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佩佩
桐城市龙腾小学办学集团校(南)校区 安徽 安庆231400
摘要:随着国家体质健康标准的不断提高,广大体育教师在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和心理健康水平方面正在面临新的挑战,大课间活动的有效实施就成为重要的抓手。其间,活动流程是否新颖无疑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娱乐健身自然成为关注的焦点。笔者就以小学高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从精心设置大课间活动主题,确保学生活动参与的兴趣充分激发;活动形式和内容彰显互动性与娱乐健身功能,调动学生大课间活动的参与状态;要有活动评价作为支撑,力求学生养成积极参与大课间活动的良好习惯三个方面入手,将娱乐健身视角下的小学生大课间活动流程予以系统论述。
关键词:娱乐健身;小学高年级;大课间活动;实施流程
引言:
随着教育部《关于落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体育活动时间的意见》的全面深化落实,大课间活动已经成为小学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质量开展大课间活动也由此受到广大小学体育教师的高度重视。特别是小学高年级体育教师在实施流程的创新方面必须做出深入挖掘,娱乐健身由此成为起关注的主要视角。文章就以此为课题展开深入的研究与探索,希望能够为其开展实践活动带来一定的启示,更希望能够为今后开展更深层次的研究与探索提供一定理论支撑作用。
一、精心设置大课间活动主题,确保学生活动参与的兴趣充分激发
“活动主题”指的就是围绕哪一中心开展活动,也是活动的大方向所在。因此,设计活动流程的过程里,必须将明确活动主题放在第一位,这样活动开展的目的才能更加清晰明了。在娱乐健身视角下的小学高年级学生大课间活动流程设计中,笔者认为应该先精心设置大课间活动的主题,进而为全面激发出学生参与大课间活动的兴趣提供重要保证,具体操作应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深入解读小学大课间活动开展的政策背景。众所周知,早在2007年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就联合启动了“阳光体育运动”项目,其目的就是让学生走进操场,走到阳光下,积极参与到体育运动之中,大课间活动也由此成为了全面促进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推手。随着时代的发展,“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等相关政策也随即出台,这些显然都为小学高年级大课间活动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
第二,围绕“娱乐”和“健身”两个关键词设置大课间活动主题。面对当前学校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体育课堂教学正在朝着学生“修身”、“养性”、“身体素质”、“运动技能”全面发展的方向发展,课堂教学也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等等纳入进来,力求课堂教学主题的更加多样化。针对于此,在设置大课间活动主题时,应该紧紧围绕娱乐身心和增强体魄两个中心,让“放松心情,追逐梦想”、“花样篮球体能分层活动”、“放飞梦想,快乐成长”等等能够成为小学高年级学生大课间活动主题,进而让学生活动参与的兴趣能够充分激发出来,为活动全流程的顺利实施提供理想前提条件。
二、活动形式和内容彰显互动性与娱乐健身功能,调动学生大课间活动的参与状态
从小学高年级学生参与各项体育活动的必要条件方面分析,体育活动的内容和组织形式是否新颖无疑是小学高年级学生关注的重点,直接会影响到学生参与体育活动时的状态,大课间活动显然也不能排除在外。
针对于此,在娱乐健身视角下设计小学生大课间活动流程时,笔者认为必须将活动形式的互动性,以及活动内容的娱乐健身功能充分体现出来,由此方可在最大程度上调动起学生大课间活动的参与状态。
针对活动形式的互动性而言,笔者认为必须结合学校现有的教育资源,将有利于开展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活动项目作为主要选择,由此确保小学高年级学生能够改变大课间活动的原有认知,燃起学生参与大课间活动的热情。在此期间,项目化活动形式、探究性活动形式、游戏化活动形式等等应该充分纳入到小学高年级大课间活动之中,为调动学生参与大课间活动的状态提供更多较为理想的平台。就活动内容的娱乐健身功能而言,笔者认为可以针对具体的活动形式涉及具有趣味性的活动内容,让活动内容不在单一化和传统化,确保学生在接触大课间活动内容之后,能够随即沉浸在愉悦的氛围之中,真正让活动内容能够促进学生修身养性和调节身心,彰显出娱乐健身功能的同时,满足阳光体育运动所提出的各项明确要求。在这里,“师生共同创编韵律操”、“生生合作练习花样篮球”、“师生共同进行趣味性跑操”等等都可以作为主要的活动内容。在以上活动形式和活动内容的共同作用下,势必会消除学生以往懒得参与大课间活动,以及“走过程”的心态,让学生真正喜欢上大课间活动,进而达到增强学生体质健康,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目的。
三、要有活动评价作为支撑,力求学生养成积极参与大课间活动的良好习惯
结合小学高年级学生日常行为习惯养成的规律,不难发现通常要有针对性的指导过程作为支撑,让学生真正意识到之前的行为有哪些方面需要得到继续保持,哪些方面需要加以改进,在今后的活动中应该怎样去改进,进而形成一个正确的行为习惯。针对于此,笔者认为小学生积极参与大课间活动也是一样,在探究娱乐健身视角下的小学高年级学生大课间活动流程时,有效开展活动评价自然成为不可缺少的环节,力求学生能够从中养成积极参与大课间活动的良好习惯。具体操作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要带领学生进行大课间活动总结。在这一过程里,要主动带领学生说出大课间活动究竟参与了什么、怎样参与的、有哪些注意事项,随后要根据学生所说做出针对性的完善,让学生能够深刻意识到大课间活动的主题、基本形式、具体内容是什么,为学生课余时间开展集体性体育活动提供帮助。第二,针对学生大课间活动参与的成果与状态加以客观点评。在有效开展活动总结之后,要向学生明确之处活动中哪些行为和表现需要长期保持,哪些行为和表现在今后的大课间活动中不能出现,哪些行为表现还有进一步的提高,并将课余活动中最为理想的活动方案传递到学生手中,这样无形中帮助学生建立了积极参与大课间活动的意识,为学生这一良好习惯的养成打下了坚实基础。第三,要鼓励学生针对教师活动组织情况和内容选择情况做出评价。在大课间活动接近尾声时,要倡导学生将自己内心的看法与建议踊跃说出来,其中既可以包括活动的组织形式方面,也可以涉及活动内容方面,并说出自己认为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这些显然都是学生积极参与大课间活动的动力因素,更有利于学生养成积极参与大课间活动的良好习惯,所以笔者不仅做到认真倾听和详细记录,还将其视为优化今后大课间活动的主要依据,以此确保大课间活动真正成为促进小学生体质健康与心理健康全面发展的必要载体。
结论:
通过以上观点的传输不难发现,在小学高年级大课间活动中,切实围绕娱乐健身打造出一套切实可行的实施流程是一项系统工程。在此期间,不仅要在前期准备工作方面做足功课,更要在活动落实的必要条件方面做出深入的考虑,由此方可确保活动流程的可行性和效果性。针对于此,不断深化以上论述观点自然成为广大小学高年级体育教师在今后实践与研究中的重点所在,还望广大小学高年级体育教师能够积极分享自己的成功经验与科研成果,力求大课间活动的品质始终处于提升的状态。
参考文献:
[1]包海燕.小学体育大课间活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小学生(多元智能大王).2017,(2).
[2]奚凯兀.传统体育游戏在小学生大课间活动中的创新策略[J].好家长.2017,(65).
[3]徐卫祥.如何提升小学体育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有效性[J].吉林教育.201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