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园园
桐庐县科技城未来学校
摘要:小学中低段识字和阅读教学十分重要,是培养学生识字能力、阅读语感以及自主识字与自主阅读的关键环节,做好这一方面的教学工作能够明显提高小学生的语文成绩和语文核心素养。三年级是中低段衔接的阶段,本文以三年级为例,简要探究三种语文识字和阅读教学的融合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识字;阅读教学
引言:识字是学习语文的基础,阅读则是识字效果的展示。反之,学生的阅读能力也会给其识字效果产生重要影响,因此二者存在比较紧密的内在联系。新时期的小学中低段语文教学对识字和阅读教学尤为重视,很多一线教育工作者也将这部分作为重点研究内容。
一、基于教材,创建情境,提升学生识字和阅读学习兴趣
对于小学低段语文识字和阅读教学来说,要想切实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应当站在学生的角度对教学策略设计展开更为理性的思考。很多低段小学生的自控能力不够强,很难在长达三十五分钟的语文课堂中保持高度集中力,而且部分学生对语文识字和阅读学习的兴趣也不够强烈,给教师的授课带来较大难度。情境教学法是目前小学中低段语文课堂教学中使用较多,而且有效性较高的方式之一。在小学低段识字和阅读教学中运用好这一教学模式,可以明显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注意力。通过情境带入的方式进行识字阅读教学,会对学生产生比较明显的吸引力,一方面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在有限时间段里实现高度集中,其思维与注意力会紧跟教师的教学进程,提升课堂效率,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在情境体验中缩短与知识之间的距离,让学生对识字和阅读学习产生“亲切感”,这是提高学习兴趣、强化学习自信心的重要途径[1]。
例如,在进行《大自然的声音》这一课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先设计一个课前活动“听录音,并说一说从录音中听到了哪些大自然的声音”,通过这种方式将学生的思维拉入“大自然”中,学生在有声情境中独立搜寻自己听到的声音,这样能对学生产生浓厚的吸引力,并且让学生快速进入课堂学习状态,对接下来的学习产生兴趣。教师先带领学生通读一遍全文,让学生找出自己不认识的生字,然后针对“柔、敲、湃、演、雄”等生字进行针对性教学,以“湃”为例,教师先让学生熟读拼音,然后在黑板写一笔,学生在识字本上写一笔,最后让学生独立写出该生字,针对笔画错误、书写错误的要进行针对性指导。当学生对全文生字学习完毕后,教师要再带领学生朗读一次课文,然后由学生自读,这样可以循序渐进完成生字学习。通过识字前的阅读做到“脸熟”,为课中识字教学奠定良好基础,而在识字后的阅读,其目的是为了加深生字记忆并强化阅读能力,做到识字和阅读的融合训练。
二、以人为本,自主阅读,引导学生在阅读中随文识字
小学语文的识字教学的主要群体是中低段学生,这部分学生掌握的生字量有一定差距,而且阅读能力也不尽然相同,因此,在进行识字和阅读教学时,教师应当遵循“以人为本”基本理念,要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与能力进行针对性教学,更要根据小学中低段学生的实际特征展开教学,避免出现教学方式方法和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情况相适性不高问题。教师要给学生充足的阅读时间,让学生能够有自主阅读的时间和空间,这是识字和阅读教学的基础,同时也是培养学生识字和阅读学习积极性的主要途径。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可以获得字词句的良好体验,并利用上文和下文完成生字、生词、语句的贯穿学习。
例如,教师在进行《我变成了一棵树》教学时,针对“痒、鳄、醋、秘、状、抬”等生字,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生字采取不同教学方法。以“抬”字为例,教师可以采取“同音字对比”教学模式,“抬”和“台”同音,而想要抬起来东西,则需要用手,这样可以让学生掌握“抬”字并且掌握词类字的识字技巧,下文的“狸”等字也可以采取相类似的教学方法[2]。
在进行“状、痒、肠”后鼻音字生字教学时,教师可以将此类字放在一起,这样可以让学生熟练掌握同一类型生字的学习方法,便于学生的记忆和理解。教师需要在学生自主阅读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在阅读中随文识字,这样比单一进行某一个字、词的教学效果要好得多。比如,学生在该课文中学习“抬”字时,教师就不要采取传统机械式教学,而是让学生在新的阅读环境中掌握新字,比如阅读中出现的“抬杠、抬水、抬举、抬高、抬手、抬轿子”等词语,这样便能够比较好的提升学生记忆效果,最终实现了牢固记忆,并扩大了阅读覆盖面,提升了阅读文章的顺畅度。
三、营造阅读氛围,培养阅读语感,在阅读过程中实现轻松识字
为了让学生对阅读产生浓厚兴趣,教师必须要在阅读教学中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让学生爱上阅读,并且在大量阅读中培养良好的阅读语感。只有建立起了比较好的阅读语感,才能对文字产生较为灵敏的反应,在阅读过程中才能释放其丰富的想象力。比如教师在进行《去年的树》这一课程教学时,在对“树”的讲解之时让学生反复阅读文章,感受课文的内涵,若学生在以后看到“树”这个字时,不仅能够想到“大树、森林”等字词,同时也能想到“生机、活力、春天、希望、大自然”等字词,这样便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实现了识字教学,让二者产生了比较好的协同性。
在阅读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拗口的句子,或者经常在某一个字上卡顿,这就需要学生进行大量阅读,培养良好的阅读语感,从而在阅读的过程中轻松识字。
结语:小学中低段语文识字和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教师应依据小学中低段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并在现有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完成教学模式的创新,进而提高识字和阅读教学整体效果。
参考文献:
[1]程锦.小学语文教学中识字和阅读教学的路径及研究[J].新课程,2020(43):41.
[2]王碧云.小学语文教学中识字和阅读教学的关系研究[J].考试周刊,2020(88):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