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刘宪伟 2.闫会青
1.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校 2.广西华侨学校
【摘要】幼儿早操活动是幼儿一日活动的开始,是幼儿增强体质健康、发展基本动作的重要环节。作为幼儿园教师在这一环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早操活动是由基本体操和幼儿基本动作发展组成,本文从幼儿早操活动出发,分析幼儿教师应具备正确做操、队列队形以及幼儿体操基本技巧的能力;准确的队列口令以及做操口令提示的能力;幼儿园操节创编以及音乐剪辑的能力。只有具备以上能力,幼儿基本体操的能力才能够得到发展,进而促进幼儿的体质发展和提高。
【关键词】:幼儿教师;基本体操;能力
前言
幼儿早操活动是幼儿增强体质保持身体健康的重要途径,通过早操活动可以发展幼儿的基本动作的能力,同时可以提高幼儿的身体素质的水平,提高幼儿呼吸系统、运动系统、循环系统以及幼儿的神经系统的功能,进一步促进幼儿身体及心里的发展,促进幼儿体质健康的发展。
而在早操活动中幼儿教师在其中充当重要的角色,在此过程中幼儿教师就是育儿的一面镜子,幼儿更多的是在自身已知的动作之下模仿教师的动作。幼儿园早操如何去吸引幼儿很好的完成这也需要幼儿教师定期的对操节进行改进和创编。另外,音乐的选择和使用也是幼儿能否集中注意完成早操的重要因素。因此作为幼儿教师在基本体操方面需要拥有什么样的能力呢?本文将从以下三点解析幼儿教师所需要具备的基本体操的能力。
一、正确做操的能力
(一)正确掌握幼儿园体操类基本动作
体操类基本动作一般包括上肢动作、下肢动作以及躯干动作。作为幼儿园教师必须要正确掌握操类基本动作,熟练的做操类组合动作,以及做操时必须有正确的身体姿态。
1.上肢动作包括:
(1)举:是指上肢手臂以肩关节为轴直臂做的七种举的动作,其中包括上举、前平举、侧平举、下举、侧上举、侧下举、斜上举以及斜下举。
(2)振:肩为轴,臂所做的弹性动作。
上后振、下后振、侧平后振、平屈后振
(3)屈伸:屈是指肘关节的弯曲动作,伸是由屈开始,做伸直肘关节的动作。胸前平屈、头后屈、背后屈。
(4)绕和绕环:绕是指臂的活动范围在180度以上,360度以内的弧形摆动动作。绕环是臂的活动范围等于或大于360度以上的弧形动作。向前、后、左、右、内、外绕环。
2.下肢动作
(1)蹲:全蹲(大小腿夹角小于90度)、半蹲(大小腿夹角大于90度)。
(2)踢腿:向前、后、侧踢
(3)弓步:两腿开立,一腿弯曲,一腿伸直。
开步:双脚开立、屈膝,膝关节和脚尖同一方向。
(4)跳跃动作:开合跳、吸腿跳、单脚跳、双脚跳、弓步跳、踢腿跳等。
3.躯干动作:
(1) 屈:指腰椎关节的弯曲,使上体与下肢形成一定的夹角。体前屈,体后屈, 腰侧屈。
(2)转:指上体的体转动作向左转、向右转。
(3)绕环:以腰椎关节为轴,上体向左或向右做的回环动作。向左、向右绕环。
4.正确的掌握做操时的口令提示
操节或其他体育活动幼儿动作不熟练时,幼儿教师应用口令的形式提示幼儿做操。因此幼儿教师必须能够准确的掌握幼儿做操的节奏以及准确的口令提示。每节操中重点的动作,或者是代表性动作,动作的幅度大小四个方面变化相应的指挥口令:强弱、弹性、平和、节奏的长短、控制速度的快慢。另外,口令中也可添加一些提示性的词语进去,以便更准确的提示幼儿记忆动作和完成动作。
(二)正确掌握队列队形基本能力
