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 广东省佛山市 528333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房建工程建设有了很大进展,其对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各种项目的实施过程中,由于人们对房屋功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施工过程中要注意使用不同的施工技术。高支模技术作为一项重要技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建筑物的整体承重能力,提高建筑物结构的稳定性,防止并减少各种技术不稳定的事故。然而,在住宅建筑和土木工程中,由于相关人员对高支模技术的不当使用,经常发生各种安全事故。在此基础上,本文分析了高支模施工中的相关技术要点。
关键词:房建工程;高支模施工技术;作用
引言
高支模施工是支撑体系,经常在一定高度上搭设支撑模板来进行施工。在施工中会遇到一些方面的问题,包括施工危险性高、施工难度大、高支模拆除难度大等,所以需要对高支模施工技术的要点进行细致地探究,提出一些相关的技术方案,从而就能保证房建土建工程的质量与安全,使得工程得以顺利的完工。
1房建土建工程中采用的高支模施工技术的特点
(1)具有一定危险性。在对高支模施工技术进行应用过程中,通常采取高空作业模式,这一作业模式具有较高的危险性,容易发生安全事故,而且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就可能对作业人员的生命造成威胁。因此,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应用对施工人员的综合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工程实际施工期间,施工管理人员要对施工中的各个环节进行监管与审查,监管审查结果必须符合相关规定,只有这样才能开展施工,避免发生事故,造成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2)施工作业难度较大。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实际应用时,经常需要进行高空作业,这也就对一线施工人员的工作态度、专业技能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实际施工期间,若没有做好任意一个环节的安全控制,施工安全性将会受到威胁,这会对房建土建工程质量造成较大影响,而且会对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造成威胁。
2房建土建工程中高支模施工技术的运用分析
2.1高支模施工准备要点
第一,加强材料的准备。为了更好地满足土木工程模板施工的需求,施工单位应准备足够的建筑材料。由于房屋建筑用高支模的施工过程比较复杂,而且过程很多,因此,通过准备充足的材料并加强管理,可以确保高支模的正确实施。施工企业还必须在现场对各种材料进行有效的测试,以确保混凝土材料和钢筋材料的性能符合设计要求,同时必须对钢筋材料进行强度测试,以检查模板材料的张拉度以及强度,并进行全面检查以确保材料性能指标符合实际设计要求。(2)科学选择施工参数。由于对高支模施工的高精度要求,在开始实际施工过程之前科学地选择参数,以减少意外事件的发生。选择参数时,有必要结合房屋建筑土建的特定区域,以准确计算模板施工面积,然后确定安装高度。
2.2高支模检查
因在安装支架时,零部件比较繁琐,需要做好质量、规格以及数量等方面的检查工作,重点检查剪力撑与载杆等,使得接线长度与扣件等有效满足设计和工程建设质量的要求,这就能使得高支模施工技术应用过程中出现较大的偏差,提升支架稳定性和承载力,达到提升工程质量的目的。同时施工人员应该整体性的分析施工进度,使得高支模施工组织规划更加合理,科学合理地掌控施工现场,做好技术的交底工作,若是施工中出现不规范的行为需要马上制止,以免威胁施工质量和安全,使得其在规定的施工工期内完成施工任务。
2.3泵送工作
在混凝土的施工现场,工作人员理应为其单独放置一个拖泵和移动泵,以此展开搅拌工作,之后再通过泵将所有搅拌完毕的混凝土运入到浇筑地点。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泵管安装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应当仔细观察,检查其中是否有混凝土残留,特别是一些拐弯的部分,更要认真清理。同时还要仔细观察接口位置的密封程度是否达标,以防会有漏浆的情况出现。在正式进行泵送之前,工作人员还要使用清水将整个管道湿润,之后再用水泥砂浆进行润滑处理。在泵送的时候,应当对料斗中的混凝土含量予以全面控制,通常来说至少为200mm,以防泵机内部会将空气吸入进来,导致堵塞情况出现。
2.4楼面支顶安装
高支模施工技术在房建土建施工应用的时候,楼面支顶安装作为一项重点内容,并且必须严格按照规定完成各项施工工序,这样才能保证良好的施工效果。在楼面支顶安装施工的时候,应当预先测定房建工程楼面高度,以此保证标高、楼面支架安装高度的准确性,为后续施工提供相对便利的条件。另外,应当对纵梁做好放样处理,这样主要是为了保证脚手架安装的准确性。但是在脚手架安装之前,首先,需要确定脚手架安装的水平位置、垂直位置等;其次,由于脚手架类型相对较多,施工期间涉及的脚手架立柱应当处于同一中心的状态下,并且需要确定其垂直度;最后,需要做好脚手架的加固处理,其目的是保证脚手架的稳定性,为后续施工作业的展开提供安全保证。
2.5在外框架梁柱施工中的应用
(1)对工程的梁体位置进行科学设置,确保其位置的合理性。在混凝土浇筑时,为了确保建筑的合理性,必须遵循先柱后梁板结构的顺序,如果浇筑顺序不合理,不仅会对施工进度造成不良影响,还会降低工程的整体质量,影响巨大。(2)浇筑柱结构时,要对梁柱支撑点以及就近梁体进行全面加固处理,要规避在浇筑作业中因为浇筑不合理而出现梁体偏移的情况,从而使浇筑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提高工程的整体质量。(3)完成施工后,要指派专人对工程情况进行检查,确定工程质量达到要求标准后,才能完成验收。如果通过检测发现工程质量存在问题,无法满足应用需求,要找到引起问题的原因,采取相应措施对问题进行处理。
2.6高支模拆除
高支模工程的最后环节就是高支模的拆除工作,也是最为繁琐的环节。在拆除的过程中要按照一定的拆除顺序,同时要保证混凝土的强度不发生损坏。对于高强度和高硬度的外框架柱梁部位,需要分段拆除。高支模拆除主要内容如下:侧模拆除前应观察构件表面和棱角是否完整,确保其不会受损。拆除低模梁长度>8m时,要保证混凝土强度达到完整强度不降低;拆除低模梁长度≤8m时,需确保混凝土强度不低于75%;悬臂梁拆除时,要保证混凝土强度达到100%之后才能允许手动拆除。板底模≤2m,要求混凝土强度不低于50%;当板底模大于2m,且小于8m时,要求混凝土强度不低于75%;当板底模大于8m时,要求混凝土强度不低于100%之后才能允许手动拆除。高支模柱模板拆除时,应先拆除拉杆,除去柱箍,最后使混凝土与模板分离。高支墙柱模板拆除时,应先拆除穿墙螺栓,除去水平撑与斜撑,使模板和墙体分离。拆除楼板和梁模时,需先卸除水平拉杆,再将模板支柱拆掉,剩余1~2根支柱暂不拆除。将楼板底模拆出,再拆下侧板摸。在模板全部拆下后,应聚拢在一起,统一运出堆放,堆放高度不能超过2m。
结语
简而言之,在当前的建筑行业中,高支模技术是最重要的建筑技术之一。只有全面提高技术水平,才能实现项目的安全目标。有关技术人员要不断提高施工技术安全管理的技术水平和责任心,加强对施工方案的认识并不断优化,严格遵守标准化工艺的施工方案,这样才可以保证我国土建工程的质量,并促进工程建设稳定实施。
参考文献:
[1]张峰.房建土建工程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运用的探究[J].居舍,2019(29):55.
[2]熊岗.关于房建土建工程中的高支模施工技術运用分析[J].门窗,2019(15):111.
[3]石志峰.关于房建土建工程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运用分析[J].绿色环保建材,2019(6):15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