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旭
四川省成都东部新区三岔中学
摘要:英语学科和语文学科一样,它们都是来源于生活,而后要回归于实际生活的工具型学科。在英语学习过程中,英语阅读是学生认识英语这门工具学科的最重要手段,而在高中阶段,英语阅读理解的能力更是英语学习中必备的实战技能,这就需要我们把英语学习和思维品质的培养相结合,尤其要注意的是其中深刻性、灵活性、独创性与英语阅读学习的可结合性,真正使英语学科这门工具型的学科更好的发挥其作用。
关键词:高中英语;思维品质;培养方法
引言:高中是九年义务教育结束后的一个重要阶段,上承初中,下启大学。这一阶段对每一个学生来说都至关重要。英语学科更是这一阶段对学生学习质量产生巨大影响的实用型学科,而英语阅读的能力高低直接影响本门学科的学习质量,学生在学习英语的时候经常是只把教材中的课文所涉及语法作为学习重点,忽略了一篇课文在英语阅读的学习上可以带给我们的重要意义。
一、如何理解英语阅教学中的思维品质内涵
思维品质,实质是人的思维的个性特征。它反映了每个个体智力或思维水平的差异,主要包括深刻性、灵活性、独创性、批判性和敏捷性五个方面[1]。
所谓英语阅读思维品质就是大脑皮层区域不断地恢复联系和形成联系的过程,它要求学生在接收、记忆、思考、理解、联想上坚持思维品质所蕴含的五个方面,在英语阅读学习的过程中,思维品质具体表现为根据已学过的英语知识,让思维逐渐向可能的方向发散,多角度、多方面的运用阅读语段中的知识内容。在英语阅读的学习中,思维品质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将所学语言更好的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二、英语阅读教学中思维品质培养的现状
(一)教学思想过于标准化
在语言学习中,思想过于标准化是限制学生思维发展的首要因素,在英语阅读教学上主要表现为教学者对教材的过度迷信,对答案的过度依赖,教师在大多数情况下表现为如何将正确答案传递给学生,而忽略了在阅读教学中,师生互动,共同思考的重要环节。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在教师急于给出答案和学生急于知道答案的过程中,兴趣就会失去它的作用[2]。
(二)知识理解无活力化
无活力化的学习英语阅读是学生创造力不足的体现,在英语阅读的学习中,大多数学生都处在“知其然,难知其所以然”的阶段,更具体的说,知识理解的无活力化指学生不能对所学知识进行有效的整合和联系,从而将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素质教育真正注重的是通过教学让学生“会学”,而不只是让学生“学会”,而无活力化的知识理解和这理论是背道而驰的。
(三)知识运用教条化
学生对教材提供的具体语段篇目难以做到学以致用,甚至在考试中出现了类似的语段和例句都不能够产生知识联系,以致于在英语作文写作和实际运用中都难以对其进行合理化利用,对语言知识的共性和规律缺乏深入的了解。这不仅阻碍英语知识体系的完善,也会对新知识的摄入产生间接影响。
三、如何提升英语阅读思维品质
(一)以趣为种,培植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如果说教师是帮助学生撬动知识地球的杆子,那么兴趣才是撬动知识地球的支点,因此想要培养学生深刻性的思维品质,就要先帮助学生抓取到主动探求的欲望,有效开采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从对教材和答案的过度迷信转变为对学习一门语言的渴望。如果教师只是采取注入式的方式去教授阅读,往往会让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抵触和对抗情绪,长此下去,就会完全失去对学习英语该有的热情和斗志。
如,在外研版高中英语必修三“MODULE 5 ”中“Great People and Great inventions of Ancient China”这一部分,可以先让同学们根据自己的了解进行讨论,以“Confucius 和Mencius?等历史人物为导入带动学生的讨论积极性。而不是单纯的以课文为导入,让学生参与进来才是最有效的开发兴趣的方式。通过记录学生给出的回答,纠正学生在表述上的语法错误,同时,让学生自己试着比对课文中的表达和自己的表述之间的差异性和相关性。
(二)以探为雨,灌溉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所提出的divergent thinking就是我们通常意义上所指的思维灵活性,它要求我们在处理和解决问题是要善于去开拓多样的路径,而这一思维的培养对高中英语阅读的思维品质培养有着决定性的作用[3]。
为了方便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教师可以尝试在教学中巧妙地设置悬念,有意识地开发学生主动思考的能力,充分地利用好学生的想象和联系能力。让学生真正学会用一颗种子在思维之雨的浇灌下结出不一样的果实。
(三)以联为肥,保障学生思维的独创性
思维的独创性是学生在标准的阅读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不同寻常的思维方式,所以新颖性是具有独创性思维的重要条件,在充分重视以上两点的基础上我们还要帮助学生看到英语阅读和英语写作之间的重要联系。
例如,在外研版高中英语必修四“MODULE 2 READING AND VOCABULARY ”中“Getting Around in Beijing”这一部分,可以试着让同学将Buses and trolleybuses和Underground两个段落进行改写,让学生试着记忆句与句之间的上下结构,为以后写作中遇到交通工具的地方做积累。
结语:高中是学生在身心发育和社会成熟方面有着许多交叉点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学生的情绪内容相对广泛,动机层次更高,自我意识也在进一步增强。因此,我们在教学上也应该注意到这种变化,进而适应这种变化去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在英语教学上,尤其是在英语阅读的教学上应该更注重思维品质的培养,使学生在兴趣的带动下,学以致用,学有所成。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 版)[S].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刘彩姿.高中英语阅读思维型课堂提问研究[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19(03).
[3]张献臣.基于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中学英语阅读教学[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1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