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将民间游戏融合运用于幼儿园一日活动中

发表时间:2021/1/29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30期   作者:张春梅
[导读] 在幼儿阶段,他们的生理以及心理发育都不是很成熟
        张春梅
        灵璧县幼儿园  安徽省宿州市
        
        摘要:在幼儿阶段,他们的生理以及心理发育都不是很成熟,因此认知教育对这一阶段的儿童而言尤为重要,而民间游戏来源于民间,具有趣味性强、可操作性强的特点,它简单易学,能满足不同年龄、性别和不同性格幼儿的要求,因此,把民间游戏融合运用于幼儿一日活动中,能够让幼儿在活动、游戏空间探索、幼儿与幼儿之间的趣味性互动中认知自然和世界,传播知识,快乐成长,从而促进幼儿健康发展。
        关键词:幼儿教育   民间游戏  一日活动
        民间各地流传着许多具有浓厚文化色彩且趣味性极强的游戏,这就是民间游戏。民间游戏常以儿童喜闻乐见的方式呈现,给幼儿带来很多快乐。民间游戏符合幼儿好奇、爱玩、好动等特点,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在对当前民间游戏在幼儿一日活动中的实施现状中发现,很多幼儿教师对民间游戏缺乏重视度,易出现游戏过于单一等弊端。根据幼儿的认知发展规律,将民间游戏融入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有利于调动幼儿的积极性,满足幼儿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也可以很好地将民间游戏传承下去。 因此,笔者对民间游戏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的融合运用进行了深入探究。
        一、营造有利于传统民间游戏开展的环境
        良好的幼儿园环境是开展民间游戏的必要条件,包括场地、设施、器材、时间等,这就需要不断完善幼儿园的硬件设施。例如扩充游戏场地,根据教室大小或室外空间灵活创设游戏需要的场地;根据游戏的具体需要,自制游戏材料,激发幼儿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如在平整的水泥地上画上富有童趣的、五颜六色的“房子”,用呼啦圈等围成漂亮的圆圈等,孩子们晨间活动、散步的时候不由自主地就玩上几次“跳圈”“跳格子”等游戏。区域活动具有自主性、自由性、个性化等特点,在民间游戏的实施过程中,可以与区域活动有效融合起来。同时,需要营造利于民间游戏开展的心理环境,特别是一些难度较大的游戏,应从提高幼儿自信心着手。也可以通过创设有趣味性的情境,迎合幼儿的心理需求。另外,在民间游戏开展过程中要对幼儿进行随时的观察,正确的引导与帮助,以幼儿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标,促进游戏的良性发展。总之,我们应从各个方面入手,为民间游戏的实施提供充足的条件与准备。
        二、将民间游戏应用于幼儿园教育活动之中
        民间游戏大多是人民通过日常生活进行改编,因此存在着一种地域文化,也是当下幼儿比较喜欢的一项游戏。通过将民间游戏应用于幼儿园教育活动中,能够推动民族文化发展,同时也能够帮助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学习到相应知识,因此民间游戏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及地位。
        (一)语言
        将民间游戏应用到幼儿园教育活动之中,能够推动幼儿语言发展。民间游戏中的儿歌一般都是口口相传下来的,语言十分直白且通俗易懂,具有一定的趣味性。例如在炒豆豆游戏中的儿歌节奏十分明快且朗朗上口。在游戏的过程中,幼儿通过交流互动能够提高幼儿语言的表达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又如闽南童谣炒香米,通过将数字与美食进行融合,幼儿之间可以通过配合吟唱童谣,并进行花式对拍,这样不仅能引导幼儿认识数字,同时也能让幼儿了解不同地方的美食,营造良好的游戏氛围,并在此过程中,提高孩子们的语言应用能力,推动幼儿语言能力可持续发展。
        (二)健康
        在幼儿园体育游戏活动中,大多以集体游戏为主,因此幼儿的自由活动时间较少,且很多体育游戏都是智力游戏较多,忽视了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这些在很大程度上抹杀了幼儿活泼好动的天性,不利于幼儿的身心健康成长。而民间游戏,能够很好地解决幼儿园教育活动中存在的这方面问题。
        例如:跳竹竿游戏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幼儿从单一跳法开始逐渐丰富步伐,并形成花式跳法。

