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课改下农村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

发表时间:2021/1/29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30期   作者:李春廷
[导读]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农村小学教学理念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

        李春廷
        黑龙江省黑河市爱辉区四嘉子满族乡学校  黑龙江 黑河 164300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农村小学教学理念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农村小学的数学教学目标就是帮助小学生学会数学和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教师应当及时摆脱旧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积极转变教学理念,对教学模式进行大胆创新,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他们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和教学的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以下是笔者对新课改下农村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提高的一些见解,以期对广大教育工作者有所帮助。
        关键词:新课改;农村;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前言:
        小学教育阶段,小学生普遍存在的现象为活泼好动,好奇心重,兴趣广泛,注意力不集中和理解能力有限。而我国现阶段农村小学教学又普遍存在着教师的教育理念相对陈旧,教学模式单一机械,教学资源严重不足的情况。这种现象严重影响了小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和原动力,同时也大大降低了课堂效率和教学质量。教师应当积极地转变教学理念采取措施,通过更好地教学模式为学生营造良好地学习氛围,调动起他们学习数学知识的主观能动性,引导他们学会数学和热爱数学。
一、提高教师自身素养,积极转变教学理念
        在我国新课改理念和核心素养中要求: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而在《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落实途径中明确表示核心素养需要在课程改革中落实。农村小学数学教师应当积极响应我国的教育政策,紧跟教育行业发展的步伐,及时更新教学理念,尽快从旧传统教育理念中抽离出来,将“应试教育”的教育理念向“综合素养”的教育理念进行转变,将单一机械式的教学模式向多元化全方位的模式改进,将原来只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向现在的注重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进行推进,加强自身文化素养,提高专业知识技能,正视自身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地位,扮演好课堂教学总指挥的角色,将小学数学课堂打造成开放、自由的模式,通过多种多样的教学手段,借鉴丰富的课堂教学的经验,精心设计更加适合农村小学数学教学的教学内容,不断地进行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案的摸索与创新,以此来实现数学教学质量和效率地提升。
二、尊重学生的个体发展,设计适合地教学方案
        小学教育阶段,学生与学生之间由于家庭生长环境、智力发育水平、学习能力、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的不同,导致他们之间普遍存在着个体差异性。

教师应当全面了解学生的智力水平和理解能力等,尊重学生的个体发展,允许他们按照自己的方式去进行接下来的学习和发展,设计适合他们的教学方案,引导他们学习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时刻关注他们的课堂表现和学习情况。
        发现问题时,首先不是忙着批评和训斥,而是给予他们肯定与鼓励,要站在学生的立场,引导让他们主动地发现问题,帮助他们拥有分析问题的能力,并在必要时给予他们最大的帮助,让他们可以积极面对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并有解决问题的信心和能力,从而让他们得到全面地发展。
        例如,在面对一些学习能力不强,理解能力较差的学生时,教师可以为他们多准备几种解题方法,并耐心地为他们讲解解题的思路,通过反复的讲解和多角度的讲解,让他们能够充分理解相关的知识点。在布置作业时,教师要针对性地为他们布置一些基础的习题,让他们可以通过同类题型的重复练习,达到巩固基础知识的目的。在面对学习能力强,理解能力好的学生时,教师可以在讲解完基础的知识点后,为他们进行拓展教学和训练,让他们多去学习基础知识以外的数学知识,在布置作业时,教师要为他们布置一些提高知识水平的习题,让他们可以在巩固基础知识的同时拓展他们的知识面,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学习质量。
三、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提高教学质量
        由于部分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局限性和偏远地区的地理特殊性,导致学校的教育资源相对较差,他们在教学硬件上达不到应有的标准,在教学软件上也无法达到应有的条件。教师要依据农村地区独有的特征和优势,利用农村广袤的土地,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生产资源以及特有的文化资源,积极展开教育教学工作,将这些独特的资源与学生的课堂教学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让学生可以更加充分地理解和运用这些数学知识。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长度单位》这节教学内容中,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到附近的农田,引导他们使用米尺亲自测量这块田地的长度和宽度,中并将数值记录下来,让他们明白学习好数学知识就是为了将它更好地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让他们可以在享受大自然的乐趣中充分理解、学习和应用数学知识,拥有更好的情感体验和教学互动,从而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总结:
        新课改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发展,在全面了解学生心理和生理特性的基础上设计适合地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案。教师要将课堂教学与实际生活有效地进行结合,引导学生在农村生活生产实践中理解、分析和掌握数学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从而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 马仲福.如何提高农村小学数学教学质量[J].魅力中国,2020,(12):258-259.
[2] 阿依加玛力·艾买提.浅谈提高农村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策略[J].教育界,2017,(25):67-6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