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初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构建思路研究

发表时间:2021/1/29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30期   作者:郑江明 张国珅 李汉祥
[导读]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教学改革步伐不断加快,

        郑江明 张国珅 李汉祥
        安丘市莲花山路东首莲花山中学  山东省  潍坊市  262100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教学改革步伐不断加快,人们对基础义务教育越来越重视。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学质量对学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需要人们高度关注并重视。物理学科是初中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物理课堂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学生学习效果。构建高效物理教学课堂,不仅可减轻学生学习负担,还能提升初中物理教学质量。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初中教师也越来越重视改善传统物理教学方式。本文将讲述初中高效物理课堂的具体体现,并提出一系列新课改背景下构建高效物理教学课堂思路,希望可有效构建物理高效课堂,加快新课改的步伐。
        关键词:课程改革;初中物理;高效课堂;创新改革
        引言:目前,积极地构建初中物理高效课堂已经成为物理教师的共识,但是在具体的高效课堂构建过程中还存在很多的问题,如教师对备课工作的重视程度相对较低,对教学方法的选择和应用不够合理,没有进行高质量的教学反思等,还需要初中物理教师对这些问题进行细化分析和认真解决,以不断地改进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全面的提升教学的质量和效能,进而为学生物理学科素养的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营造问题情境,渗透物理观念
        物理观念主要指学生从物理学视角为切入点,从物质、运动、能量以及相互作用等多个方面思考问题与解决问题。中学生树立物理观念,这是核心素养的必然要求,也是理解物理概念、建立物理规律、实现知识升华的基础能力。教学设计中,通过多元问题情境渗透物理观念,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例如学习《二力平衡》时,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几组生活中的场景:放在桌子上的书、屋顶的吊灯、海底的潜水艇等等。大家一边观看视频一边思考问题,如:“这些生活中的现象,如何用牛顿第一定律解释?”“你在生活中见过哪些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者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如果一个物体同时受到两个力的作用,此时一定是静止状态或者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吗?”“如果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它受到的两个力应满足哪些条件”,学生在解决这些问题的同时也就概括和理解了二力平衡的概念,也知道什么是“平衡状态”,通过思考、探究和实践,在提升自主学习能力的同时建立了物理学领域非常重要的“相互作用观”。
        二、巧妙设置情景
        情景教学是重要的教学手段[2]。在课堂伊始,教师通过巧妙设置一些物理情景,可以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营造宽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从而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物理情景的设计需要教师在深入掌握物理教材的基础上,将枯燥、晦涩难懂的物理知识转化为生动有趣的物理情景,让学生沉浸其中,达到高效学习的目的。在设置物理情景的过程中,要注重情景的实时性、趣味性、悬念性,进而吸引学生,激起学生的求知欲。例如,在进行“水的沸点”教学过程中,设置纸锅烧水的情景,在进行实验前,让学生们猜想纸会不会燃烧。由于日常的生活经验,学生几乎都会认为纸放在火上会立即燃烧起来。但是实际过程中,学生会惊奇发现,纸并不会燃烧起来。

利用这一情景制造的悬念,会迅速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一个个迫不及待地问为什么,使得学生们主动去求知,提高教学的效率。
        三、尊重学生主体地位,通过物理实验创新物理教学模式
        新课改要求充分尊重学生学习主体地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化特点。物理属于学生在初中接触的新学科,且物理学科知识又比较抽象,教师一定要尊重学生自身情况,注意因材施教,对于能力强的学生,要注意引导其正确学习方向,对学习能力弱的学生,要注意多教导物理基础理论知识,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特点,才能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培养。
        物理学科的知识一般比较抽象化,想要让学生充分具体了解物理知识内容,物理实验的教学必不可少,学生不仅能在实验室培养实践能力,通过反复的实验,还可加深学生知识印象。学生通过大量的物理实验,来了解物理知识的趣味性,从而降低物理教学难度。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物理实验,培养学生兴趣,鼓励学生在实验中发现新的物理知识,达到自主学习目的。物理实验不仅对成绩优良的学生有帮助,对成绩不好的学生也可起到巩固作用,激发不同水平学生的学习欲望。例如,在学习杠杆原理时,可通过大量物理实验,使学生学会举一反三,进行不同的杠杆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创新物理教学模式。
        四、积极教学反思
        有效化和高质量的教学反思可以发现物理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并积极地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继而可以不断的改进和完善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为学生在课堂进行更加高效率和高质量的物理知识内容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例如,在学习《噪声及其控制》小节内容时,物理教师可以积极地进行教学反思,一方面,需要初中物理教师积极地对学生在课堂的学习情况进行把握,如每个学生在课堂的学习状态如何、不同学生的学习方法运用如何、学生在课堂最终学习效果如何等,并对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从而有效的帮助学生巩固课堂学习效果。另一方面,需要初中物理教师积极地对物理课堂教学的每一个模块进行分析,如课堂导入是否趣味十足、课堂教学是否活跃活泼、课堂复习是否灵活有效等,并在反思中积极地发现教学问题,有效的改进物理课堂教学。
        五、构建物理模型,培养科学思维
        科学思维是认知物理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必备素养。而建构物理模型则是推动科学思维的有效载体。由于物理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想让学生快速且精准地把握物理问题、概括物理现象、抽象物理知识要点,必须借助模型达到化繁为简、化抽象为具体、化静止为生动的目的,而学生在构思模型与分析模型的同时也能强化独立解决问题能力。
        结论:综上所述,基于核心素养视野实现物理教学创新,通过打造物理高效课堂,启发学生掌握物理知识、培育创新思维,让学生在求知、创新与实践中积累社会发展所需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促进个人终身发展。
        参考文献:
        [1]杜朗.打造高效课堂是新课改的突破口[J].新课程学习,2013(6):89.
        [2]孔凡成.情境教学研究的发展趋势[J].教育评论,2005(1):45-48.
        [3]陈贵生.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J].考试周刊,2016(73):128-12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