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文飞
浙江省诸暨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城东校区,浙江 诸暨 311800
摘要:高效是现在大多数人的一致追求,就现在来说,建构高效课堂成为我国课堂教学改革的关键,也是我们不断前进的方向,通过长时间的教学实践得到了“以生为本”的教学目标,让其成为现代教育的转折点,它要求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成长,发展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同时也要达到课堂高效的目标,这就要求我们在有效的课堂基础上,高效率的完成教学任务。使学生能够在课堂上收获更多的有用成果。
关键词:以生为本 高效课堂 小学数学
前言: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在努力创建高效课堂,寻找高效教学的有效途径。课堂管理问题低效导致了课堂效率不高,这不利于同学们学习兴趣的提高 也不利于我们的教学热情。而小学数学的学习正是锻炼学生思维发展的重要阶段,作为小学数学教师的我,更应该努力提高课堂效率,以此来激发学生对于学习数学的热情和兴趣。下面针对以生为本,建构高效课堂—小学数学高效课堂建构策略进行分析。
一、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
(一)想要提高课堂效率,自身要做出努力
备课是决定一堂课程质量好坏的关键,也是学生能否在有限的课堂上最大程度的接受、理解教学内容并且熟练运用,首先我要熟悉每一堂课我所讲解的内容,了解这部分知识点的重难点所在,明确课堂教学目标,划分难易程度,针对难易程度去教学,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其知识点。此外,保证学生在课堂上的专注程度也是提高效率的方法之一,通过有趣的教学方式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大部分的注意力在课堂教学上。
例如,我在进行人民币的数额和换算的教学时,我是这样教学的。小学生对于钱是完全没有概念的,对于刚接触钱的他们,这一块的学习是一个很大的难点,如果只是按照教材生搬硬套,就很难让所有学生掌握基本的知识点。而小学生对于超市购买零食很感兴趣,这时我便可以在课堂上扮演售货员,他们扮演顾客,营造一个在超市购物的氛围,让他们挑选自己想买的东西并进行付钱。这样不仅能大大提升学生们的积极性,同时也有助于让他们更好的掌握人民币的数额与换算。
(二)对于学生要有一定的了解
了解他们的学习进程和能力,根据整体学生的水平来制定教学计划。针对接受能力较慢的学生,在重难点时多关注他们,尽力让他们可以掌握知识,针对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在较难的学习任务中提点他们,使他们更上一层楼。
在整体同步的教学中,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给子不同的方式教学,可以促进他们在课堂上的积极性,有利于解决学生的不同问题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二、课堂过程认真严谨且细心有趣
(一)想要达到课堂高效率的效果,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很重要,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后督促学生们进行课下预习课后复习,在上课前引导他们不由自主的学习了本堂课的内容,使他们对所学的内容有一个大概的框架,通过预习可以让他们发现自己的不足,也会提高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对新知识的辨析能力。这样我们对彼此有一定的了解,在课堂上会更好的配合,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二)在经过独立思考过后依旧没有掌握知识点,却不好意思询问我问题,这时候就需要把他们几个人分为一个小组,留出时间让他们在课堂上交流合作并进行探讨。小组合作交流的方式往往比老师自己讲整节课的效果好,学生有他们自己的交流沟通方式,通过小组交流合作不仅提高了学生在课堂上的兴趣,促进了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与合作意识,最重要的是让他们更容易理解不懂的知识。
例如,在针对图形的变化这一课的学习中,他们需要掌握各式各样的图形在经过对称、折叠后的变化。而有些学生的图形想象能力较弱,在课前就可以让他们准备一张稍微硬的纸张,这堂课就可以让他们自己动手进行不同方式折叠,让学生们小组进行讨论,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也可以更好的理解“图形的变化”。
三、做学生的倾听者,与学生共同思考
(一)在数学课上,他们都会有自己的见解,而大部分老师为了完成教学进度选择拒绝聆听他们的想法,这样让他们不能发挥自己的想象空间,从而降低了课堂效率。所以在课堂上当有学生想要表达自已的见解时,我们应该耐心倾听,并给予鼓励,碰到学生的想法与课堂完全不相符时,也应该耐心告知课后与他探讨。耐心倾听也会给他们树立一个好的榜样,让他们在平时的课堂上认真听讲,进行思考。
(二)课后复习思考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步骤,我们需要反思自已在课堂上有哪些重难点没有讲到位,课堂方式还应该有怎样的改进,同时督促学生在课后思考本节课哪些知识点还不能理解,在下一节的课堂上提出并解决问题,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对于教学知识也会掌握的更牢固。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学问,它对于老师和学生都提出了要求。我国是教育强国,我们不断的进行教学改革、教学实践,为的就是构建高效课堂,让我们在工作岗位上更有激情,让学生在学习进程中更有质量,为此我们要完善创新,为提高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率而努力。
参考文献:
[1]陆晓芹。以生为本建构高效一小学数学高效课堂之我见 [J].学周刊,2015(13).
[2]张伟星。例谈以生为本的小学数学高效课堂建构[J].浙江教育科学,201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