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如何将文明礼仪教育融入到幼儿游戏活动之中

发表时间:2021/1/29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30期   作者:张压
[导读] 文明礼仪教育是幼儿教育的主要内容,
        张压
        泸县石桥镇中心幼儿园   四川省泸州市646100
        摘要:文明礼仪教育是幼儿教育的主要内容,对于3-6岁的儿童,幼儿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孩子讲文明,懂礼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将来打下基础。玩是孩子的天性,如果能将文明礼仪的教育工作与游戏活动相结合,一定能收获很好的教学效果,本文将针对这一观点的实际应用进行探讨。
        关键词:文明礼仪;幼儿教育;游戏活动

        幼儿时期是一个人品德、性格养成的关键时期,这个阶段所养成的习惯非常牢固,往往会伴随人们一生。幼儿文明礼仪教育能够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独立的个性,增强幼儿的自信心,让幼儿懂得尊重和理解他人,让他人很好地接纳自己,对幼儿今后的发展及人际交往都有促进作用[1]。文明礼仪教育不能靠说教,而是要结合这一时期幼儿的普遍特点,将文明礼仪教育融入到游戏活动中,逐渐渗透进幼儿的内心,这样才能进一步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一、文明礼仪教育对幼儿成长的意义
        文明礼仪教育是启蒙教育事业长远规划中的重要环节,包括行为礼仪、用餐礼仪、交往礼仪等多个方面的内容。礼仪教育能够提升幼儿的道德素养,帮助幼儿适应生活,提升人际交往能力。幼儿都希望被夸奖,在日常生活中,夸奖更多地来自于幼儿良好的道德品质,文明、礼貌、热心的孩子更让人喜欢,得到的夸奖也就更多,有利于幼儿心理健康的养成[2]。礼仪教育可以帮助幼儿更好地规范自身的言行举止,幼儿能够管理自己的情绪,减少任性、发脾气的现象,还能够及时对幼儿的错误思想进行纠正,杜绝在交往、玩耍中出格行为的发生。
二、在游戏活动中融入文明礼仪教育的实施策略
        1. 文明礼仪教育从晨间活动开始。一日之计在于晨,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师要将文明礼仪教育融入日常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当中,入园、用餐、午睡、游戏等,任何习惯的养成都是需要一个过程的。教师首先要培养幼儿的文明礼仪意识,再渐进到礼仪行为。比如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早晨幼儿入园的过程,融入礼仪教育。每天挑选两名幼儿当“礼仪宝贝”,穿着整齐的园服,肩披绶带,站在幼儿园或教室门口两侧,面带微笑地迎接每一位入园的小朋友和家长[3]。小朋友们互相鞠躬、招手,说“早上好”,拉近了师生间、小朋友间的距离,也调动了幼儿情绪,开开心心地上学,一天都充满了活力。幼儿在这个过程中学会简单的文明用语,平时遇到小朋友会主动说“你好”。


        每天的晨检也是实践礼仪教育的好机会。教师要让幼儿明白为什么每天都要进行晨检,除了保证幼儿健康入园之外,也有助于文明礼仪的养成。比如排队等候是培养幼儿遵守秩序,有耐心;检查牙齿是培养幼儿讲卫生;检查指甲是培养幼儿心中有他人,不要因为自己的过错伤害别人等。这样,幼儿在长期的潜移默化下,能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行为习惯。幼儿是文明礼仪体验活动中的主体,教师可以适当放松管理,让幼儿自由发展,认识到文明礼仪的真谛,并运用于生活。
        2. 文明礼仪教育在游戏中的实践。游戏是幼儿的天性与本能,由于年龄太小,幼儿对很多事物没有概念,认知能力较低,而且缺乏耐心,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短,所以幼儿教育工作需要教师有很强的耐心和责任心,同时教师要善于挖掘幼儿的心理特征,以便更有针对性地教学[4]。文明礼仪的教育就需要教师开发出更适合幼儿的教学方式,比如游戏,教师通过设计丰富有趣的游戏,让幼儿参与其中,在快乐的氛围中亲身感受各种文明活动,加深印象,对文明礼仪有更进一步的理解。例如教师可以“垃圾分类”为主题设计游戏。教师预先准备4个不同颜色的“垃圾桶”,纸箱、塑料收纳盒等都可以,再准备一定数量对应颜色的纸球,也可以让家长协助幼儿自己做好带到幼儿园来,把废旧纸张简单涂上颜色揉成一团,再用透明胶带缠绕固定即可,简单有趣,增强幼儿参与感。然后教师扮演不同的小动物丢垃圾,过程中要尽量多犯错,犯不同的错,目的是引导幼儿纠错,了解哪些是不文明的行为,让幼儿自己去发现,教师加以引导,通过反复几次的表演来加深印象,幼儿觉得有趣也可以自行表演。待幼儿能够很好地把不文明行为找出并改正时,就可以进入到下一个环节,用纸团“投篮”,就是把纸团当作垃圾投入到对应的垃圾桶里,投掷之前让幼儿自行联想所投的具体是什么垃圾,比如绿色的纸团幼儿会想到是蔬菜,就要扔到绿色的“厨余垃圾”桶里,一个一个投掷,其他人监督有没有扔进去,有没有扔错。幼儿在游戏中既学会了文明礼仪知识,又初步掌握了垃圾分类原则,一举两得,幼儿玩得尽兴,教师的教学也更有效果。
        
总结:
        幼儿文明礼仪教育是一个长期的引导、教育过程,需要我们的幼儿教师有相当的耐心。教师在幼教活动中应该把礼仪教育融入生活、融入游戏活动中,让学生理解礼仪的重要,教师要花更多的时间和心思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的礼仪养成和发展,从而提升幼儿的道德修养,帮助幼儿建立文明和谐的人际关系,让幼儿的综合素质获得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晓丽.谈如何在幼儿日常生活中渗透文明礼仪教育[J].学周刊,2019,35(35):184.
[2]赵克欣.浅谈幼儿教育教学中礼仪教育的重要性与实施方法[J].魅力中国,2019,(48):330
[3]王兴华.文明礼仪在幼儿游戏活动中的应用与渗透[J].考试周刊,2016,(38):196.
[4]冯晨.浅析如何在游戏情境中开展幼儿文明礼仪养成教育[J].中外交流,2018,(50):33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