74-75.
[2]显陈.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数学分层教学策略分析[J].国际教育论坛,2020,2(1).
[3]罗嘉莹,石义霞.基于雨课堂的中学数学分层教学的优势和策略[J].教育进展,2020,1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