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青冈县助推优势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发表时间:2021/1/29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30期   作者:徐丽仙
[导读]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徐丽仙
        青冈县委党校   151600
                                                 
        【摘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把产业兴旺放在了首位。青冈县是绥化地区典型的农业县份,近年来,始终把发展优势产业作为经济增加新动能。通过推动农业由单一种植向种、养、加、销全产业链发展,聚力打造玉米、汉麻、葵花南瓜、畜禽养殖四个百亿产业园,通过助推优势产业发展,企业龙头引带,绘就青冈发展新蓝图。
        关键词:优势产业   附加值   产业链    
        
        一、青冈县推进优势产业振兴发展的现状
        青冈县是国家级贫困县,一直以农业为主导产业,种植业一业独大,二三产业发展缓慢,难以起到支撑带动农业产业化、现代化的作用。青冈县的经济发展,无论是从产业结构化水平还是经济优势转化方面,都远低于全国先进地区水平,为了尽快的改变现状,减少差距,青冈县迫切的需要加快发展具有地区特色的优势产业,促进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转化,这不仅有利于青冈县县域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利于青冈县连片贫困区和贫困人口的脱贫致富,促进社会和经济的协调发展。
        (一)青冈县发展优势产业的现实基础
        青冈县地处黑龙江省版图的中南部,松嫩平原腹地,松花江支流通肯河穿境而过,形成了“一水二草二林五分田”的地貌格局。全县幅员面积2685平方公
里,共有耕地256.3万亩、草原60.2万亩、林地62万亩,辖4个街道、10个社区,15个乡镇、165个行政村,总人口51.3万。素有中国猛犸象故乡、中国玉米之乡、中国万寿菊之乡等美誉,是战斗英雄马玉祥故里、铁饼世界冠军李艳凤故乡。近年来,青冈县依据本区域特点以及地域优势科学制定规划,把“产业发展”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任务,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为载体,打造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推动农业发展转型升级,提升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全力推进“寒地黑土之都、绿色产业之城、田园养生之地”建设,向更高层次迈进。一是以“百亿产业园”为支撑。青冈县作为绥化地区典型的农业县份,始终把发展优势产业作为经济增加新动能。依据县情,青冈县第十六次党代会上提出了建设“富强、美丽、活力、人文、幸福”青冈的奋斗目标,确定了打造“百亿产业城、猛犸文化城、健康养生城”发展思路。二是以绿色、特色为载体。青冈通过实施绿色兴农战略,大力推行绿色生产方式,保护绿色农业的“金字招牌”,让青冈变成绿色粮仓、绿色菜园、绿色厨房。三是以招商引资为拉动。近年来,通过大型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动,已经累计招商引进建设产业项目100个,总投资92.3亿元,其中超亿元产业项目18个。四是以“产业融合”为先导。2018年,青冈县被确定为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成功承办全省“两头两尾”暨产业扶贫现场推进会议。青岗县按照融合发展要求,注重延伸农业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业繁荣。


        二、推进优势产业振兴的先决条件
        目前,青冈县推进优势产业振兴发展机遇良好,正当其时。其优势条件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宏观环境优势。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持续推进,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发达地区的产业结构将进一步调整,产业转移步伐将进一步加快。同时,哈尔滨市正在疏解非省会城市功能,部分优势产业将陆续外移,我们青冈县距离哈尔滨仅120公里,是产业转移的理想“承接地”。二是政策支持优势。国务院印发了《国发〔2017〕5号》文件,明确提出:允许地方政府在法定权限范围内制定出台招商引资优惠政策,支持对就业、经济发展、技术创新贡献大的项目,降低企业投资和运营成本,依法保护投资企业及其投资者权益。三是自身基础优势。青冈地处哈大绥1小时经济圈,随着哈黑公路升级改造完成,我县的区位优势更加凸显,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将进一步加速汇聚。
         三、青冈县推进优势产业振兴发展的路径
         推进优势产业振兴发展,必须把握机遇与优势,突出重点,精准发力,抢占制高点,掌握主动权。青冈从县情出发,确定了以下发展路径:
        (一)抓招商引资,激发优势产业发展的新动能。习近平总书记在《实现实实在在的没有水分的增长——关于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中强调指出:“发展才能自强,发展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地方发展经济,离不开项目建设,招商引资是项目建设的抓手,甚至被称为“生命线”。而招商难、招商慢、招商层次低,是当前县域招商共同的困境,所以要结合本地优势资源破解招商引资之困,确保招商项目高占位谋划,全方位引进,高质量落地,同时,突出优势产业的地位,使其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动能。一要围绕“主导产业”招商。二要聚焦“知名企业”招商。三要紧盯“高新技术”招商。
        (二)抓园区建设,增强优势产业发展的承载力。现代园区是有效集聚土地,资金,科技,人才等要素的重要载体。园区经济效应已引起越来越多人关注,因为通过园区建设可以有效地创造聚集力,带动关联产业的发展,推动产业集群的形成,实现区域经济增长。一是布局要更合理。经济发达地区的经验告诉我们,园区要发展,规划必先行。应按照“不求大,但求精”的理念,搞好园区建设总体规划布局。二是要设施要更完善。按照“适度超前、分步实施”的原则,对电力、燃气、供热、供水、通信、道路、治污和土地进行再完善、再提升,不断增强园区承载能力。三是土地要更集约。土地是园区和企业建设的重要基础。要严把土地供应关口,根据每个入园项目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安排用地,杜绝“轰轰烈烈圈地,冷冷清清开发”的行为。四是人才要更专业。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强调,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简单的说在具体工作中起码能做到把政策说清楚,把市场说清楚、把产业说清楚、把企业关注焦点说清楚。五是产出要优质。依托自然资源,区位节点等条件,要注重向特色、绿色要产出,延长产业链,加快发展有品质优势和市场需求的农产品生产,减少无效供给,拓展多元,有效供给。
        (三)抓营商环境,打造优势产业发展的强磁场。
        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东北要把营商环境作为振兴发展的重要突破口。营商环境是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尤其是在政策趋同、规划统筹的情况下,营商环境是提高竞争力非常重要的手段。没有好的环境,招不来商、引不来资,招来了也留不住。甚至可以说,营商环境的好坏直接决定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重点从三个方面打造优势产业发展的强磁场。一要优化兴商富商的政策环境。聚焦企业反映最强烈的企业开办、施工许可证取得等环节进行优化,特别是把重大产业项目的审批作为检验营商环境的“试金石”,积极推行营商环境改革。二要优化便商利商的政务环境。牢固树立“店小二”意识,突出服务优势。充分对接企业的办事需求,聚焦企业反映最集中的痛点、堵点、难点问题,并及时予以回应和解决,打通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让企业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变化。三要优化安商护商的法治环境。以法治建设年活动为契机,全力加快法治青冈建设步伐,着力营造公平有序的社会环境。要规范执法行为,严格落实涉企检查登记报告制度,对一切影响投资环境的人和事,严肃问责、依法严惩,确保企业家投资放心、经营安心、生活舒心。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