从易到难的方式也能够锻炼幼儿的弹跳力,同时也能够提高幼儿的身体灵敏性以及协调性。编花篮是幼儿园常玩的游戏,这游戏不需要过多的道具,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游戏,并且配合节奏鲜明的童谣,技巧十分简单,富有趣味性,通过观察,我们发现幼儿对此类游戏的兴趣程度很高。又如拉大剧是两个孩子进行配合,提高孩子们的手臂力量以及协调能力。教师也可以将各种游戏进行整合和创新,让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增强体质。
        (三)社会
        很多民间游戏都需要幼儿以结伴的方式进行游戏,例如扮家家需要孩子扮演不同的角色。在游戏中幼儿需要模仿成人的生活以及社交,同时需要相对应的规则以及玩具,例如扮演妈妈的幼儿需要道具娃娃作为孩子,扮演哄孩子睡觉的情景,在此过程中,幼儿也会碰到如何处理人数与玩具不够的问题,这些问题需要他们自主解决,通过与合作伙伴之间的协调,使得幼儿学会如何协商并且了解游戏规则,控制自身的不良行为以及不良情绪,最终获得社会性的发展。
        三、利用主题教育活动开展传统民间游戏
        民间游戏是在传统文化的不断发展中形成的,因此可以借鉴传统文化进行民间游戏的开展。例如利用传统节日的主题教育活动开展民间游戏踩高跷、同手同脚、打竹板等。再如利用历史文化的主题教育活动开展五子棋、剪纸等游戏。这样的融合有很多,一方面可以有效地进行传统民间游戏内涵的升华,另一方面可以传承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在利用主题教育活动开展传统民间游戏的时候应注意主题教育活动内涵的挖掘,注重幼儿审美经验的积累和创造力的培养。
        四、零散时间选择适宜的民间游戏,充分发挥其作用
        幼儿园一日活动比较零散,但是各个环节之间紧密相连,在各个环节的过渡时期会有一些零散时间,这些时间是可以充分利用起来的。例如,用餐进行时,有些幼儿吃得快,有些幼儿吃得慢。吃得快的幼儿就需要等待一些时间,这时我们可以选择适宜的民间游戏,比如挑花绳,孩子在静坐中三三两两的玩花绳,不仅有助于幼儿手指灵活性的发展,还能增进幼儿之间的交往,让等待变得有意义。在零散时间我们可以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不同的场地来选择适宜的民间游戏。比如可以在课间开展五子棋的游戏,可以在放学前开展拍手谣的游戏,还有如拍手背、拍洋画、石头 剪刀布、抓石子、拉大锯扯大锯、老牛窝等民间游戏。
        利用零散时间进行传统民间游戏的渗透可以提高这些游戏利用的意识和利用价值,实现动与静的结合,提高幼儿园一日活动的质量。
        五、充分利用家长资源,收集优秀民间游戏
        民间游戏的道具通常都较为简单,很多可以就地取材。所用道具虽然简单,但重在玩法和过程。有的游戏只需要动手,有的游戏只需要身体的某个部位就可以完成,幼儿可以三五成群地凑在一起玩的不亦乐乎。著名幼儿教育专家陈鹤琴曾说: “幼儿教育是一种很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胜任,也不是幼儿园可以单独胜任的;必定要两个方面共同合作才能得到充分的功效”。所以,我们在民间游戏收集方面充分利用家长资源。听说要给孩子们玩他们小时候玩过的游戏,家长们积极响应,好多爷爷奶奶也加入进来,家长们努力回忆自己小时候和小伙伴一起玩过的游戏,细心的家长还帮我们把游戏按年龄段进行归类呢。
        结束语
        总而言之,将民间游戏融合运用于幼儿园一日活动中具有极强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是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丰富幼儿一日活动的手段,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形式化的活动,更重要的是尊重幼儿的发展规律,满足幼儿成长过程中多样化的需求。作为一名幼教工作者,应该不断挖掘民间游戏的教育价值,充分利用闲散时间、体育课、户外活动等一日活动各个环节发挥传统民间游戏的作用,使幼儿更加健康快乐的成长。
        参考文献
        [1]传统民间游戏融入幼儿园生活的策略[J]. 陶蕾.  家长. 2020(16)
        [2]浅谈如何在幼儿园有效开展民间游戏活动[J]. 唐正霞.  求知导刊. 2020(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