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加蕊
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第二中学 442500
在新的教育背景下,语文教师如何提升自己迫在眉捷了。语文老师是语文知识的传授者,是语文能力的训练者,是学生智力的开发者,还是思想道德的培育者。语文老师需要不断地更新知识,拓展知识,增强教学能力,提高思想道德水准。为了挑起语文教师的重任,一个合格的语文教师需要具备较高的个人素养,主要是专业知识的修养,长期的智能训练和必备的道德要求等。
一 学业修养
语文教师的学业修养,包括普通学识修养和专业学识修养。
(一)普通学识修养
作为语文教师,需要有广博的知识。这是语文学科的要求,也是现代社会的需求。语文学科自身的综合性,就要求语文教师具有哲学的、政治的、史地的一般知识,更要求语文教师对社会环境、自然现象、世界形势、现实生活甚至对科学技术领域的动态都要有一些基本的了解。即平时我们所言:语文教师要甘当"万金油"。虽然语文教师很少有跨学科的,也不需要当多面手,万事精通,但语文学科内容的多元化,与多种学科的"联姻"早就不容教师只有单科知识了。面对客观形势的需要,只有最大限度的广泛学习涉猎诸多学科特别是邻近学科在语文数学中才可能如鱼得水左右逢源。
(二)专业知识修养
语文教学是一种专业担任这项工作的教师更须具备这一专业领域的各种知识这主要包括语言文学和教育心理两个领域的知识。语文教师教的是语文就要具有属于这一领域的文字的、语言的、逻辑的和文学等知识并学会学习和研究它们的方法。语文教师面对的语文是特定教学过程中的语文它就又需具有使之实施于教学过程的教育的、心理的、教法的的知识。教师只有具备了上述的专业知识并在教学活动中不断研究教法开拓学生智能做到"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才可能以自己的知识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三)专业能力的修养
作为教师具有专业知识是重要的但更需要有从事专业教学工工作的能力,即说的"看家本领"。对于语文教师需要有语文课堂教学能力和从事社会工作的能力。语文教学能力是一种特殊的能力。
语文教师是语言教师,又是文学、艺术教师他应该具有驾驭语言的能力,并使自己的语言达到较高的水平。作为语文教师的语言,不仅要准确、简洁、鲜明、生动,而且要有感染力并不乏幽默,从而使学生理解、信服,使之终生受益。
二、思想品德修养
(一)教师不仅要"传道、授业,更要注重"解惑"。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是思想先进、道德高尚的人。教师德才兼备,才能给学生全面发展的榜样。语文教学中离不开思想品德教育任务,语文教师更需要文道统一,德才兼备。
教师需要具备的思想品德,可用八个守概括:诲人不倦,为人师表。
(二)诲人不倦,就是要对学生的教育有不辞辛劳,不怕疲惫的精神。这首先在热爱学生,关心爱护学生。对品学兼优的学生需满怀热忱,对一般的、中差等生,更需充满热忱。诲人不倦的精神还体现在对学生的兴趣、爱好、习惯、能力的了解,以至对他们的学习生活和娱乐的关怀上。同时在教育教学中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育之以德,循循善诱"。
为人师表,就是要求教师要以自己去影响学生。做到"外内表里,自相副称"。表现在工作中,就要热爱工作,做到"旧学商量加邃密,新知培养转深沉"。表现在学习上就要刻苦钻研,孜孜以求,做到:教人至难,必尽人之材,乃不误人"。表现在思想品行上,做到处处身体力行,堪为学生表率。这样,教师才能做到"言传身教",而且能够引导、感染学生,受到学生的尊敬,使教育教学获得极大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