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进
巫溪县菱角镇大同中心小学校 405801
摘要:交际语境习作作为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一种重要的习作教学策略,深受广大师生的喜爱。本文对小学交际语境下的习作教学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小学;交际语境;习作教学
交际语境习作是指针对某一话题、面向明确或潜在的读者,为达到特定的交际目的而进行的意义建构及交流活动。其超越了传统写作教学的“重结果”取向,注重读者、作者、目的、话题、语言等交际语境要素,引导学生在“真实需求”下进行“真实写作”,提高“真实写作能力”。探讨小学交际语境写作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真实写作能力。
一、交际语境习作的内涵
1、概念。交际语境是人们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各种现实环境的总和,交际语境习作,是指为达成特定交际目的,针对某个话题,面向明确或潜在的读者进行的意义建构和交流活动。这种写作一定要针对特定的读者、环境,为实现特定的言语目的,基于生活、工作、学习、心灵的需要才行。可见,交际语境写作强调个人的积极主动性和问题的情景性,强调作者是文本和读者的对话者。
2、基本特征。①交际语境习作是具体语境下的写作:一切的写作都是具体话题、具体语境下的真实写作;②交际语境写作是一种读者导向的写作:一切的写作都是针对读者或个人的心灵对话进行的,是与拟想中的对象在一定情境下进行的交际交往活动;③交际语境写作是主动的意义建构活动,写作都是作者充分调动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对特定的交际目的、内容、对象、情境等进行有意义的建构活动,是作者根据话题,对拟想中的读者进行对话交流的过程;④交际语境写作是一种功能性写作。
二、交际语境写作价值
1、更易激活学生的写作动机。教育心理学指出,“动机”是行为的先导。回溯写作教学实践,写作动机是影响写作的重要因素。对小学生而言,写作兴趣缺失是制约写作的最大瓶颈。引入“交际语境”写作教学理念,通过搭建交际写作环境,让学生明确“为什么写作”“写给谁看”,有助于激发学生写作的积极性。斯皮维提出:“读者对作者具有重要的启发价值,能成为作者发明创造的有力工具。”“交际语境”写作教学,就是要让学生作为作者,作为写作的主人,将自己的作品呈现给已知的“读者”,或想要知道其作品的人,进而让学生对写作充满期待。
2、更易增进学生的写作意识。在调研中发现,很多学生不知道“为什么写作”,也不知道“写什么”,这些问题与学生缺少生活体验、情感感触等有直接关系。其实很多情况下,学生并不缺少生活,缺少的是写作的意识,每天的生活看似平凡,却有不平凡的内容,学生忽略了“写作”与“生活”的关联,将“作文”与“生活”割裂开来,因此难以下笔。因此,教师应让学生明白,生活是写作的素材库,写作文就要到生活中去寻找内容。“交际语境”写作就是要构设衔接“生活”与“作文”的通道,让学生从生活中去发现、去体验、去找寻想要表达的内容。也就是说,在“交际语境”下,学生可运用文字来表达意愿,来书写情感。
3、更易促进学生写作习惯的养成。有了写作兴趣及意识,并不一定就能写出好作文。学生需不断地“输出”,付出艰辛的劳动,才能铸就好作文。学生写作,要沉得下心,要耐得住寂寞,要经历百转千回的努力,在言语实践中不断磨练、成长,渐渐养成写作习惯。
所以,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写作恒心、毅力的培养,要通过不断的鼓励,增进学生的写作自信,重视培养学生进行言语交往与持续写作的习惯。
三、小学交际语境习作教学策略
1、明确交际语境重点,指导学生正确写作。学生在习作中展开创新和发展的基础就是交际语境习作的要点。交际语境习作教学的内容较丰富,小学语文教师在习作教学中,首先,要让学生明确习作素材不只是在书本中,阅读内容也不要局限于教材中,要引导学生积极开展课外阅读,仔细观察生活,促使学生开阔眼界,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或经历写出包含真情实感的文章,而不是虚构、不切实际的篇章。其次,教师还要让学生明确自己的写作目的,不是为了完成作业而写,也不是为了考试得分而写。最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写作中,明确自己的写作目的及内容等,这样学生写出来的文章才能有主线,否则就会降低写作质量。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采用交际语境习作教学时,必须要让学生明确写作重点,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促进学生写作能力及质量的不断提高。
2、创设交际语境,激发学生习作欲望。交际语境习作教学的基础之一就是积极语境的创设,这也是一个教学难点,稍有不慎就会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无法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因此,语文教师在创设语境时,必须将学生兴趣作为切入点,激发学生想要“说”的欲望,只有这样才算是成功的语境创设。
三年级语文中有一个主题为“我有一个想法”的习作教学。在教学中,老师可给学生创设这样的语境: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排队坐公交车,突然有人跑过来插队;在公园中,总是有人乱丢垃圾纸屑;出去旅游时,总是有人在景区文物上乱写乱画……同学们,你们有遇到过这样的现象吗?你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吗?小学生的想法千奇百怪,引导他们置身于事件中,让他们将语言写作和生活实际相联系,有助于丰富他们的想象空间,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从而促使他们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开启属于小学生的语境写作之路。
3、开展小组合作,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学生的交流过程也是交际语境习作教学要点之一。因此,教师在开展习作教学时,可联系生活实际,充分调动学生参与习作的积极性。低年级小学生,写作能力有限,因此可给学生布置写日记的任务,让学生在课下尝试自己去写。之后,再把学生进行分组,让他们通过小组交流与合作、沟通与探讨等形式,分析各自作文中存在的问题。另外,还要让学生根据对优秀范文的分析,对自己作文的写作思路等进行分析。这样,学生通过相互学习与合作,习作能力也会获得有效提升,进而提高交际语境习作教学的质量。
4、基于信息技术,创设拟真化情景。在语文写作时,教师可帮助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拥有无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学生并不受限于习作中的题目,进而帮助学生打开写作思维。针对这一训练教师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在交际语境模式下,帮助创建拟真化情景,让学生能更加直观地了解所要进行的写作内容。教师运用图片、语音、视频等多种呈现方式,为学生呈现出不一样的语文写作课堂,增强学生的视觉冲击力,感官上的体验,进而让学生更加明确写作目标,展开合理想象去进行写作。如以“环保”这一话题为例,教师可为学生创建相应的情景模式,如在写作前,教师可播放一些关于近年来我国各种污染现象的音频或图片,如因海洋中的垃圾所造成的污染,海洋生态系统遭到污染破坏;工厂废气的大量排放,导致雾霾天气的加重等相关纪录片、视频、图片。播放完后引导学生对环境污染与保护进行深入思考,不设置题目,学生在拟真化的情景中,自行展开想象与思考,针对某一方面和角度,与同学间相互进行探索,阐述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在交际语境中不断深入进去,从而达到理想的写作效果。
5、多元化评价,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写作的最末端环节就是评价,这也是整个写作过程的重中之重。科学有效的评价,对学生有着重要的激励作用,积极合理的评价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在交际语境写作中,学生的习作评价不再是单一的“生写师评”模式,而是多元评价主体的参与,即教师、学生、同伴、家长等都可参与写作评价。同时,从习作框架结构、词句运用、思维个性等角度,对习作进行多层次的评价,能让写作的要求更加具体、更具实效,从而达到写作的真正目的。
参考文献:
[1]陈欧.小学语文交际语境写作教学策略[J].教育科学论坛,2018(09).
[2]郭穗丛.谈谈基于交际语境的小学习作教学策略[J].新教师,201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