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世敏
云南民族大学附属中学
摘要:教学效果是评估教师业务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探讨了在教学实践中,如何提升教学效果,进行了一些探讨和尝试,并总结出一些做法。
关键词:教材;教学效果;学情分析;真题;课程标准
有人说:“教育是农业,需要精耕细作。唯有用心,教育才会变得鲜活;唯有用情,才会在师生间绽放美丽的花朵。”
提升教学效果,重在落实教学常规,本文重点探讨教学常规中的备、练和辅。
一、备
1、备教材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基础,是提升教学效果的前提。备教材是实现教学的第一步,通过备教材,既要知道教什么,又要知道怎么教,更要知道怎么做。我的做法是:
(1)整体把握教材
第一步,研读《课程标准》。明确课程的性质与基本理念、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课程结构与课程内容。第二步,通读整套教材。把握教材的基本内容和结构体系,弄清教材内容的前后联系以及逻辑关系,梳理出教材的知识体系。第三步,重点研读当前所要教授的教材,搞清本册教材的具体内容、教学要求以及在整套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2)单元备课
研究教材,弄清本单元在本册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分析本单元与其他单元之间的联系,理清本单元内部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然后研读教师教学用书,明确教材编写意图,确定单元教学重难点和课时分配,阅读相关背景材料,借鉴其中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
(3)课时教案编写
根据单元备课和学生实际情况,确定每一课时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策略和具体的教学过程。
需要提醒的是,教材是学科教学的总纲。备好教材是研究好如何用教材教,而不仅仅只是教教材。
2、备学情
学情分析既是教学活动的基本环节,又是教学研究的基本内容。没有学情分析,教学好比空中楼阁。只有把握学情,教学重难点才能界定;只有把握学情,教学策略才能落实;只有把握学情,教学目标才能达成。我的做法是:
先确定学情分析的主要内容:
(1)分析学生的身心特征。
(2)分析学生的已有认知基础和经验。
(3)分析学生的个体差异。
(4)分析学生对本学科学习方法的掌握情况。
再确定学情分析的具体方法:
(1)通过教学观察(听其言、观其行,察其色)。
(2)通过作业的面批面改。
(3)通过与学生交流谈话。
(4)通过问卷调查。
3、备真题
真题是多位专家呕心沥血的结晶。它既注重对基础知识的考查,又侧重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考查。真题是备课最好的试题资料。我的做法是:精做近五年高考真题,备课组集体研讨交流,分工合作,整合专题进行分类汇编,研制高考命题双向细目表。研究出题专家的命题意图、命题思路和命题趋势;研究考题共性找规律,研究考题差异找特点。明确高考怎么考,考到什么程度,明确必考点、高频考点和轮考点。进而融入平时教学之中,进一步指导教学,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二、练
1、精选试题
“老师下题海,学生泛轻舟”。精选才能精练,精练才能高效。我的做法是:
(1)选题原则:以近五年真题和名校模拟题为主,真题改编为补充。删除偏、怪、难试题。
(2)选题过程:
①分小组精选真题,改编真题,筛选模拟题,进入备课组试题库。
②根据教学进度,一人制定双向细目表,一人核对双向细目表的考点覆盖情况。
③根据双向细目表从习题库中精选试题。
④备课组先试做校正,然后调整定稿,一人负责排版、核对答案。一人设计评分标准。最后备课组统一印制。
(3)选题要求:试题要有针对性、典型性和层次性。
2、分层训练
课后作业不在量多,要精,要有代表性,要分层设计分层训练。我的做法是:作业量分层,作业难度也分层。对于后进生减少甚至不留能力提升和思维拓展型试题,尽量以基础巩固型试题为主,作业量需精减,主要以落实基础,提高学习兴趣为主;对于尖子生恰恰相反,应以思维拓展型试题为主,适当补充少量的非常典型的基础试题,作业量需适度,主要以提升能力,拓展思维为主;对于中等生,则介于两者之间。
三、辅
对于课后辅导,我重点谈谈关于尖子生和后进生辅导的一些做法:
对于尖子生辅导,我的做法是:
(1)建立成长档案,内容包含兴趣爱好、心仪大学、高考目标分数、每一阶段想法和做法以及目标分数、每次考试成绩和考后反思。
(2)定时间定地点针对薄弱知识点、易错知识点,精选专题加餐练并附有详尽答案和解析,先让尖子生自主研究,再小组交流,最后适当指导。
(3)培养重视审题细节意识,指导尖子生三遍阅读审题。
(4)培养反思总结意识,指导建立错题本。
(5)考后及时面批面改,及时交流反馈考试得与失。
对于后进生辅导,我的做法是:
(1)辅情感
后进生大多自卑、沉默寡言,缺乏沟通。课上多给予表现机会关注后进生;课下多与后进生交流,多听听他们的想法。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与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消除戒备心理,让后进生走近你、接受你,培养一种融洽和谐的亦师亦友的师生关系。正所谓“亲其师,才能信其道”。
(2)辅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后进生学习兴趣,激发内驱力是转化后进生的关键一环。我的做法是:①通过化学史教学。介绍化学家的趣闻轶事、重大发现和著名实验等。②通过将化学知识密切联系生活实际。例如:醋酸除水垢,灭火器灭火原理、吃水果延缓衰老等。③通过趣味实验教学。例如:滴水生火实验,冰块燃烧实验等。
(3)辅方法
“善学者师逸而功倍,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在学习过程中方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后进生往往学习不得法,思维不够灵活,不知道怎么去学。因此教学中应随时渗透学习方法的指导。例如:指导怎样进行有效预习,怎样提高听课效率,怎样记笔记,怎样高效复习,怎样自学。
总之,教学效果的提升任重而道远,研究“备-练-辅”永远在路上。我们要蹲下来,把握教学的起点;慢下来,关注学习的过程;静下来,聆听花开的声音。
参考文献:
【1】童云国.高中化学高考复习的有效策略分析[J].教育科研.2020(37).
【2】马千里.高考化学复习备考策略研究[J].育才方略研究.201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