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方
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第一小学
摘要:数学概念是学生学好、用好数学知识的基础,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的基础,重视概念教学,让学生深度地理解每一个数学概念,是提高学生数学能力的基础。当前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概念教学层面上,存在着脱离实际、过程单一、节奏过快等现象,要提高学生理解数学概念的能力,就要优化教学策略,指导学生做好提前预习的任务,运用直观化、形象化等多种方式简化概念的抽象性,用简洁的语言分解概念,运用理论结合实践的方式,指导学生领会并正确地应用概念内容。
关键词:小学数学;概念教学;多元对策
小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还处于初级发展的阶段,在理解一些具有抽象和逻辑性的内容上有一定的难度,尤其地在学习抽象的数学概念时,容易陷入迷茫和误区中,影响后续的学习,而只有深入地理解了这些概念,才能顺利地进入到转化应用的阶段。但以往的概念教学模式存在很问题,学生死记概念的现象比较常见,没有达到理解的层面,常常会因为理解错误而偏离正确的解题方向。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应用多元化的解析概念的策略,运用符合学生思维特点的方式,通过学生的自主分析和探索,提高他们学习概念的效率。
一、借助预习让学生带着疑问学习概念
做好课前预习对小学生来说非常重要,不仅仅是要让他们提前了解将要学习的内容,更是为了让学生了解自己对新知的接受能力,从预习中提前掌握学习难点,带着疑问去听课,这样能提高他们学习的针对性。故而在数学概念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预习的习惯,留给学生明确的预习任务,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去解读,课堂上根据学生的预习效果进行指导,能够及时地消除他们的理解误区,帮助他们迅速地突破理解难点,这对他们全面透彻地学习数学概念有莫大的好处,也能规范他们的学习行为,增强他们自主学习的意识。
例如在学习分数这一概念中,要求学生在课前通过自主预习弄明白:分数各部分的名称是什么?什么样的数可以称之为分数?分数的表示方法是什么?分数有哪些特征?在课堂指导的过程中,先安排学生讲述自己对分数的理解,展示预习成果,形成学生之间的辨析活动,让他们成为解析概念的主人。这样可以从学生的展示与辨析中了解他们对概念的理解水平,以此为指导的竹筏点,重点解析学生之间出现矛盾的地方以及他们所提出的疑问,辅助他们正确地理解概念。通过预习的方式,课堂节奏会变得非常紧凑,让学生处在解决各种问题的氛围中,扩大了他们的思维容量,突出了概念教学的针对性与实效性,使学生将自主理解与教师解析充分地融合到了一起,提高了他们理解概念的效率。
二、运用情境让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
数学概念具有描述抽象、语言严谨、逻辑系统的特征,而小学生的思维方式是比较简单的,容易接受具象、直观的事物,获得的是感性的认识,要让他们理性地理解数学概念,就要让他们经历概念的形成过程,提供他们他们自主探索的机会。根据数学概念的内容特点采取创设情境的方式,弱化概念的抽象性,引导学生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分析,能够提高他们的探究动力,有利于他们理性思维的形成。
譬如在学习几何图形的概念时,从实际生活入手创设情境,把抽象的概念与具体的事物连接起来,让学生在观察、联想中进行分析,指导他们比较、归纳出两者之间的关联,使学生从具体的事物中抽象出几何概念,以此来培养他们的抽象思维。在学习小数除法的算理概念时,采取以旧引新的方式,让学生回顾整数除法的运算规则,出示商不变的性质内容,引导学生结合这一特点推导出小数除法的算理,帮助学生掌握小数计算的规则。这样让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推导和分析,化解了概念学习的难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在学习倒数等过于抽象的概念时,组织学生进行合作探究的方式,相互提问和交流,通过交流走出认知上的误区,扩大他们的思维空间,让学生能真正地理解数学概念,提高他们的理性认知能力。借助这几种方式让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的活动,活跃了他们的思维,开发了他们的智力,提高了他们解析的全面性。
三、通过实践让学生及时查找并走出误区
深入地掌握数学概念,不能单凭理论式地学习,还要借助恰当的实践活动来查找理解上的漏洞及误区,结合实践的效果来真正地掌握概念,并达到灵活应用的效果。故而在小学数学概念的教学中,运用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方式,在学生已经懂得了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开设适当的实践应用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检验自身的学习情况,透过错误对他们进行深层次地引导,让他们全面地劣迹抽象的数学概念,降低他们在应用过程中的出错率。
比方说,在学习了梯形的概念后,让学生举例说出周围生活中是梯形的物体,找到原形事物,帮助学生深入地理解梯形的特征,再让学生画出梯形并制作梯形物体,探索梯形可以转化成什么图形,进而过渡到梯形的周长、面积等公示的推导中,让学生掌握抽象的数学公式。再指导学生用图示的方式画出各类梯形,让他们正确分辨等腰梯形、直角梯形之间的关系及相应的概念,使他们进行系统化地学习,促使他们全面地掌握梯形知识,使得他们在遇到梯形一类的问题时能够做到灵活变通。
总之,理解数学概念是学生突破学习难关的一把关键钥匙,在指导过程中,教师需根据学生实际的理解水平采取恰当的方式,消除他们语言理解上的障碍,帮助他们理清其中的逻辑关系,让他们在实践应用中进行理解,逐步提高他们的概念学习效率。在这个过程中要为学生提供自主思考、合作探究的空间,发展他们的抽象思维,坚持因材施教、因势利导的原则,为学生高效地学习数学打下夯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谢翠全.小学数学概念高效教学“四法”[J].数学大世界(下旬),2020(10).
[2]陈瑶.策略引领,让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更精彩[J].启迪与智慧(中),2020(10).
[3]邢爱平.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策略探微[J].科幻画报,20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