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银
湖南省岳阳市君山区岳西中学,414005
摘要:数学是非常抽象和概念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在人类历史发展和社会生活中,数学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学习、研究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必不可少的基本工具。初中数学是初中教育阶段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它可以增强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行,深化课堂改革和创新教学模式也在积极地发生着转变。以下是笔者关于深化课堂改革,创新初中数学教学模式的探究。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改革;创新教学
前言:
在我国传统教学模式中,“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一直被教育工作者所广泛应用。这种旧的教学模式不仅无法全面的顾及所有的学生,还大大降低了他们的学习热情,部分学生也因此而谈数学色变。教师应当积极创新初中数学的教学模式,精心设计教学方案,为学生营造轻松愉快地课堂氛围,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地探索数学知识,培养他们学习的兴趣,陪伴他们度过初中美好时光,考入理想的学府。
一、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随着我国科技水平发展以及互联网的广泛应用,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在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中,为学生播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视频、图片、教学PPT等。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以勾起学生的好奇心,还可以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
例如,在湖南教育出版社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三章《图形欣赏与操作》这节课中,教师可以通过视频资料让学生了解图形是怎样形成的,然后播放一组日常生活中的图片,有风景的、有人物的、有工具的等等,让他们通过对图片的细心观察,找出图片中出现的形状有哪些?然后再将教学内容导入,为他们进行本节内容的讲解。通过这样的情景创设,可以让学生对接下来的教学内容进行提前预热,同时也有助于他们对所学内容的充分理解,不仅可以勾起他们的好奇心,集中他们的注意力,还可以有效地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
二、善用问题导入,深化课堂教学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在思维能力由具体向抽象过渡的时期。这一时期,是他们学习知识技能,接受新事物,从事脑力活动的“黄金时期”。他们思维敏捷,精力充沛,勇于拼搏,但自我控制能力不强,缺乏坚强的意志和顽强的毅力,一切以个人喜好出发。想要牢牢地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教师可以采用问题教学法,对学生多提出几个为什么?提出的问题要与他们的实际生活息息相关,以他们普遍关心的话题和视角去提问,这样可以有效地激发他们学习兴趣,引起他们的广泛关注。
例如,在学习《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这节教学内容时,教师可以根据当下最流行的网络购物方式为学生设置相关的问题。如某宝上开展双11全民疯抢节的大型促销活动中,有一个店铺的物品以6折优惠,而另一商家则推出的买200送100的优惠活动。问学生,在物品品质完全相同,标价一致的基础上,在哪一位商家那里买东西最实惠?由于这个问题是当下最流行,也是大家最关心的话题,很容易就可以引起他们的兴趣和共鸣。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让学生明白,数学知识的应用随时随地都会在他们的身边发生,与他们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还可以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在课堂教学中与教师进行良好地互动,从而可以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并将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三、利用多种手段,创新教学模式
在新课改持续深入的今天,教师应当积极响应新课改理念的号召,转变教学思维和教学理念,通过多种手段对教学内容进行精心策划,努力创建新的教学模式,以此来实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质量和课堂效率。随着互联网多媒体技术的全面普及,它不仅为人类生活带来了许多的便利,还为教育工作者开启了新型教学模式的大门。
它的出现不仅极大程度上节约了教师的课堂教学时间,还让学生与教师之间有了更多的课堂互动。
例如,在给学生讲解第三章《图形欣赏与操作》平面图形与空间图形的教学内容中,教师要分别绘画出每类物体的平面图形和空间图形,这样不仅需要大量的时间,而且绘画出的图形也未必能达到想要的效果。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为学生进行视频的演示,让他们可以直观地看到各类图形的平面状态和立体图形,让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去进行观察和充分理解。这样不仅可以节省课堂的教学时间,还可以让学生从多角度了解教师要讲解的内容,吸引他们注意力的同时,还可以让他们有更充足的时间去进行课堂互动,丰富他们的课堂情感体验。
四、积极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初中教育阶段,学生普遍存在好奇心强、敏感、争强好胜、感情脆弱与缺乏意志力的现象,他们缺乏鉴别事物的能力,学习从兴趣出发,难以持之以恒,经常转变自己的学习态度和人生目标。教师应当尊重每位学生的独特性,允许他们按照自己的方式进行发展,时刻关注他们的学习情况和课堂表现。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分层的教学方式,让他们可以选择更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学习数学知识,形成主人翁的意识。
例如,在针对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时,教师可以安排他们在完成基础教学知识的同时,多与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沟通和学习,可以让他们多去学习一些拓展的数学知识,这样可以有效地激发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在针对学习能力相对较弱的学生时,教师可以只要求他们完成基础的教学内容,并要求他们在此基础上多做同类型的练习,多向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进行学习和交流,可以帮助他们建立学习小组,让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带动学习能力相对较弱的学生,共同进步。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可以让学生之间形成友好地互动,以学生的视角去讲解他们不懂地问题时,更能使他们茅塞顿开。发现问题时,要及时与他们进行平等地交流和友好的沟通,让他们可以毫无顾虑地与教师倾诉学习或生活过程中遇到的情况,教师可以引导他们如何在学习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通过不断地努力、创新去解决问题,让他们将这种学习能力运用到今后的数学学习和未来的生活中去,从而调动起他们学习数学知识的主观能动性。
五、与实际有效融合
任何知识的学习都离不开实际生活,它从生活中来,也将在生活中加以运用。
“应试教育”读死书的方式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我国目前的教育形式,学生死读书、读死书,不能将所学的知识进行灵活运用,致使书本知识与实际生活完全脱节,严重地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应当积极创新教学模式来顺应时代的变化和我国教育行业的发展。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多去能加一些生活实践。
例如,可以要求学生在家长的陪同下,去进行一些社会活动,让他们在参加活动的过程中,总结与课本知识相关的内容,当一次家长的老师,为家长进行讲解,这样可以增强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沟通能力,激发他们主动探索问题的能力,还可以巩固他们在课堂上学习到的基础知识,帮助他们树立起学习的自信心。教师还可以利用课余时间或休息时间,带领学生去进行生活实践。例如,可以带领他们去本地的科技馆进行参观,在参观的过程中,为他们讲解这些科学现象,哪些是和数学知识有关的,哪些是从数学知识的基础上衍生出的。这样不仅可以让他们对学习数学知识充满兴趣,还让他们对新的数学知识充满渴望,社会实践活动不仅增进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亲切感,还能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总结:
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总指挥官,应当积极地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和丰富的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教学任务的实施。创新初中数学的教学模式,可以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对数学知识进行主动地探究,也可以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和教学质量,从而有效地进行课堂深化改革。
参考文献:
[1]范喜红. 丰富初中数学课堂,创新初中数学教学方法[J]. 新一代:理论版, 2020, 000(005):P.135-135.
[2]王和. 丰富初中数学课堂创新初中数学教学方法[J]. 考试周刊, 2020, 000(036):8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