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银
广东省清远市清新区第三小学
【摘要】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指出“信息技术教学必须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包括行为参与、认知参与和情感参与。”强调在教学中教师应把课堂还给学生,并努力为学生提供参与学习的机会和时间,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亲历探究过程,掌握探究方法,增进交流体验,让学生在参与课堂活动中激发对信息技术学习的兴趣,获取知识、增长智慧和锻炼能力,增强信息素养,培养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
【关键词】信息技术 学生 参与 课堂
目前,信息技术这门课程地位特殊、学校不重视,学生不上心,以至信息技术课在学生心中可有可无,这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效果,这就需要我们信息技术教师具有浓厚的课堂“效益”意识,引导学生从主动参与到敢于参与、乐于参与,再到善于参与,使学生在课堂得到更多的实惠,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一、创设和谐开放课堂教学氛围,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创设轻松的课堂教学氛围,营造一个自由平等的课堂环境,启发学生“我要学习”的心理需求,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的主动思维,使学生的思维得到自由发展。那么怎样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呢?
1.借助信息技术的平台,创设开放的情境教学氛围,利用多媒休创设生动有趣的课程环节。如在《鼠标随心动》的课堂中,运用猜谜引入,一目了然,学生非常容易从中获取信息,从愉快轻松中获取知识的信息,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兴趣。
2.依托信息技术的课程优势,引导学生在真实、开放的主题情景中,学会观察、实践等,并能在活动发现知识的存在。如在《鼠标随心动》的课堂中,通过摸一摸、看-看实践体验活动,开展学生对未知知识的感观体验,引导学生自主观察,探究鼠标的外形以及鼠标的结构,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从简单的活动中获取知识,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兴趣。
3.拓宽信息技术课程需要,为课堂教学发掘丰富多彩教学素材。作为信息技术教师,要在教学中抓住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心理需求,适当地拓宽课堂策略,组织学生通过小游戏方式巩固知识,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如在《鼠标随心动》的课堂中,先通过“比一比”来学习鼠标的单击和双击;然后用“七巧板”引导学生学习鼠标的拖动;最后用“填色游戏”来巩固学习,达到“鼠标听我指挥”的目的。
二、拓展上机实践动手操作活动,诱发学生敢于参与,构建积极主动课堂氛围。
信息技术课堂通常是由理论课和实践课相结合,理论课是利用讲授法学习课本教材内容,实践课是上机操作,是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作为教师,应当诱发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敢于参与课堂,并运用上机实践的机会,从动手操作实践中积极参与到课堂。
现在的学生,电脑是他们生活中常见的电器,但是在电脑室(机房)上课时,有部分学生有胆怯心理,不敢动手操作。其实主要原因,可能就是课前教师对电脑室的设备设施没有调试好,应该用到的课堂素材没有准备好,这样就导致学生在课堂中有紧张的心理,不敢参与课堂活动。所以,作为信息技术教师,在课前要按照课堂内容备好硬件和软件、备好上机操作实践的素材,确保在课堂中提高设备的完好率、利用率,引导学生敢于操作利用计算机设备完成学习内容,提高学生敢于参与课堂,敢于动手操作的参与率。
三、倡导小组合作学习,推动学生乐于参与,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意识。
信息技术课堂是注重实操的一门课程,对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要求较高。那么如何优化课堂教学,提高学生主动乐于参与学习成为重中之重。本人认为,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优化课堂管理,充分发挥学生之间的带动联系作用,促进学生间的交流合作,提高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
小组合作学习注重学生的交流合作,共享思路,小组内互相交流、互相辅导,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改善课堂学习氛围,促进学生互帮互助乐于参与课堂活动。在《“画图”新朋友》教学中,发现有部分学生对教学内容具有非常浓厚的兴趣,且课堂参与度高,后来了解到这部分学生都有学画画的基础,这节课的内容是学习画图工具的使用,恰好与这些同学的兴趣相契合,这部分学生在自由绘画的过程中,身边的学生会“很不自觉”的跟着参与课堂,对她们的作品进行模仿,并会有自己的想法,而这部分同学也会很乐于指导身边的同学参与课堂,教师适当放手让学生自由交流,在这种氛围的带动下,整班学生都不知不觉中参与课堂,高质量的完成课堂作品。有了本节课的辅垫,在接下来的《缤纷梦家园》、《乡村风情画》、《悠悠满天星》等画图教学中,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由学生自己发挥想想,推动整体学生自主乐于参与,由一部分学生带动整体学生主动学习,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意识。
四、构建科学有效课堂评价体系,激励学生善于参与,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
学生在信息技术活动实践的过程中,有时可能达不预想的效果,教师要耐心耐心引导,不要急于求出,指责学生,要用赏识的眼光激励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激励学生善于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例如:教学《缤纷梦家园》一课,学生在进行“用颜色填充”时,会出现填充到不是自己预设的颜色,学生又急着找不出原因,要激励学生合作讨论、自主探究,想想导致失败的原因:颜色没有选对;填充颜色的工具错了;单击左、右键方法错了,然后根据这些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反思,找到问题所在。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发现图形是否封闭;单击鼠标左键或者右键,都将会影响到填充颜色的不同。体会到这些,学生在接下来的教学活动中,发挥自己的想象,感受色彩的艺术感染力,体验用“画图”软件描绘生活情景的乐趣,增强热爱家园、热爱生活的意识,提高审美意识,完成了很多意想不到的作品,展示美丽的缤纷梦家园。 通过教师引导激励,学生在学习中善于发现问题,善于用所学知识参与课堂并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
学生是否有效参与课堂关系到一节课的教学效果,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学有所思,学有所获,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敢于动手操作、乐于思考问题,善于总结反思,是培养学生学习信息技术兴趣,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和学习品质,全面提升学生信息素养,提高教学“效益”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信息技术》广东教育出版社
[2]王慧琚.《论如何有效提高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效果》.长春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