1、掌握正确队形队形基本动作
(1)集合、整队的基本动作
当需要集合时教师应做出正确的集合手势,集合的手势有两种,一是右高左低的手势进行集合,第二是高举右手向中集合。教师应适当的选择集合的形式。
(2)原地基本当作
原地基本动作包括原地转法、原地踏步以及原地队列变化。
原地转法:向左转、向右转、向后转。
原地踏步:踏步时双脚抬起,脚尖自然下垂,双臂直臂前后自然摆动。
原地队列变化:原地队列变化有纵队或横队,一列变两列,两列变四列。一路变两路,两路变四路等。
(3)行进间队列
行进间队列包括行进间基本动作、行进间队列变化
行进间基本动作:齐步走、跑步走。
行进间队列变化:行进间转向(左、右、后)、行进间队列一路变两路、行进间两路变四路等。
2、掌握正确的队列口令
口令是幼儿教师的基本功之一,是搞好队列队形的重要技能,它在幼儿园体育教学、早操活动以及户外体育活动中占有重要化置。特别是在队列队形的教学中,口令起着关键作用。因此,作为幼儿园教师,早操活动、体育教学及户外体育活动的直接参与者及调度者,口令是必备的。幼儿园中口令主要包括一下技术:
(1)队列口令的内容
原地口令:集合、立正、稍息、向右看齐、向前看、向前看齐、向中看齐、报数、向(左、右、后)转、一列横队变两列横队(两列横队变一列横队)、一路纵队变两路纵队(两路纵队变一路纵队)等。
行进间口令:原地踏步走、齐步走、跑步走、齐步走变跑步走与跑步走变齐步走、左(右)转弯,齐步走、行进间向左、右、后转走。
(1)口令的种类
短促口令:只有动令,发音短促有力。如通常用的有“立正、稍息、报数等口令。
断续口令:这种口令的特点是预令和动令之间有停顿。如:成几路纵队,集合;横排第2名,出列;第一排,报数等。
连续口令:预令的拖音与动令相连。预令拖音稍长,动令短促有力, 如“向右、前看齐、向(左、右、后)转、齐步走、跑步走等口令”。
(2)发令的要领
每一个口令的发出都有自身的技巧,发音的部位不同,所发出的口令的效果也不同,一般是用腹部和胸部发力发音。例如短促口令(立正、稍息)就是用胸音和腹音。发音时也要注重音色的分配,例如一般口令中都会出现。
(3)正确的身体姿态
队列队形无论是展示还是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有做队列队形的正确的身体姿态。
3.体操技巧
(1)滚翻动作
前滚翻:动作要领是两脚用力蹬地,低头团身,滚动圆滑,结束动作时两手不能向后撑地。
保护和帮助:幼儿向前滚至臀部着地,用一只手推幼儿的胸背部帮助其加大翻转速度,使幼儿能顺利完成动作。
后滚翻:动作要领是半蹲身体重心稍前移,低头,胸部和腹部紧贴大腿,两脚用力蹬地,向后滚动;当滚动至胸背部着地时,两手翻腕迅速移至肩侧推地,同时抬头成蹲撑。
保护和帮助:站在幼儿练习的侧面,一手扶幼儿的颈部,当幼儿向后滚动时,跟随移动,在幼儿滚动至肩背部着地时,另一只手推其腰背部,扶,颈部的手稍向上用力抬,帮助幼儿翻滚。
侧手翻:动作要领是两臂成上举,上体向前远下扑,一腿快速向后向上摆起,一手先撑地同时向左或向右转体90度,然后是另一手着地的同时推第一个着地手,当第一脚着地前迅速推第二个手,加快翻转的速度成站立。
保护和帮助:站在幼儿的背后,两手交叉反扶其腰部,幼儿向前远扑时,跟随移动,当幼儿手着地时帮助翻转。
二.操类创编的能力
作为幼儿园教师正确的掌握做操能力是十分重要的,幼儿园的操节要及时的进行更新,每学期的操节应该跟换,这样对提高幼儿做操的兴趣。因此创编操节是幼儿园教师必备的能力之一。那么操节创编需要具备那些素质能力呢?
