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志中
湖北省咸宁市第十一小学 437000
摘要:目前许多小学数学教师由于对逆向思维的了解不够深入,因此常将之理解为课前预习,其实逆向思维和课前预习相比较而言,要求更加严格,并且预习过程中侧重的不再是对新知识的简单了解,而是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与能力。因此,教师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需要适当借助逆向思维的教学模式,根据国家实行的《数学课程标准》:“数学教学需要深入到学生的生活之中,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当前知识储备,教师需要善于前置有效的情景,加强小学数学的教学效果,为学生们营造良好的数学环境,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感触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之中,需要不断的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就能够在未来学习数学的过程之中,表现的游刃有余,因此,本文立足于小学数学教学,将逆向思维应用于小学数学的教学环节之中,从而全面提升小学数学教学的整体水平。
关键词:逆向思维;小学数学;设计;应用
前言:应国家的数学课程改革的要求,我们能够看到当前的数学教学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否则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对于当前的数学教学而言,最为重要任务就是提升小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兴趣,而对于这一任务,对于当前中国各大城市的而言都绝非易事,对于大多数的小学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之中,已经逐渐认识到数学教学需要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以及生活实际展开,借助多样化的教学作业,能够让学生了解数学的各个方面,从而激发学生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并激发学生形成自己的数学思维,而最为有效的途径就是通过逆向思维模式,从而提升小学数学教学的整体水平。
一、逆向思维对小学数学课堂的价值
(一)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是学生学习与进步的内在动力。但是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之中,最为重要的是就是学习的动机,每一位学生都需要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在明确自己学习的目标之后,就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数学的教学活动之中,在学习的过程之中,学习动机是必须要明确的,在学习动机明确之后。学生才能够制定清晰的学习计划,由此可见,发挥逆向思维的优势,就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二)增强学生在数学教学过程之中的体验感
曾经小学的数学教学的方式为课堂讲授,而对于课本知识,许多学校都能够高度的重视,但是对于实践经验以及数学技能的获取就显得比较薄弱,由此可见,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数学教学片面的停留在课堂以及基础理论知识,并没有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而逆向思维就会增强学生在数学教学过程之中的体验感,从而让学生们在体验数学教学的过程之中,激发学生们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们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之中,形成数学的思维方式。
(三)锻炼学生们自主提出问题的能力
提出问题是人们认识事物与了解事物的必经阶段,古语有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由此可见,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之中,提出问题是关键性的步骤,因此数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之中,需要重视逆向思维,能够锻炼学生们自主提出问题的能力 。
二、小学数学课堂的逆向思维的特征
(一)数学课堂的生活性
逆向思维能够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兴趣,这是因为逆向思维能够紧密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根据国家新课程的标准,我们需要利用学生们的生活经历与知识储备,为学生们前置出于同学们相关性较高的活动、能够充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数学教学的操作性
当前中国大部分的小学生是以主观的思维进行学习的,而形象思维在理解事物的过程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之中,教师需要注重对数学教学的操作性,充分利用具体的设备,让学生们更容易理解数学中的抽象概念。
三、小学数学逆向思维的教学策略
(一)紧密结合生活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在学习数学新知识前,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基本知识以及数学思维能力,而且其中一大部分的数学知识与经验是在实际生活中积累下来的,什么叫分数?请同学们举例来说一说。4/5 除了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5份,取其中的4份外,除此之外,分数的概念还可以怎么理解?换言之,我们要分析分数,就要找出合适的单位“1”。就必须要对分数的含义与概念进行具体分析。从生活实际中找出单位”1”的量,并说明其中的5份以及4份的含义与概念。而生活中的分数实例包括一辆汽车行了全程的5/7、柳树的棵数相当于槐树的4/5、小明喝了一杯水的2/3。
(二)将游戏活动贯穿课堂教学之中 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游戏活动具有灵活性以及启发思维的功能。在课堂教学的环节之中,适当安排游戏活动,能够使学生对本节课的印象更深,也能够提升数学教学的质量。通过游戏活动,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到课堂教学的环节之中,使学生们享受课堂的魅力,从而帮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获得数学的知识,培养自己的数学思维。
(三)教材分析
小学阶段计算图形面积题的计算相对于其他的习题而言属于比较简单的,复习是在大部分学生已经掌多边形、三角形、 四边形的面积计算的教学内容。学生对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掌握的程度都有着十分明显的差别,而教师在给同学们讲述简单的多边形的面积计算之后,让学生们理解面积计算公式的由来,能够灵活地运用公式,将复杂的组合图形分解成已学过的基本图形计算的面积,熟练使用运用公式,计算多边形的面积。
(五)学情分析
学生在第一步教材分析的基础上,需要具备一定的学情分析的能力,教师此刻就需要让学生们在上节课的基础上,通过操作、观察、比较,能够让学生们在小组的交流与讨论中,联系上一节课的多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就能够激发学生们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让学生们借助最为基本的图形的面积计算,形成网络图,并且在教学的过程中强调图形,位置、拼摆等,掌边多边形的面积计算的方法。计算多边形以及不规则图形的面积。
四、将逆向思维融入小学数学教学的实际应用
(1)将逆向思维融入到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之中,就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充满生活化的特点,因为在众多的学科之中,数学一直被认为是难度较大的学科,因此,许多学生在面对数学课程的学习,就会产生畏难的情绪,因为其中是因为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之中,感觉到数学这门课程对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判断能力、数学计算能力、逻辑推理能力都有着很高的要求,因此,数学带给小学生的印象抽象、艰深晦涩,学生们就会对这门学科出现一定的反感。这对于教师开展数学教学是极为不利的。
(2)教师可以将抽象的数字形象化,就能够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之中,更为迅速的掌握课本上的知识以及应用。因此,对于学生而言,学好数学,就必须对自己的逻辑思维以及空间想象能力进行训练,但是我们需要结合小学生的实际情况,考虑到小学生的年纪尚小,学生们的抽象思维水平是所有年龄段学生中的最低水平,老师一味的照本宣科的方式无法将艰深晦涩的数学知识形象化,那么,对于教师而言,如何让小学生真正理解数学课本中的理论,并将这些理论贯穿于实际之中,这是小学数学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
结论
本文通过对逆向思维对小学数学课堂的价值进行分析,进一步论述小学数学课堂中应用逆向思维例子,从而得出小学数学逆向思维的教学策略,最后将逆向思维融入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之中。
参考文献
[1]夏妍. 浅析逆向思维在小学数学解题中的作用与培养[J]. 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 2020, 000(002):P.146-146.
[2]张艳迎. 逆向思维在小学数学解题中的作用与培养[J]. 科普童话, 2020, 000(008):P.39-39.
[3]任旺强. 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低学段数学逆向思维教学分析[J]. 中小学电教, 2020, No.506(06):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