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春苑
冠县武训实验小学
摘要:课程活动方案的评价是课程评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是新课改的亮点,因此对其活动方案的评价是保证课程改革成功的重要策略。活动方案的评价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是人对活动方案所具有的价值的认定。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方案的评价是对活动方案能否满足学生与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及满足需要的程度做出判断的教育活动。课程评价是一种过程,它的目的是要确定课程和教学方案实际达到教学目标的程度。课程评价是对课程优劣和价值的评估。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方案、评价、依据、内容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方案的评价既是活动的相对终结,也是活动的持续起点,更是活动的循环过程。它是运用现代教育评价的理论和方法,根据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特点、目标,拟定科学的评价标准,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方案的评价,有利于转变教育理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有助于挖掘教师的潜能,促进教师素质的全面提高。对于该课程活动的评价,要从评价依据和评价内容两个方面进行考量。
一、评价依据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方案的评价,首先必须从是否体现新课程概念以及新的教育观、课程观和教学观等方面进行。这里应该注意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方案是否体现了教育理念的转变,是否存在着忽视学生主体性、忽视学生个性发展的现象等。二是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方案是否体现了教育理念的转化,也就是新理念在方案的操作层面上,具体的目标、内容、过程、方法等方面有没有得到落实。
其次,必须依据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课程目标进行评价。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标不仅是活动设计的依据,也是活动方案的评价依据。这里的目标指的是《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指导纲要》所规定的总目标、学段目标以及各指定领域的目标。这些目标都是活动方案目标具体化的依据。所以,在评价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方案时,还要以《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指导纲要》所规定的总目标、学段目标以及各指定领域的目标为依据。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方案的评价要超越传统的评价模式,注重以形成性评价、质性评价法为主要评价方式进行评价。
再次,应根据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设计的基本原则、基本要求进行评价。评价其方案所涉及的知识背景、经验基础与所实施班级的学生是否匹配,方案所利用的资源是否符合当地和学校的具体实际,方案中的各项活动是否体现循序渐进的原则,方案的操作是否具有可能性,安全系数如何等。
最后,还应就方案对学生的教育价值做出判断,包括对该方案对学生发展的一般价值和独特价值的评价等。
二、评价内容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方案的评价指标体系的一级指标,即评价指标主要包括:理论导向设计维度、心理规律设计维度、目标设计维度、内容设计维度。对于这些评价指标,要从整体视野上把它们科学地细化,细化出来的内容实际上就是二级指标,即评价标准。
理论导向设计维度主要包括以下七个方面:一是方案是否符合国家课程计划的有关规定,体现教育性。二是方案是否对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有利。三是方案是否以多种形式提倡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具有科学性。四是方案是否体现了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体现先进性。五是方案能否帮助学生提高思想品德修养,认同自己的文化归属。六是方案是否重视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七是方案是否关注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心理规律设计维度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一是方案是否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二是方案内容的整合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发展要求。三是方案内容的组织、编排是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四是探究活动的设计是否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五是活动方案是否考虑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等。
目标设计维度主要包括以下六个方面:一是活动目标是否与国家、地方、学校的教育目标一致,与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总目标、学段目标一致。二是活动目标是否科学、合理、有效。三是活动目标是否符合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特点。四是目标设计是否充分基于学生的经验基础。五是活动目标是否符合学生当前身心发展的需要,符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又能对其心理发展有促进。六是活动目标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取向如何。
内容设计维度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活动内容是否与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指导纲要所规定的内容领域保持一致。二是内容设计是否以整合的方式进行,或内容设计是否以三条线索进行组织。三是内容设计是否与学校课程的开发思路融为一体。四是活动内容是否反映学生现实生活的需要。
由于各阶段的活动结果既是总的活动结果的细胞,又是主体在活动中预测总结果的反馈体,因此,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方案评价可以帮助活动主体掌握目标在活动过程中实现的程度,克服目标不能在活动过程中得到验证的缺陷。同时,由于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具有生成性,所以通过方案评价,生成的活动目标、内容、活动方式也可以得到肯定。从这个意义上讲,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方案的评价是促进课程目标实现并不断生成的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全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巡回展之成都行》;吴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7年12期
【2】《寻找自信—心理教育活动课设计》;孙立新;中小学心理健康导航;2007年09期
【3】《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设计的思考》;王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1年12期
【4】《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岳雪莲;新课程·上旬;2015年09期
【5】《浅析游戏在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运用》;孙英纯;神州;2017年28期
【6】《浅谈开设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必要性》;何礼;课程教育研究;2015年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