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海蓉
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实验小学
摘要:班队管理是实现教育目标、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良好的班队管理是养成健全人格、发挥内在潜能、推动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直接影响学生未来的发展方向。在小学教育的过程中班队管理对学生和教师而言都比较重要,对一所学校而言,小学教育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知识增长和身体健康,同时也要关注每个班队的管理方法和管理策略,利用有效的管理策略促使班级成为更好的集体,从而促进个体的学习进步。其中激励机制的应用已经成为许多小学班队管理方法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机制,不仅促使许多小学生主动学习,还能缓和一直以来比较紧张的师生关系,使小学学校内每个班级都能在班内形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氛围。
关键词:班队管理;妙招;激励
所谓激励,就是对受激者的一种外界导向,它要求能使受激者有所感触,进而有所行动。采取激励措施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尤其是精神激励,更能激励学生成就动机,激发学生产生更高的学习热情。
每个孩子都渴望得到老师的关注,尤其渴望得到老师的赞赏与肯定。哪个孩子表现好了,哪怕是被老师口头表扬一句,他也会得意半天,回家准会自豪地告诉爸爸妈妈:“我今天被老师表扬了。”每次,我在他们作业本上写上“有进步!”,他们就会立刻拿给同学、家长看,当宝贝似的收着。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使我渐渐发现,只有从正面积极引导学生,才能唤起学生奋发向上的勇气,激发他们对学习、生活的信心。那么,什么样的激励才能对孩子有效呢?我尝试进行一些创新实践,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魅力“表扬信”
孩子习惯差,又特别顽皮好动,不懂得遵守纪律,也没有积极的上进心,为了进一步激励孩子遵守纪律,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我结合学校评选“好习惯之星”,在班级开展“魅力表扬信”活动。我知道每个孩子都希望得到“好习惯之星”,我把评比要求具体细化成十项:早读、卫生、上课、家作、吃饭、看电视、读书、写字、写话、集散纪律,我总是严格要求十个方面表现好才能评为“好习惯之星”,由于各方面要求太高,使得每个月真正能评为“好习惯之星”的只有几个人。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他们的自控能力差,总会有几项做不好,对他们的要求太高,他们就会得过且过。后来,我改变了做法,发挥“表扬信”的激励作用,只要一方面表现好,就能得到一张“表扬信”,只要一个月得到五张表扬信,就能评为“好习惯之星”。通过几个月的实施,我发现孩子遵守纪律的意识增强了,班级常规也越来越好了,当有个别孩子不遵守纪律时,旁边的孩子就会及时提醒他,所以得到五张表扬信的孩子越来越多了。别看表扬信虽小,可孩子特别看重,他们将得到的表扬信张贴在家里,谁也不许碰,当宝贝似的守护着。
我还真没想到,小小的表扬信魅力竟是如此之大呢!
魅力“小达人”
孩子都有一种很大的心理特征,就是好胜心强,喜欢与同学比个高低,不甘落后。我抓住孩子好胜的心理,因势利导,考虑到年级部“单项优秀生”评比要求较高,就决定在班级开展“魅力小达人”活动,满足孩子的好胜心,我规定凡是在“魅力小达人”评比中获得前五名的同学,就可以评选为班级“单项优秀生”。活动以自愿报名,自愿申报项目,演讲展示,学生投票等多种方式进行,最后根据学生投票数,公示结果。没想到,“魅力小达人”活动深受家长的喜爱,他们积极配合孩子,在家做好竞选展示的充分准备,还争着亲自到班级当评委,参加孩子评选活动,并将孩子评选过程拍下来,及时发到班级群中与家长共享。通过开展“魅力小达人”的活动,充分肯定了孩子某一方面的特长,激发其上进心,从而也展示了孩子的才艺风采。
魅力“小老师”
每接一个新班级,由于对孩子不熟悉,开学一个月,整个课堂都是乱糟糟的,搞得我和任课老师直摇头叹息。经过一个月的观察、摸底、排查,终于将一些顽皮、习惯差、学习差的孩子找出来了,我把他们集中到一组,上课时,我专门站在这一组,紧紧盯着他们,随时提问,及时提醒,想让这些孩子在我的监控下,改掉坏习惯,学会倾听。可是班级中这么多让人头痛的孩子,我一个人怎么顾得来啊?怎么办呢?于是,我发挥班干作用,采取“一帮一”措施,将班级那些特别的孩子安排到一个能干的孩子旁边,这些特别的孩子以前在班级中没有人愿意和他们做朋友,因为他们不但又脏又差,而且做事拖拉,上课不专心听讲,让他们坐到这个“小老师”旁边后,平时由小老师来监督这些孩子,一对一,一帮一,在学习、生活中帮助这些特殊孩子,大家在生活中互相关爱,互帮互助,起到小老师的作用,通过他们的正能量,来影响激励他们前进。在小老师的关心帮助下,这些孩子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班风也越来越好。
魅力“家长义工”
我们学校每学期都要开展家长义工活动,每周要安排家长来学校为孩子上课。刚开始,我很为难,想到家长水平参次不齐,让家长主动报名上课,可是一周下来无一人报名,大家都担心在孩子面前出丑,不好意思报名。为此,我建立了本班“家委会”,把问题抛给他们,让他们与家长协商,经过家委会的多方讨论,终于商议到一决策:每三人组成一个小组,以小组分工合作方式来给孩子上课,如一位家长讲课、两位家长负责拍照配合,三人个个有事干,不分彼此。每个月末,安排孩子进行投票,评选出魅力“家长义工”,并给这些家长义工颁发证书,激励更多家长积极认真上好义工课。
值得高兴的是,每组家长都准备得很充分,他们为了孩子付出了很多辛苦。他们主动建立班级QQ群,互相加为好友,随时商量沟通交流,彼此成了好朋友。有了这些家长的支持和鼓励,我班家长义工课再也不用我操心,孩子们尤其喜欢上义工课呢。
通过创新实践,我发现激励在工作、学习中的作用是巨大的,也是不可估量的。恰当的运用激励手段,就能极大的调动孩子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发挥孩子的潜能,使孩子在工作学习中积极向上,创造出最大的财富,取得最大的进步。
激励是一门学问,它的魅力在于增强思想教育工作的感染力和说服力。我觉得一个班主任,只要真诚对待每一个孩子,不放过一个孩子,工作中不断摸索、探究、创新,注重有效的构建激励机制,遵循因人而异,让优生有“劲头”,中等生有“想头”,暂时落后的学生有“奔头”的原则,选中适当的激励措施,发挥激励的魅力力量,就能让孩子产生愉快的心理体验,激起孩子积极进步的动力。孩子们才会在实小这个共生大家中健康快乐地成长。
参考文献:
[1]小学班级管理中激励机制的构建.胡虹.课程教育研究.2018
[2]小学班级管理中激励机制的应用策略探究[J].王泽会.考试周刊.2020(79)
[3]小学班级管理中构建激励机制的应用探讨[A].刘昌国.2020年学校管理与教学创新学术会议论文集[C].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