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景模式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

发表时间:2021/1/2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0月(中)29期   作者:孙志刚
[导读] 初中生物教学不仅仅是要让学生掌握与生命相关的科学文化知识,更在于在教育当中挖掘出学生的智力潜能,使学生学会对环境进行探究,并且从中获得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和三观,从而促进学生在智力、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上的协调发展。
        孙志刚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第二中学
        摘要:初中生物教学不仅仅是要让学生掌握与生命相关的科学文化知识,更在于在教育当中挖掘出学生的智力潜能,使学生学会对环境进行探究,并且从中获得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和三观,从而促进学生在智力、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上的协调发展。因此,在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开发情景创设的教学手段,营造充满生物学特色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情景的引导下进行举一反三,对生物知识产生更加深刻的理解,从而提升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初中生物;情景模式;教学原则;教学途径
        情景模式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以及教学的目标来创设相应的情景,让学生在与情景的交互中学到知识和经验。与灌输式的教学手段相比,情景模式可以更好地体现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对知识学习的兴趣,从而取得更加理想的教学效果。因此,在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学生的真实需求出发,合理地使用语言、多媒体、实验等手段来创设情境,拉近学生与生物文化之间的距离,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消化和吸收。
        一、情景创设的原则
        趣味性原则。兴趣是教学成功的关键要素之一,我们创设的情景也要能够充分地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有动机去进行生物知识的探究,从而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自主性原则。学生是教学中的主体,在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转变教学思想观念,尊重学生在教学当中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生物知识,降低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使学生可以获得自主学习的能力。
        启发性原则。初中学生的学习潜能是巨大的,初中生物教师要认真分析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了解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创设充满启发性的教学情景,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经过一定的努力来获取知识,从而不断地挖掘出学生的内在潜能,促使学生获得进步。
        二、情景创设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途径
        1.语言创设情境
        语言是最好的交流方式,通过语言的沟通,可以更好的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受到情绪上的渲染,从而起到情景创设的作用。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可以使用正常语言、肢体语言以及表情语言等语言方式去向学生传递信息,让学生置身在教师的语言搭建的情景当中,产生求知的欲望,从而促进教学的顺利进行。
        比如,在教学“生物的特征”这一节内容时,教师可以在正式上课之前先来和学生进行一个小游戏。在游戏当中,教师会作为出题人,使用各种语言来描述出一种动物,讲台下的学生则要认真分析教师的语言,说出正确的答案,看看哪些学生可以最快地猜出这些动物。教师可以同时使用肢体语言和话语两种表达方式,例如在描述大象时可以说“它有着长长的鼻子,皮肤很厚很粗糙,是一种群居动物”,在描述老虎时可以说“它有着健壮的身体,锋利的爪牙,身上长着黄色的毛,并且夹杂着一些黑色的斑纹”……这样,就通过生动活泼的语言调动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与课堂发生了互动。

在游戏完了之后,教师就可以接着对学生说道:“通过前面的小游戏,我们了解到了生物的外在特征,那么生物的内在特征都有哪些呢?”如此,就顺利地引出了教学的内容,让学生对将要学习的知识产生了浓厚的探究兴趣,有助于提升教学的质量。
        2.多媒体创设情境
        多媒体设备是最常用的一种信息技术,对于展示教学内容、丰富课堂教学结构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设备来创设教学情景,给学生呈现出教材所不能呈现的动态知识,用生动直观的图像、动画等来刺激学生的感官系统,使学生不由自主地产生学习的兴趣,从而促进教学的顺利进行。教师要应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时要注意到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多媒体资源的使用决不能喧宾夺主,导致学生失去了思考,如此,才能够真正的发挥出多媒体教育的价值。
        比如,在教学“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这一节内容时,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设备来为学生展示一系列的动物行为。“刚出生的小猴子就学会了挂在妈妈身上,猴子妈妈走到哪里,小猴子就跟到哪里”,“失去了自己的蛋的企鹅就将鹅卵石当做自己的孩子来抚养”,“一只刚出生没多久的小鸭子,第一次被树叶砸到会出现非常惊恐的表现,但是在几次过后,小鸭子会逐渐认识到树叶对自己是没有危害的,对这种现象的恐惧程度也会逐渐降低”……教师通过将这些形象生动的景象引入到课堂上来,构建充满生物气息的教学环境,可以很好地提起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师要合理开发多媒体教育资源,提升课堂教学对学生的吸引力。
        3.实验创设情境
        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课程,让学生通过实验的方式学习生物知识,更有助于学生生物学习观念的确立。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的特点,合理地创设实验形式的教学情景,让学生有机会通过实践的方式去经历生物知识形成的过程,从而加深学生的学习感悟,有助于学生良好生命观念和科学探究精神的形成,并且充分地体现出学生在教学当中的主体地位。
        比如,在教学“开花和结果”这一节内容时,教师可以组织让学生对植物的花朵进行观察。在正式观察之前,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观察桃花和水稻花的形状,思考为什么在桃花盛开的时候会引来那么多的蜜蜂,但是水稻花的盛开就不会出现这种现状呢?让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产生良好的思维,之后再让学生展开具体的实验探究,对两种类型的话进行解剖,观察两种花的内部结构,在实验当中得到结论。实验教学是生物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强化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有效地使用实验创设的手段,营造充满探究的课堂学习氛围,使学生进一步参与到课堂学习活动中来,在实验当中对生物知识产生深刻的理解。
        本文针对情景模式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展开了一番叙述。情景模式的使用是在初中生物教学中进一步落实新课程改革教育观念的重要手段之一,需要得到教师的足够重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上思考问题,遵循趣味性、自主性、启发性的基本原则,引导学生在情景当中学习知识,让学生对相关生物情景产生浓厚的探究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知识学习的效率,并且获得深刻的学习感悟,提升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甄真. 初中生物重要概念教学的策略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5.
        [2]白碧媛. 初中生物课堂情境教学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