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素环
福建省南安市英都中心小学 362305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提出,教育工作者越来越重视课堂教学有效性。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需求,构建高效课堂。为此。数学老师必须要在新课标的指导下转变教学方法,将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激发出来,给学生构建一个生动有趣、灵活高效的数学课堂,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进一步提高。针对此,笔者在本文进行了详细分析,以期为其他一线数学教师提供帮助。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提高策略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在我国,教育是首要事业,并在其中投入了大量的精力、财力与物力。小学阶段的教育作为教育的开端,至关重要,而数学作为小学阶段的基础学科,直接影响到学生未来的生活与工作。因此,小学数学教师的课堂实际教学中,要有效开展课堂教学活动,将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激发出来,让学生爱上数学,提高学习效率。
一、教师创设相应的课堂情境
众所周知,任何活动的开展都不能缺乏兴趣这一内动力,学习活动中也不例外。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想要将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积极性充分激发出来,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教师就必须要给学生创设一个丰富有趣、生动活泼的课堂环境,让学生置身于其中,快乐的学习。就像在解决“鸡兔同笼”这方面应用题的时候,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创作一个演示情景,让学生分别扮演鸡和兔,然后蹲在同一个地方,教师在扮演者前边儿遮一块布,只露出下边一部分,让其他同学观察、思考并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不仅扮演鸡和兔的学生学习兴趣高涨,其他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同样也非常高涨。
由此可见,情境创设是一种高效的课堂教学方式,利用情景可以将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激发出来,让学生在积极轻松的氛围中探索、学习知识,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二、教师进行有效的问题引导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还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可以设计一些问题,通过这些问题引导学生学习。在设计问题的时候要注意,一定要与学生感兴趣的东西相挂钩,让学生逐层递进,自主探究问题,并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法,从而有效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如在教授“认识三角形和四边形”这一知识点的时候,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这样的问题“你们想想,三角形是什么样子的?其概念是什么?”学生通过课前预习,基本上都知道三角形的样子,但是对其概念还不太理解;然后教师再对学生进行引导“三角形有几种类型,都具有而什么性质?生活中哪些东西是这三种类型的三角形?”之后再让学生对观察生活中存在的三角形,并通过其边与角的特点总结出各个三角形的性质。在这个疑问逐步递进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得到有效启发,并且在思考、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内化知识。
三、教师有效应用多媒体技术
在当前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各所学校、各个学科都在使用多媒体,尤其是在数学学科中,多媒体技术可以将抽象的数学知识更加形象、直观地呈现出来;再加上小学生对现代信息技术具有较强的兴趣,所以教师可以将多媒体技术融入到课堂上,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还可以使得教师板书的书写量与书写时间大大减少,进而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开展互动与自主探究学习[6]。教师可以将本节课所需要的文字、图标、数据、资料等内容以图片的形式呈现在学生眼前,让学生能更加直观的观看。就拿《多边形的面积》这一知识点来说,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给学生设置以下环节:(1)通过网络收获相关信息,并从这些信息中选出一个自己喜欢的多边形图片完成相关知识的学习;(2)运用信息,查阅资料。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遇到困难可以通过“电子举手”向老师请教;(3)积极参与,创建信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根据多边形面积计算公式,计算自己喜欢的多边形面积,并将这些数据保存下来;(4)资源共享,评价信息。每个学生都将自己所计算的多边形图形面积结果上传到班级群中,然后其他学生相互检查、评价,说说在计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具有的优势之处。总而言之,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活动的开展,不仅可以将抽象知识具体呈现出来,而且还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与掌握,提高学习效率与课堂教学有效性。
结语:总的来说,小学数学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想要提高教学有效性,必须要从教学出发,从学生自身出发,合理运用多种有效教学方法,增加课堂教学效率的趣味性与有效性,这样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与育人质量。小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中,才能真正学到数学知识,提高自身能力,实现综合发展。
参考文献:
[1]秦朝华.探究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6,000(034):92-92.
[2]陈明雅.探究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方法[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9,013(035):68-69.
[3]龚家菊.探究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8,000(001):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