(一)正确理解操节创编的原则
1.操节创编的针对性
操节创编要针对不同年龄段生理、心理的特点选择不同风格的操节进行创编,操节的风格要突出,并能够凸显出操节的特点。操节的动作要优美、大方、欢快,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并具有一定的锻炼价值。动作简单易学,激发幼儿的兴趣。
2.创编的科学性原则
(1)创编动作的全面性
操节中一般包括头部、上肢动作、下肢动作以及躯干动作,整套操的动作既要有既要有上肢动作又要有下肢动作,既要有局部动作又要有全身动作。动作的方向有左又有右,有上又有下,动作要对称。一般的操节顺序为踏步、头部、扩胸、体侧屈、体转、踢腿、腹背、全身、跳跃、整理。创编时可根据幼儿年龄段的大小选择顺序中的动作进行创编。
(2)合理的安排运动量
一整套操的运动量要根据人体运动生理负荷的规律,运动量应由小运动量逐步增强,增强到一定程度运动负荷有一个平稳期再逐步减小运动负荷。因此,创编操节的动作应有简单到复杂再到简单。
(二)掌握创编动作的方法
(1)创编动作的来源
创编的动作应来源于生活或者生活中幼儿能够经常观察到人们做的动作,例如洗手、洗脸、开车等动作。这样对幼儿来讲更容易接受动作和掌握动作。
(2)各年龄段班级幼儿操节的节数
幼儿操节活动一般在6-8节,大班幼儿可根据需要增加到10节。如果单纯的做操活动需要加上预备节和整理运动,如果是做为体育活动的准备部分无需加整理运动。
(3)音乐及节拍的选配
选择音乐首先要选择操节的风格,根据风格选择适合的音乐。音乐要欢快、节奏明显的儿歌,因此音乐可选择四二拍节奏或者四四拍节奏。最好选择的音乐具有一定的课程思政价值,也就是具有一定的教育价值。一般小班和中班的节拍为每节两个八拍,大班可以是两个八拍或者四个八拍。
(三)掌握操节创编的步骤
成套操节要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创编,顺序错了可能造成操节的风格和音乐不符,操节的节奏和音乐不符等问题。操节创编时可按照以下的顺序进行创编。
1.确定创编风格
创编一套操节,首先要明确幼儿园想要发展幼儿的何种能力,选择什么样的风格进行发展,例如某某幼儿园想通过操节活动发扬幼儿的中华传统武术情节,那么可以确定选择武术风格操。
2.选择适合的风格的音乐
例如创编武术风格操,可选择武术风格的古典音乐或者武术韵味的儿歌作为创编的音乐。
3.确定操节的结构
选择音乐后格局幼儿不同年龄段班级确定操节的结构包括那些,操节需不需要预备节和整理运动。
4.选择动作的元素
根据创编操节的风格选择所需要的操节上肢、下肢和躯干的动作元素进行创编。
5.组合动作
根据操节的框架以及音乐节奏的特点选择元素进行组合。注意,在动作组合创编时应特别注意音乐中的特殊音符或者歌词。根据特殊的音符和歌词突出动作的特点。
6.组合成套动作
把组合的各节动作,按照操节的顺序进行组合。组合成成套动作后要配合完整的音乐,看音乐和动作是否合拍。
7.评价和修改动作
成套动作完成后,首先要评价成套动作是否完整。其次评价成套动作是否协调,是否负荷年龄段的特点。最后评价成套操的运动负荷是否合理。运动负荷可对幼儿做操过程进行实时监测,看运动时的心率是否达到或者超出预期的要求。
8.完成
完成以上步骤即是整套操节的完成。此时可对操节进行记录。通过录像和图解对操节进行记录,形成教学视频。
二、剪辑音乐的能力
幼儿园早操活动中离不开音乐的陪伴,操节的创编更离不开风格的音乐。通常情况下一整首的音乐的时常不可能完全符合所要创编操节的结构,另外音乐中的动作突出有时需要加音效去体现,因此幼儿教师应具备简单的音乐剪辑能力。
首先,要具备拆分和合成音乐的能力,音乐的风格符合操节的创编,单音乐的时常不一定符合操节的时长,这时需要对音乐进行剪辑拼接或者减掉某些音乐。其次是幼儿教师要具备把两首不同的音乐如何做到无缝的衔接。第三,是具备加特殊音效的能力,某一动作需要特殊的体现,这时就要在音乐中加一些符合音乐节奏以及动作特点的音效。这需要通过剪辑音乐对两类音乐进行叠加处理。
教师具备以上音乐剪辑的能力,基本能够满足幼儿园早操的需要、操类创编的需要以及幼儿和教师表演的需要。
四.小结
幼儿园如何能够更好的发展,幼儿动作能力及身体素质能够更好的发展,这些都离不开幼儿教师的辛勤付出,作为新时代的幼儿教师,在基本体操中应具备完美做操、队列队形以及基本技巧的能力;准确的队列口令以及做操口令提示的能力;幼儿园操节创编以及音乐剪辑的能力。只有具备以上能力,幼儿基本体操的能力才能够得到正确和快速的发展,进而促进幼儿的体质发展和提高。
参考文献:
[1]杨延秋.幼儿基本体操教程[M].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07
[2]张曦.制订《幼儿基本动作发展教师指导手册》促教师发展[J].儿童与健康.2017.02.
[3]程加秋.学前教育专业体育音乐的选制探析[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7.11.
[4]李艳琴.关于幼师生对幼儿基本体操创编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2020[20].
4
来源:2018年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改项目《基于幼儿教师职业能力培养为导向的体育教育课程建设研究与实践》GXYZJG2018Y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