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华明
山东省威海市第七中学 264200
摘要:本文立足于信息技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构建策略,从利用合适视频,激发学生兴趣;应用智慧课堂,优化资源配置;引入线上社交,促进课下互动三个方面展开探究。
关键词:信息技术;初中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
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在现代,如何落实新课改教学理念,切实提高教学效率也成为了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近年来,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不仅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也为教育教学提供了新的手段和方法。相比传统的教学手段,其在多个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其利用对教学效率的提高也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道德与法治是初中的重要学科之一,而近年来,“立德树人”这一观念的提出也对中小学的道德与法治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将信息技术与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切实提高教学效率也成为了一个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
一、利用合适视频,激发学生兴趣
俗话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现代教学以学习者为中心,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主动性成为了影响教学效率更加关键的一个因素。在过去的教学中,教师的主要教学方法是讲授法,感染力是相当有限的。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教师提供了新的视频教学为主的一系列素材展现方式,相比单纯的语言,其能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对于学生注意力的吸引有着重要的作用。故在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中,教师需要引入合适的视频资源,切实激发学生兴趣。
例如在“生活需要法律”这一节,在课前的导入环节,教师就可以播放《罗翔说刑法》的片段。作为关于刑法的短视频,其不仅讲述了很多离奇、有吸引力的案例,还渗透了很多法治观念和法治思想,如“法律要符合老百姓朴素的正义感”“迟到的正义不叫正义”等。这对于学生理解法律的作用,培养学生法治观念有着重要的作用。而在之后的教学中,教师也可以带领学生开展探究活动。这样,通过信息技术,教师有效引入了具有趣味性的视频,提高了教学效率,为高效课堂的构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应用智慧课堂,优化资源配置
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性格特点、不同的生活、学习经历,这也就导致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适合学习的内容。在过去的教学中,统一的、大班制的教学是最主要的教学方法,这也就导致很多时候都有一部分学生无法适应总体的学习节奏,导致学困生问题出现。
在现代,构建个性化的教学方法势在必行。而信息技术的发展则为教师提供了智慧课堂软件工具。其不仅能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学习资料,让学生能够进行个性化学习,还能让教师方便快捷地收集学生信息,这对于教师根据学生情况确定下一步教学的内容相当重要。故在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中,教师需要充分利用智慧课堂,优化教学资源的配置。
例如在“网上交友新时空”这一节,教师就可以以翻转课堂的方法开展教学。其中,自学阶段学生主要以导学案和微课进行学习。依据学习目标,学生可以从智慧课堂中选择合适的微课进行观看。而在之后,教师即可以利用智慧课堂软件向学生布置前置性测试题目,题目主要为客观题。在学生题目完成之后,教师对学生错误率最高的一道题目进行分析,发现学生在“网络交友利与弊”这一知识点错误率较高,在之后的探究中,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开展相关的辩论活动。这样,通过智慧课堂,教学有效优化了教学资源配置,进行了个性化、有针对性的教学。
三、引入线上社交,促进课下互动
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众人拾柴火焰高。”小组合作是相当重要的一种教学方法,对于教学效率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但在过去的教学中,学生交流距离有限,这也就导致小组合作只能在有限的情境下发挥作用。在现代,互动式教学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在这样的情况下,构建师生多边互动的教学方法势在必行。而信息技术的发展则为学生提供了远程交流的工具,这大大拓展了学生交流的情境,也让小组合作模式能够更加广泛地使用。故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需要以合作作业与线上社交结合,有效促进学生课下互动,提高学生课下学习的效率。
例如在“爱在家人间”这一节,在基本教学内容讲述完毕后,教师就可以向学生布置作业,让学生调查家人间的爱,以手抄报的形式展现出来。为了降低对单个学生的负担,教师可以规定以小组为主要的完成方式,即每个学生负责一个部分。而在作业完成的过程中,学生则可以利用QQ、微信等及时交流。这样,通过信息技术的利用,教师布置了形式更加丰富的作业,有效提高了学生作业完成的收获。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的发展为现代的教育教学带来了巨大的变化。而在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中,教师需要以合适的视频激发学生兴趣,以智慧课堂优化学习资源配置,以线上社交促进学生课下互动。唯有将信息技术与道德与法治有机结合起来,教师才能构建更加开放互动的教学情境,切实提高教学效率,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参考文献:
[1]赵颖焮.大数据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资源使用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8.
[2]李文慧.运用平板电脑打造初中道德与法治智慧课堂的策略研究[D].扬州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