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书法教育的现状及措施研究

发表时间:2021/1/2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0月(中)29期   作者:洪岭
[导读] 书法作为文学领域的国粹之一,近几年受到语文教育界广泛关注。
        洪岭
        成都市龙泉驿区航天小学    四川省成都市   610100

        摘要:书法作为文学领域的国粹之一,近几年受到语文教育界广泛关注。小学书法教育应以书写技能为主要教学目标,适当融入书法基础知识及审美意识,为弘扬我国抒发文学国粹奠定夯实基础。但受到诸多因素影响,小学书法教育实施效果并不理想,本文将系统分析小学书法教学现状,针对所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的优化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  书法   现状 措施
一、小学书法教育现状分析
(一)教学内容相对简单
        小学各阶段书法教学内容千篇一律,没有根据各阶段学生书法发展特点划分明确层次,因此对于高年级学生而言,书法学习内容过于简单。目前,小学书法教学内容以临摹硬笔字帖为主,教师不会花费过多精力设计书法艺术欣赏方面的教学内容。实际上,小学中高阶段书法教学除了练习硬笔字帖外,还需要引入书法名家作品欣赏与书法基础知识。写字虽然是书法练习的重要形式,但它与书法两者又存在较大区别,而部分教师则会将写字当做书法,没有达到书法课程预期的效果。
(二)教学方法相对单一
        小学书法教学以学生写字帖教师指导为主,大部分学校没有开设针对性的书法教育活动,只有少部分具有常规性的书法教育活动。在书法讲解示范时,很少有教师能够以毛笔或板书形式进行,主要借助多媒体设备予以呈现,因此教法相对单一。此外,有些教师虽然在班级内组织书法竞赛活动,优秀作品将在班级板报展览,但书法学习是一个漫长过程,所以被夸奖的学生基本每次都相同,进而会影响其他学生书法学习积极性。
(三)教学评价相对缺失
        小学阶段虽然没有升学压力,但仍然会布置诸多作业以提高学生语文成绩,因此没有过多精力认真批改学生书法作业。在教学评价过程中也存在失真、重复与笼统等现象,导致学生无法有效认识到自己的书法不足。如在书法作业本上批改主要以优、良、差或进步等为主,口头评价也缺乏针对性,未能充分发挥出教学评价的功能。如学生书法能力相对较差,在课后难以做到及时指导与监督,甚至存在得过且过现象,最终致使书法教学评价流于形式,学生也会选择性忽视书法学习。
二、小学书法教育优化措施
(一)丰富书法教学内容,传承书法国粹
        小学书法帮助学生养成良好书法习惯是贯穿于各阶段的教学目标,教师需结合各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程度,遵循循序渐进原则选择书法教学内容。随着书法教学难度增加,在不同阶段应侧重不同的书法内容。如中高年级阶段硬笔与毛笔的书法教学,此阶段初期应以如何使用钢笔与毛笔为主要教学内容,适当渗透文房四宝书法知识,让学生了解硬笔与毛笔的笔画问题。

当学生初步掌握硬笔与毛笔的笔画知识后,再将笔画精细内容拆分讲解,如毛笔中的起笔与收笔,藏锋与露峰的用笔等知识,使书法教学内容能够做到有计划,增强前后书法教学内容的关联性,让学生能够逐渐获得完整的书法知识感性认知。在高年级阶段,当小学生积累掌握初步书法技巧后,教学内容需及时进行转化,要求学生视野更加宏观,既可以快速美观书写硬笔字,又能够运用毛笔写楷书,同时还能够对书法作品进行触笔赏析与了解书法文化知识。如拓展《兰亭序》中出现的20个“之”字,对20种“之”的形态、运笔及写法进行分析与学习,最后渗透书法文化使学生对书圣王羲之产生深刻印象。
(二)优化书法教学方法,营造书写学习氛围
        小学书法教学虽以临摹字帖为主,但需要教师运用更丰富书法教学方法,营造书写学习氛围。如营造安静、轻松的书写环境有助于学生集中书写注意力,偶尔播放与书写作品有关的音乐有利于营造书写艺术氛围。在教室展示栏及校园走廊内应适当张贴名家作品或学生优秀书法作品,让学生欣赏作品之余还能开拓书法视野。在教法选择方面,可运用书法史进行书法教学,适当穿插书写汉字的由来及书法家的故事等内容。例如:在教学“日、月、山、水”等甲骨文,借助这些形象有趣的甲骨文能够激发学生书写兴趣,引导学生边猜边学边写,使学生逐渐感受到汉字的演变过程。又如运用文化熏陶法进行书法教学,主要以高年级学生为教学对象,引入文学书法作品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语言文字知识体系。
(三)完善书法教学评价,调控书法学习活动
        小学书法教学评价具有反馈、激励、促进与导向功能,学生书法知识储备及认知有限,所以书法教学评价对学生书法学习活动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教师对学生书法作业每一次批改与点评都是最直接的指导,通过评价结果学生能一目了然认识到自己书法知识上的不足,同时也清楚如何改进。例如:“本”字捺画应在撇画下方起笔,教师在批改时运用符号予以标注,让学生知道标准写法是什么。此外,书法教学评价应有文字批语,对学生作业及书法课堂学习情况进行整体点评,既需要简洁易懂,又需要因人而异具有针对性。面对学生书法能力的差异性,教师应分阶段分要求进行评价,同时也可开展自评与互评活动,使书法教学评价功能得以发挥出来。
        综上所述,小学书法教育现状仍然存在些问题亟待解决,教师应加强对书法教育问题分析,积极丰富书法教学内容,使中华国粹得以传承与发展,优化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对书法学习的兴趣,同时还需要积极完善书法教学评价活动,使学生书法能力得到全面发展与提升。
        参考文献:
        [1]潘秦秦.小学软笔书法教育的现状及优化措施[J].试题与研究,2018(27):98.
        [2]程嘉瑶.小学软笔书法教育的现状及措施[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17(12):224-225.
        [3]许丽君.唐山市小学书法教学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旬),2015,31(04):13-1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