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初中学生的数学成绩——激发学习兴趣是关键

发表时间:2021/1/29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30期   作者:李文孝
[导读] 数学是一门应用十分广泛的学科
        李文孝
        贵州省三穗中学

        摘要:数学是一门应用十分广泛的学科,也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基础学科,相较于基础的小学数学教学,初中数学的课本内容更加深入,对学生的相关要求也变得比较高,而且数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如何提高初中学生的数学成绩也是初中教师关注的重点问题。本文也是基于目前初中学生学习数学的现状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并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关键词:初中数学;提高成绩;激发兴趣

        结合教育学的相关理论,其实提高学生数学成绩的根本就在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新课改要求老师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也要求学生全面发展,所以想要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就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了兴趣才会有学习的动力,自然而然学习效率也会随之提高,数学成绩自然也会提高。
一、创设故事教学情境
        首先我们要明确初中生的这个学生群体的特点,这个阶段的学生处于一个思想和心理快速发展的时期,他们脱离了小学阶段的稚嫩和天真,心理和生理都在发生翻天覆地变革。初中生的思想更加独立,也更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主观意识明显加强。而初中数学的理论知识相对而言又比较枯燥,内容也比较复杂,对学生的理解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要求很高,所以很多初中生在学习数学时比较吃力,跟不上老师的节奏。如果老师没有找到合适的教学方法,就会导致很多学生放弃学习数学,这对之后的学习是非常不利的。所以老师们要营造一种有趣的教学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投入到课堂中来,这才是提高学生数学成绩的关键。
        比如在教学人教版《三角形的边》这一节时,学生可能很难理解为什么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书上只有推导的过程,过程很乏味,有些学生可能根本不能理解为什么会得出这样的结论。针对这种情况,老师就可以用一些小故事来引入教学[1]。比如可以先抛出这样的情景“一只小猫要和一只小狗比赛跑步,小狗沿着折线跑,小猫沿着直线跑,如果他们速度差不多的情况下,谁会赢得胜利?”然后让同学们先说出自己的猜想,接着可以运用多媒体设备进行动画演示,最后的比赛结果是小猫赢得了胜利,从而再把“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这个概念引出来。这样不仅可以引起同学们的好奇心,让他们投入到课堂中,也可以加深同学们对于这个知识点的理解和留下深刻的印象。


        老师要通过这样的方式来传递“数学也是一门有趣的学科”这样的观念给学生,只有让学生觉得数学不仅仅是一门由数学符号以及公式堆砌起来的学科,也是一门蕴含着很多趣味的学科,这样学生才会有兴趣和动力自主学习数学,也只有这样学生的数学成绩才能从根本上得到提高。
二、将生活融入到教学中
        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在于实践,考试也是一种应用方式,学以致用是非常重要的。对于很多初中学生来说,他们可能觉得数学非常抽象,非常难懂也非常困难,甚至有些学生根本不知道为什么要学习数学,所以导致一部分学生对于学习数学一直抱着一种可有可无或者无所谓的心态,有些学生还觉得平时根本用不着数学知识,所以差一点也没什么。针对这种情况,老师要引导学生去发现数学的奥妙,把更多生活中蕴含的数学知识和数学技巧展示给学生,让他们明白学习数学不单单只是为了应付考试,更多的是为了培养自身的逻辑思维能力,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这对学习和生活都是非常有帮助的。
        比如在学到对称和平移这些知识点的时候,有些学生缺乏空间想象能力,也无法找到图形间的对应关系,所以在答题时无法根据题目中给出的已知条件得出正确的答案。老师可以在完成基础理论知识教学之后,布置一些实践的课后作业。因为中国建筑物的一大特点就是对称,所以很多建筑物都是十分对称的,这恰好可以和图形的对称平移对应。老师可以让同学们去寻找身边对称的建筑物,并用建立坐标系的方式,将建筑物的对称图形画出来,然后再去发现通过怎样平移的方式,可以得到这座建筑物,再将平移的路径用点的对应关系表达出来,从而提高自己的空间想象能力。由此不仅可以让学生发现数学和生活息息相关,也可以让学生在不知不觉间巩固当天学到的理论知识,最重要的是打开了学生的思路,让学生慢慢注意到生活中蕴含的数学知识,在发现中探索,在探索中思考。而且这种通过自己发现的蕴含在生活中的数学知识可以让学生获得成就感,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和主动探索的积极性[2]。
        除此之外,阶段性的检查工作也是必不可少的,老师可以结合班上学生的实际情况,针对性的设置一些课后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最后通过学生的完成情况来发现学生在这一阶段的数学知识学习中存在哪些问题或者薄弱点,从而更有针对性的进行辅导和讲解,扎实的理论知识也是提高数学成绩的基本要素之一,所以老师也要重视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性的提出解决方案。
结语:
        虽然学习从来都不是为了考试而服务,但是考试成绩也能反映学生这一阶段的学习情况和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所以提高数学成绩一直都是老师的目标。从学生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的关键就在于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以及逻辑思维能力,而推动相关发展的核心就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针对自主意识较弱的初中学生来说,兴趣才是最好的可持续推动力。

参考文献:
[1]吕德兵. 初中数学教学中问题情景的创设[J]. 教育现代化,2017(6).
[2]吴德胜. 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实践研究[J]. 未来英才,2017(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