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銮敏
安徽省灵璧中学234200
摘要:传统高中物理教学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育不足,许多物理模型和实验的探究缺乏学生自主参与性,导致学生对于物理深入分析的严谨性不强。在新课改目标下,突出体现高中物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教师需要创新教学模式,增强对学生物理课堂自主参与实践环节的教学引导,结合学生物理知识的认知水平和教学目标,设置形式多样的探究性实验,构建物理模型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概念,融合多元教学辅助,进行教学思路创新,真正体现出生本教学。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物理;创新思路
高中物理是科学类探究学科的主体内容,旨在从学生实践能动性出发,依托物理现象加强对核心概念的认知。现阶段对学生物理思维及科学素养的培育不够完善,学生在解题和实验探究中缺乏创新思路。针对这一现象,教师需转变传统局限性的理念,融合多元教学环节,丰富物理课堂实践教学,通过探究、讨论、总结经验等课程内容,增强学生对问题假设分析的有效性,进一步提高学生对物理学科的认知,实现物理学科教育下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全面发展。
一、巧借生活场景,构建问答式课堂
传统教学课堂以教师为主导对知识进行结论式教授,缺乏学生自主探究获取知识的途径,因此导致学生在课程知识内化和实践运用中缺乏针对性。在此基础上,教师需要转变教学思路,通过开放式探究课堂的构建,促进学生在自由的环境中提出广泛的物理观点,并结合情境化设计,丰富学生将物理知识运用于生活的关联性学习环节。
比如教师教授《曲线运动》这一节时,可以通过生活案例的方式进行课程导入,激发学生自主探究兴趣。首先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摩天轮转动、滑雪运动员滑动这些形式多样且复杂的运动形式,让学生比较与以往学过的直线运动存在怎样的差异。学生表示首先在运动轨迹上,以往的运动均为直线运动,而圆周运动和类平抛运动都属于曲线运动。之后教师又让学生联想运动与力之间的关系,假设曲线运动出现的条件。学生表示力是改变运动状态的原因,当运动轨迹发生改变时,说明力的正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出现夹角导致其他方向出现加速度。在此基础上,教师以平抛运动为例,让学生对滑雪运动员的运动进行受力分析,学生表示垂直于直线运动方向有重力作用。结合这种以教师提出疑问,学生综合利用所学知识进行生活问题解决的过程,能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建立在物理情景基础上,学生对于力与物体运动这两个概念之间的关联进行了深入探讨,相较于教师以结论的方式进行展现的课堂教授环节,这种学生自主探讨的教学模式更符合学生认知途径。
在情境化课堂中激发学生自主探究解题的主动性,需要教师融合教学辅助环节,以生活化的物理作为切入点,丰富学生对物理概念的自主认知途径,同时结合生活物理问题增强对学生假设和分析能力的训练,也能唤醒学生对以往知识的灵活运用,实现学生自主能力的不断突破。
二、依托探究实验,增强学生问题学习
在高中物理课程中体现出创新模式,需要教师增加以实践为主的课程训练环节,通过开放性实验,提高学生动手操作、探究物理规律的能力。教师在教授过程中,应以帮扶者的态度对学生的探究过程和实验整体流程进行针对性的评价,帮助学生了解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不足进行及时改正。
比如教师教授《楞次定律》这一节时,为了提高学生对电磁感应产生电动势方向判断的准确性,可以通过多媒体虚拟实验室的方法,让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根据磁通量大小观察电路中电流方向,进一步判断出电动势方向,在自主实验设计过程中学生可以参考磁生电的实验,通过改变磁感应圈在磁场中的有效面积进行时通量大小的变化。之后教师让学生明确实验过程中的自变量是磁通量的大小,根据楞次定律的结论依照增反减同来确定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最后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安培定则确定感应电流的方向。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设计了验证型实验,并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探究了磁通量大小与在磁场中的投影面积有关,增强学生对磁通量这一概念的理解。
结合形式多样的实践探究课程,教师可以改变学生对物理知识的获取途径,从原有的结论式记忆转变为探究性学习,不仅考察学生综合物理知识的运用能力,同时也有效提高学生对于实验过程概念分析运用的准确性。
三、提高知识归纳分析,体现物理分类学习
物理学习过程中,教师应增强学生对知识的归纳总结能力。只有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热情,才能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引申出新知识,因此教师教授《电动势》这一节时,可以将其与初中所学的电压相对比,让学生通过概念的深入了解高中的电动势与初中电压存在的差异。学生指出初中电压只存在正负极而没有方向性,高中则是从电势高低的角度将电动势这一概念进行深入探讨,体现出高中物理学习思维的差异。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通过加经典力学、电学、磁学与天体力学这些力进行对比分析,了解其产生的原因以及计算公式,通过总结归纳能提高对不同概念的理解深度,避免学生在复杂综合解题过程中用错概念。
在实践课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制定单元知识框架,对于主体内容之间的关联性进行串联记忆,并通过与所学知识进行对比的方法加深记忆印象,提高学生物理学科学习效果。
结语: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突出创新教学能力,需要教师转变教学思维,以实践探究为基础,营造开放性课堂,保证学生在自我理解的基础上,突出对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彰显。教师可以通过情景创设实验分析和知识总结等过程,满足学生课堂自主性的发挥,建立在对学生物理分析和公式推导的具体要求层面,教师还可以在课程中融合其他教学手段,体现出对复合型人才的培育。
参考文献:
[1] 文玉杰 . 新课改下初中物理教学创新思路探析 [J]. 课程教育研究,2019(32):31.
[2] 张敏 . 新课改下初中物理教学创新思路探析 [J]. 中国农村教育,2019(1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