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彩霞
广东省兴宁市叶塘中心小学
摘要:在传统的班级管理中,班主任与学生之间往往有一道隔阂,学生对班主任的心理是敬畏,而不是信服,导致班主任在管理班级时比较困难。因此,班主任在平时与学生相处的过程中,应该逐渐转变管理方式,尝试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关系。这样,班主任在管理班级的时候,比较容易得到学生认可,最终促进学生在班主任的影响下能健康成长。基于此,本篇文章对小学班主任管理中以人为本理念的应用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以人为本理念;应用
引言
班主任是班级的管理者,在班主任工作开展的时候,教师和学生情感上的交流和沟通比较多,而情感交流和碰触会直接决定教师的教育能不能成功。这便要求小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的时候,必须认识到做好情感教育的重要性,对情感教育的内涵和实质有一个全面地了解,从而将自己的作用更好地发挥出来。
一、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方式缺乏人性化
小学有些高年学生都处于青春叛逆期,比如,有的学生喜欢欺负其他同学,有的学生沉迷于网络,其自控能力相对较差,倘若未能给予正确的教育疏导,就会导致部分学生误入歧途,甚至出现心理障碍,影响以后成长。对于传统班主任管理方式而言,侧重“严刑峻法”,导致多数学生都对班主任有所畏惧,进而使得班主任和学生之间形成对立关系。此种粗暴的管理方式只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导致学生情绪更加压抑。倘若小学班主任管理方式缺乏人性化,就会造成学生思维凝固,出现厌学、弃学的情况,进而引起学生经常迟到早退、旷课。所以,传统的班主任管理方式不仅无法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成绩,还会加大管理工作难度。
(二)缺乏管理创新意识,管理方法陈旧落后
不少开放教育班主任均存在传统的管理观念,认为开展开放教育班级管理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维持正常学习秩序,因此他们在管理工作中更多地注重于学生学习成绩的发展,而忽视了学生在其他方面的发展。另外,受传统管理观念的影响,大部分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多采用以班主任为中心的管理方式,即班级的事情一切都由班主任来决定,并且有的班主任还会根据其自身的认知,制定出一些强制性的班级管理制度来约束学生,这样表面看来能维持正常的教学秩序,但是这种缺乏民主的机械化管理机制,不仅难以发挥学生在班级管理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也难以激发学生遵守班规和相关管理制度的积极性,同时还会导致学生对班主任的强制管理反感,从而会影响班主任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一)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成长和发展
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很多学生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或者情绪,这种情况的出现和小学生年龄有关,也和学生平时的个性有关,这种情况的存在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班级管理的难度。这便要求班主任教师工作开展的时候,必须重视这个问题并解决这个问题,帮助学生更好的控制情绪和行为。这样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发展学生的个性,给学生更好的发展奠定基础。
(二)能够更好地完成班主任的工作
进行小学班级管理的时候,我们必须认识到情感教育的重要性,教师工作中,情感教育非常重要,对教师来说,班主任工作开展的目的就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情感教育也是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情感教育的开展也是为了做好自己的工作,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情感世界的发展,给其更好的成长奠定基础。
三、小学班主任管理中以人为本理念的应用
(一)关爱学生
部分班主任缺乏新型师生观念,对学生耐性不足,应当及时更新观念,做到以学生为本。尽管学生年龄小,人格方面却是师生平等,在要求学生尊敬教师的同时,班主任也需要关注学生个性发展,采取多样化评价方式替代批评与惩罚。小学生对于教师敬畏感与依赖感较强,如若班主任只维持自身权威,必定会影响师生关系,应该激发学生自主性,以平等姿态交流,引导和鼓励学生在班集体中做到自我管理,予以其更多关爱。而对于后进生、特殊生及学困生,则予以更多关怀,确保每个学生均能实现个性化发展。
(二)转变传统观念,尊重学生
学生的成长不仅仅是学习文化课,还包括性格的塑造、身体素质的加强、交流能力的发展等。因此,班主任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从不同角度认识学生。这样,班主任才能发现学生身上的优点,挖掘和激发学生的潜力,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比如,有的学生学习不好,但与人为善,常常帮助其他学生,班主任可以对他进行鼓励。这样,学生会树立自信心,并且在学习的时候,也会更加努力和认真。另外,班主任要尊重学生,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就像弹簧,班主任给出什么样的力,学生就会反弹什么样的力。小学阶段的学生也许在交际方面没有规则,但学生可以感到班主任对自己的态度,当班主任给予尊重的态度时,学生会亲近班主任,在班主任管理班级的时候,能够更容易被接受。这样,既有利于促进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又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
(三)加强与学生的情感沟通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推动开放教育班主任管理工作高效开展的基础条件,而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就需要班主任不断加强与学生的情感沟通,如新生录取后,班主任需尽快摸清每位学生的基本信息和学习情况,并利用QQ、微信等现代化的通信设备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及时了解每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发现自身在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这样才能对班级的动态做到及时把握,从而能避免盲目开展班级管理工作,进而能够提高班级管理工作的效率。例如,班主任可以组织一些比赛或实践活动,并参与到这些实践活动中,多与学生沟通与交流。班主任还可以组织班级折纸比赛,把班级学生分为几个小组,看看哪个小组的学生折得最快、最好。在这个过程中,班主任也通过抽签方式加入其中一个小组,在小组中,一边折纸,一边和学生聊天。在这种环境中,学生容易放下戒备心,班主任的沟通也更加有效。除了沟通方式的多样化以外,班主任在与学生沟通的过程中,也要注意说话的态度。班主任的态度温和可亲,可以更好地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的思想。然后,班主任在班级管理时,就可以对症下药,最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四)及时的更新班级管理模式
班级管理本身便是需要师生双方进行,是一种交融性较强的合作活动,教师想要提高班级管理的效果,必须选择学生喜欢的班级管理模式。为了提高学生管理有效性,我们应该选择合理的班级管理方式,以往管理模式往往比较强硬,是教师强制学生要求怎样做,这样很容易导致小学生出现逆反心理。教师在进行班级管理的时候,应该重视情感的运用,只有这样学生会比较容易产生共情,情感流露也会自然。较为健康和理性的管理模式能够帮助学生培养出健全的人格和习惯,从而能够帮助小学生提高自制能力,给学生将来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
结束语
班主任对学生的成长有重要影响,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的开展,也会受到学生的影响。因此,班主任应该与学生建立平等关系。班主任要学会了解学生,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以学生能够接受的方式管理班级。同时,班主任也要有一定威严,刚柔并济,让学生信服班主任,进而让学生在班主任的管理下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张丽敏.以人为本理念下小学班主任管理策略研究[J].中国农村教育,2019(32):36.
[2]李玉英.浅谈如何用心沟通让小学班主任工作更高效[J].才智,2019(29):185.
[3]郑丽君.小学班主任爱心教育的相关思索[J].华夏教师,2019(26):95-96.
[4]徐红霞.以人为本,以情育人——小学班主任管理艺术探究[J].华夏教师,2019(11):64-65.
[5]先楚渝.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班主任素养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