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林斌
湖北省利川市忠路镇小河初级中学 445400
摘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文件指出:“大力推进多媒体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促进信息技术和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以及有力的教学工具。”在这背景下,初中的数学教师们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并能够正确、合理地运用到教学工作中去,不仅是信息时代的要求,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
关键字:初中数学;多媒体技术;应用策略
引言
在初中数学教学工作中借助多媒体进行教学将会改变以往传统单调的学习氛围,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采用多媒体教学的课堂还深受学生的喜爱,能够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升参与度,这对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有着深远影响,而且通过利用多媒体还能够实现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和交流,为学生构建一种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
一、利用多媒体技术实现语言文字图片动画等交互运用
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们应该根据题目的实际需要,来选择语言文字图片或者动漫等合适的表达方式,动静结合、图文并茂,将问题轻松有效地解决。例如,在学习初中三视图时,需要学生们画出一个复杂的立体图的正视图、侧视图和俯视图。这就需要学生们进行不同角度的转化,当从正面去观察立体图的上面和侧面,由于视觉的不适应,想象空间的缺乏,往往不容易画出正确的俯视图和左视图。这时,老师们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出这个稍复杂的立体图,将图形进行设计旋转模式,使各个观察面运动起来,让学生们清楚不同角度的图形形状,便于学生正确画出相应视图,也帮助学生们锻炼空间想象能力。而对于初中数学中的动点问题,多媒体动画技术的应用就发挥出相应的价值了。在进行研究动点的问题时,老师们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将动点运动的轨迹提前设计好,让学生们观察动点的运动带来数量或者图形变化的动画演示,便于学生们把动点化为静点,轻松地完成解答。
二、针对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分析
处于初中时期的学生大部分存在着数学学习兴趣较低的现象,究其原因就是部分数学知识具有抽象化的特点,学生在学习时存在的问题不能够有效解决,久而久之将会失去学习数学的兴趣,甚至开始抵触学习数学,这就体现出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价值。在数学教学中利用多媒体的主要目的就是实现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将各种抽象化的知识点以形象的形式展现出来,帮助学生全面理解和掌握,当学生对各种数学知识点都有了清晰的认知时,则会渐渐对数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提升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例如:当教师在为学生讲解“平面图形及其位置关系”这一节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中的剪辑以及设计功能来为学生授课,促使教学过程更加具有画面感,让学生更加真实和直观地感受在生活中存在的各种平面图形以及位置关系,了解到学习内容和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而且在这种学习背景下还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使学生主动融入学习过程中,提升自身的参与度。
三、针对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多媒体避免出现重展示内容轻培养能力的问题分析
在初中数学教学工作中,应用多媒体教学大多使用电脑展示形象生动的数学模型和数学案例,这发挥了重要的功能作用。但是很多内容不适合用多媒体展示,如果在教学中教师只是单一地给学生展示一些知识点,举一些数学案例,让学生运用知识点进行回答,课后学生很快就忘记了,这样,没有把多媒体教学和板书相结合,揭示整个问题解决的过程来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就很难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比如:在学生学习刹车距离与二次函数时,老师全程运用电脑展示制作好的图形,出一些题目,让学生回答,就想当然地认为学生都学会了,理解知识点了,这种重视抽象变具体的教学方式也是不行的。如果老师在多媒体教学中,让学生自己操作,用多媒体展示学生整个学习和制作过程,通过自己在本上列表、秒点,边线画出图形,并且自己概括图形的性质,让学生自主思考。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结束语
总而言之,初中数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能够更加直观展示创设情境,事实和及时处理图像和大量数据等,在传统教学中无法展示的变化过程,从而形成逼真、鲜明的对比效果,以此来调动学生的兴趣以及数学课堂效率。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活跃学生自身的思维能力,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提供更加直观的材料。
参考文献
[1]郑慧云.初中数学多媒体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究[J].华夏教师,2019(36):25.
[2]李国英.多媒体技术在初中数学课堂中应用的对策建议[J].才智,2019(32):126.
[3]马秀霞.初中数学多媒体教学初探[C].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年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年会(分会场)论文汇编.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8:503-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