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立鹏
陕西省宝鸡市列电中学
摘要:学习支架应用实践的广泛开展,已经成为我国教育体制深化改革工作的整体缩影,在这种时代背景下,信息教学工作也在不断发展更为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对学习支架的运用,也在不断强化。在本文中,笔者竟会针对信息教学中学习支架的应用实践与发展进行初步分析与探讨,希望借此可对相关从业人员起到一定借鉴价值。
关键词:教学时间,信息教学,学习支架
引言:学习支架是辅助学习者进行知识理解的概念框架,而这些不同类别的框架手段,不仅可有效提高学习者对知识的理解效率,亦可通过任务推动方式,帮助学习者快速融入到更深层次的知识领域。现代教学思想的管理权已经开始从教师向学生转移,因此,如何在教学中找到教与学之间的平衡,并让学习支架发挥其对学生各类问题的解决能力,已经成为现代教育工作者的关注热点。
1、初中信息教学中运用学习支架的必要性
1.1、释放学习情境魅力,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兴趣
当前,很多教师都喜欢在课堂上针对教学内容创设相应的情景,希望借此可有效带动学生情绪,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因此,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知识范畴,选择其较为熟悉且感兴趣的内容,并对这些内容素材进行加工处理,使其形成全新的情景支架,引导学生对相关问题进行更为主动的思考与探索。
1.2、学习支架可有效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现代化学习支架有着多种不同存在形式,如微视频、表格、思维导图等等,在这些教学手段支撑下,教师可快速引导学生熟悉各类软件的操作,提高其对软件的理解深度,并在必要时解决学生所存在的困惑。同时,微视频、思维导图等可将原本抽象复杂的知识概念进行更为具体的展现,不同知识内容之间的关联更为清晰,学生对问题与知识思考亦可在其辅导下顺利完成。
2、学习支架的实践原则分析与界定
2.1、教师角度的教学有效性
教学有效性是每一位教师所关注的核心要点,而信息教学又是一项对实践应用要求相对较高的课程,学生在课堂上对知识的理解以及教师对知识的诠释,均可能会因各类意外因素而出现改变。此时,搭建更为合理的教学之间可以形成良好的教学效果,并可让学生养成独立解决问题,独立探索知识的习惯。学习支架的搭建需要同步考虑到学生的认知与知识之间的平衡,为学生解决问题是支架存在的本质意义,因此,对于教师而言,需要关注学习支架所展现内容与学生知识范畴之间的关联,保持对学生实际学习水平与知识能力素养的有效掌控,支架的时机、支架对课堂的影响以及支架的实际数量等,都要进行细致考量,学习支架需要为学生预留充足的个人实践,也要确保支架可有效解决学生在知识学习过程中所存在的烦恼。
2.2、学生角度的知识掌握
教师是学习支架的创建人员,而学生是学习支架整体效果的体验者,其目的在于提高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灵活度与深度,因此,学生为中心,是整个学习支架的中心要点。
教师在推行学习支架过程中,需要将各项课堂活动与学生实际行为紧密结合,让学生自我思维成为其知识技能成长的直接引导者,并为其进一步深入学习创造契机。学生当前知识技能水平是学习支架的重点考虑对象,而初中阶段学生在思维探索层面所存在的自我意识,也是教师融合课堂授课与学习支架的有利契机,作为教师,可在学生遇到无法解决问题时对其进行合理的引导,并鼓励学生实施进一步的思考,另外,初中生所拥有的自我意识,也使其不满足单纯复制教师所传授知识,而这种思维冲动与学习支架又形成良好桥接,让在学习支架的目的与学生探究意识之间达成一致,有力保证学习支架体系的正常运作。
2.3、从最近发展区的角度分析
“最近发展区”是搭建学习支架的重要依据,学习支架在“最近发展区”范围之内不断成长,而教师更需要以此为核心原则,对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做出一定的假设,并根据假设所形成的资源推动整个教育工作发展。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是教学支出教师对学生实际状况所进行的一种预设,而这种判断也会随着教学工作的推进而不断改变,最近发展区是一项动态的思维概念,与之相对的学习支架也要随之进行必要的调整,以适应学生整体状况的变化。教师在对支架具体要素与支架程度进行控制过程中,也要参照学生所表现出的知识发展水平,对支架整体影响力相应抬升或削减。“最近发展区”所形成的知识理论可对学生进行全面分析,而教师则需要根据课堂的实时状况,在对学生进行综合分析后,形成动态化学习支架应用思想。
2.4、搭建学习支架的基本原则
学习支架可有效提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知识获取的有效性,可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形成有力支撑,而学习支架想要确保自身的支撑作用,就必须时刻保持其三个基本原则,即:适量性、适时性、适当性。按照当前信息教学的实践状况,这三个基本原则的实际内涵可总结如下:
(1)教师群体在推行学习支架过程中,需要确保学习支架略高于学生的现有知识水平,但是,这一标准又不能超过最近发展区的上限。
(2)学习支架的模式起点需要与最近发展区最低程度保持一致,如果在实践中学习支架未能起到良好的辅助作用,应该对学习支架的实际支持程度进行逐步提升。
(3)学习支架对学习的支持程度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步削减,因此,支架的最终目标应定位为学生的知识自我探索,引导学生可独立完成具体知识的学习与分析。
结束语:综上所述,信息教学中运用学习支架,需要时刻保持对支架目的以及支架运用原则的有效认知,以学生为根本,推动学生自我学习与自我探索。
参考文献
[1]黎亚武.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0(11):6.
[2]胡瑶瑶. 评价型学习支架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