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劲松
湖北省咸宁市第十一小学 437000
摘要:现阶段,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喜欢已经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化与智能化已经越来越多的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电子产品变得无处不在与更多的代替了人们传统生活的一部分,人们对电子产品以及信息化的要求和期望也变得越来越高,而信息化的普遍性也促使它在更多的领域有所发展,逐渐深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中,而本文所要探讨的是在现今信息化的背景下,微课堂的产生以及应用方式对传统教育所带来的的影响和转变,以及在如今的大时代背景下该如何利用微课堂来构建高效的小学数学教学方式。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活动;高效课堂
目前来讲,信息化已经十分的贴近人们的生活,可以说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许多传统的生活方式、服务方式已经由一个简单的手机软件所代替,但是,大量信息化也带来了许多新的特点,比如人们目前通过信息技术所接触的到的信息,大多数都是十分的碎片化,往往会脱离事件的大环境,过于片面。因此,针对信息碎片化这一现象,学校的老师和教育机构也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式,例如,为了使学生能系统的、全面的、渐进的掌握知识,开始推出“微课堂”这一教学理念,使学生可以通过碎片时间来结合自身特点进行针对性的学习。
一、创造适合微课堂的大环境
“微课堂”是近两年来开始提出的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及教学理念,简单的来说,它是指在现代的信息技术大环境下通过电子产品所呈现出的一种新颖的教学方式,它具有即时性、移动性、便捷性以及高效性几个基本特征,通过教师的线上教学,学生可以在线听讲或者在合适的时间进行课堂回放来有选择的进行课堂教学内容的学习。相对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来说,他改变了一直以来被延续使用多年的老师站在讲台上面授的教学方式,而是通过对现代科技手段将课堂投射到电子屏幕上,通过电子屏幕来展示相应的教学内容。而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课堂来讲,它主要分为三个部分,首先是相应的教学知识点,其次是相应的知识点训练巩固练习,最后由课堂总结和难点答疑组成。整个课堂通过这三个小的章节来组成一个完整的教学知识点,再由这些知识点连结成完整的教学内容。而这种教学方式相对来说较为自由,老师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一个知识点的讲解,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和理解能力自由组合、选择课程,对不理解的难点重点还可以贩毒学习,加强训练,最后,教师还可以结合书本来对这些微课知识点进行统一的梳理与整合,使教学更加系统化和全面化。
相对于传统的教学课堂来讲,微课堂有以下几个教学特点:首先,通过名称就可以看出来,所谓“微课堂”,它的教学时间相对较短,他的课堂教学时间一般在5-10钟左右,大多数的知识点基本能在8分钟时完成教学内容的讲解、训练以及强化,相对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它所占用的时间较短,组合更为灵活,可以保证学生在注意力集中和精力充沛的情况下进行学习,提高学习的效率。其次,由于微课堂的教学时间较为短暂,因此每堂课只讲述一个知识点,所占用的教学时间就较为短暂,可以快速的学习完某个知识点并根据自己的自身特点选择进行下一个知识点的学习还是加强巩固,给学生提供的选择性和灵活性更强。最后,微课堂由于它较短的授课时间和单一的知识重点被广泛的应用在课堂教学中,5-10分钟的知识点讲解很适合针对某些数学问题的重点和难点知识的查漏补缺,让学生的学习目标更为明确,提高学习效率。
从教学目标来看,微课堂与现有的教学模式并没有相互的冲突和影响,而是作为课堂教学很好的一个补充方式,因此在课堂教学时,应该充分考虑到两者的互补性,让教学效果达到1+1>2的良好预期。
二、构建小学数学微课堂教学模式应遵循的相关要点
根据多年的课堂教学经验来讲,微课堂的教学方式与传统的教学方式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又有一定的的相似性,如果将两者加以有效的结合和贯穿,可以充分的提高教学的实效,达到更为理想的教学目标。因此,为了使两者可以更好的相互配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可以着重在以下几点进行相对应的加强:首先,在数学课堂开始前,数学老师应该对班级学生的数学功底、学习基础和学习特点有一定的了解和分析,做到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后再结合数学教材中的重点及难点和容易出现理解偏差的知识点进行汇总和分析,提前充分做好课堂的教学准备,做到心中有数,在此基础上,再有针对性的对微课堂所要讲述的内容进行划分和归类,准备微课堂的教学素材和巩固练习题,这样可以使微课堂的教学逻辑做到有迹可循,发挥查漏补缺的作用;其次,在进行微课堂的教学工作时,由于教师无法看到、或者不能像普通教学方式那样可以很直观的观察到学生们的听课状态,因此更要积极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可以充满期待的、聚精会神的学习完微课堂这5-10分钟的教学内容;最后,老师应该在充分做好学习引导和教学讲授的基础上同样重视微课堂的课后练习环节,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对微课堂的教学内容进行调整,收集学生的意见和建议,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设计答疑环节,完善教学全过程。
三、在微课堂教学理念下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策略方法
在实际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在进行课程的导入环节时可以首先选择适合小学生年龄和心理特点的生活化的素材,挖掘新的知识点和前期已经掌握的知识点的关联,以此为基础来展开相关微课堂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可以在课堂开始时进行微课的观看,引入教学重点,在通过课堂教学来达到融会贯通,增加理解。例如在小学数学认识《时、分、秒》这一章节时,就可以通过微课视频来通过展示不同的钟表的差别来让小学生们对即将要学的课程有一个大概的、立体的认识,再根据课堂教学来明确这一章节要掌握的内容。同时,小学的数学课程也有一定的逻辑性和连贯性,每个章节都有它的重难点并且在为后面的章节做铺垫,例如在小学三年级学习了《分数的初步认识》之后在五年级会学习《分数的意义和性质》,这个章节是对前章节的补充和深化,教师可以有针对性的制作相关的微课视频来对之前学过的内容进行复习和回顾,使学生对这一章节掌握的更为全面。最后,在进行了前期的教学和巩固练习之后,适时的复习也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因此教师可以有针对性的设计微课内容对学生们日常学习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和疑点进行补充讲解,起到查漏补缺的作用;同时也可以根据教学的知识点来绘制课程重点与难点的结构脉络图,系统的、全面的构建小学数学的知识网络。最后再借助微课堂这个教学平台来进行系统的重点、难点、典型例题和基础例题系统化讲解,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学习特点来有选择的下载微课堂的视频来进行学习和复习,有助于巩固课堂知识和拓展自身的知识储备。
总之,任何学习都是缓慢而漫长的,而小学数学课程的教学,又是为将来更多学科打下基础的重要环节,不仅仅是单纯的数学课程内容的教学,也是一项可以综合培养学生能力的科目,不但可以学习基础的数学知识,也可以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养成科学的、有根据的思考方式。数学相对于其他科目来讲是一门较难的科目,因此在教学中,也可以培养学生的耐心与毅力,多思考、多实践,让他们始终以一种好学、肯学的态度积极的投入到学习之中。而在新课改的大环境下,我国的教学随着这么多年的改革也取得了很多变化,现今所提倡的“微课堂”这种教学方式也为课堂教学提供了更多的教学思路与教学方式方法,作为教师也应该充分发挥现阶段的科技优势,以创新的思路来进行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提高课堂效率与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胡苗苗.朱训宝.关于数学教学中微课应用的反思[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7, (13).
[2]何坤鸿.浅谈微课在小学数学中应用的研究[J].数学教学与研究,2018, ( 04) : 63
[3]苏文朝.基于互联网背景下的小学数学预习策略研究[J].文理导航.2018(05):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