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姣
重庆市巫溪县白马小学 405800
【摘 要】小学语文可以增强知识凝聚力,并在小学教育阶段具有指导其他学科的作用。在小学语文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需要了解相关课程的知识,还需要注意实践的发展,即口语交际能力的发展。本文分析了在小学语文学习中口语交际培养的重要性,并对可采用的教育策略提出了一些建议。在适当的教学策略下,期望小学生将提高他们的语言认知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口语交际;培养策略
小学阶段是小学生语言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良好的语言环境能有效地带动学生进行语言整合,从而促进学生的口语学习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重视语文课堂上的交流过程,加大对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力度。
一、开展口语教学的重要性
口语是在人类成长过程中,受大环境影响而形成的沟通技巧。小学生处在高度模仿期,具有学习口语的最佳状态,是语言系统得到完善的重要时期。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学习口语表达技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口语的原始运用形式是对文字进行表达。所以,口语的学习不仅仅会增强沟通能力,还能帮助学生了解语言技巧,从而增加学生的写作能力。良好的语言功底能促进学生在听说读写等方面顺畅地转换,从而为学生各方面的发展提供助益。小学生在良好的口语学习环境中,还能够快速搜集信息,并丰富自身知识储备量,从而达到全面发展的效果。现代的社会环境,口语交际能力强的人更能适应社会发展,所以,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能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开端,帮助学生快速适应社会环境。
二、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策略
(一)引入和应用情景化教学模式
和其他的学科教学,甚至和语文学科课文教学均有明显不同,口语教学具有其自身的特点,教学着力点有明显变化。考虑到在实际的社交中,口语交际活动都是依附于某种情景的,所以教师应当尝试引入和应用情景化教学模式,针对不同的口语交际教学内容,创设不同的教学情景,让学生在情景中去学习口语交际的方式、方法,积累口语交际的实践经验。这对于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培养来说,是非常有益的。
例如《圆明园的毁灭》,教师在授课前,可以为学生们讲述历史事件的背景以及历史事件产生的后果,达到烘托课堂氛围的目的。在讲课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圆明园被抢后的惨状,并利用多媒体的声音,将学生带入到想象的环境中,从而引发学生的联想与思考。课程结束后,让同学们相互交流,鼓励每一位学生都表达一下自己的感受,并让学生谈一谈所思所想。在创建情境模式时,教师需要适当增加互动性或趣味性,防止学生缺乏学习欲望而拒绝学习。
(二)以教育戏剧作为口语交际教学载体
教育戏剧指的是在教育、教学中引入和应用戏剧化的方法和元素,而戏剧则是指以语言、动作、舞蹈、乐以及其他道具等形式达到叙事目的的舞台表演艺术的总称。以教育戏剧作为口语交际的教学载体,其一是具有情景化教学的特点,其二是具有故事性和趣味性,可以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
再者,在戏剧活动中,学生一方面需要与他人进行密切的沟通、合作、配合,另一方面还需要通过口语交际,来进行故事的表现,这就可以使得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得到锻炼,并增强学生的合作能力以及与社会、集体融入的能力,真正推动学生的社会性发展。
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结合某些课文的教学,对课文进行适当的戏剧改编,加入戏剧化元素,使其能够适用于戏剧化教学。如在教学《少年闰土》《将相和》等课文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一同对教室进行简单的改造、布置,并对“台词”进行一定的增、改,然后再以若干个学生为一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戏剧排练。过程中学生需要配合语言、肢体动作、表情、神态等,将人物角色诠释出来,表现出人物角色的性格特点、心理活动等等。这样一来,不论是在沟通、排练过程当中,还是在戏剧表演过程当中,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合作能力等,都可以得到有效的锻炼与提升。
(三)通过辩论活动提升学生的口语交际逻辑思维
在口语交际活动中,语言和相关技巧的使用固然重要,但更为重要的是其背后的“逻辑思维”能力。简单来说就是在与人口语交际的过程当中,大脑的思维必须要跟上对方,具有清晰、明确的逻辑思维意识,这样才能对对方快速地做出反应,完成有效的口语交际过程。为了培养学生这样的思维和能力,教师可以尝试通过辩论活动的开展,来提高口语交际教学的综合成效,提升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及思维。
一方面,可以在课堂教学中,组织学生开展辩论活动,另一方面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组建辩论活动兴趣小组,在课后自己组织辩论,拓展口语交际教学空间,增强学生口语交际锻炼的主观能动性。辩论的命题可以由教师和学生共同拟定,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关注点以及当前的社会热点现象,来设计一些学生有能力思考、辩论,同时也有一定辩论价值的题目,如:网络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小学生是否可以玩网络游戏?班级应当由教师管理还是学生自主管理?
(二)提供有效的交际场所
学习环境能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影响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所以,教师一定要注重学习环境的创造。首先,教师应以课内知识为主,以课外知识为辅,形成运用精讲课内知识、了解课外知识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掌握丰富的课内外知识,达到知识系统化的目的。其次,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口语交际的使用场所,让学生通过参加口语交际活动达到锻炼的目的。在开展口语交际活动时,教师应以夸奖和赞美作为鼓励学生参加活动的方式,从而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获得自信并喜欢上与人交流的过程。
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与学生家长进行商议,利用家庭资源帮助学生找到相适应的交际环境和场所,并让家长增加对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关注度,以便在口语交际训练过程中,家长和学生能及时地进行有效的沟通。例如,教师可以建议家长为学生报专门的口语培训班,让学生进行规律性的学习;或者让家长带领学生出入不同场合时,提醒学生关注他人的口语交际技巧,鼓励孩子多思考、多发言,从而锻炼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三、结束语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认识到口语交际的重要性,而且要采取科学有效的口语交际策略来提高教育效果,有效地培养学生,促进和保障学生获得更好的学习、成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龚芳芳.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强语言训练的策略研究[J].学周刊,2020(5):28-29.
[2]高天玉.小学语文课堂口语交际教学实践策略[J].学周刊,2020(10):77—78.
[3]冉淑彩.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设计研究[J].学周刊,2019(2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