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靖芳
云南省保山中等专业学校
摘要:随着我国科技不断发展,社会对于计算机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职业院校作为培养应用型计算机人才主阵地,则应当加强教学模式改革,结合社会需求培养人才。基于此,本文主要以计算机教学以就业为导向重要性,提出教学模式优化策略,以期为相关工作者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职业院校;就业导向;计算机教学;教学模式优化
我国当前已经迈入信息时代,应用计算机进行事务处理已经成为当前公民基础能力之一,否则无法跟上时代的发展。因此,各职业院校纷纷开设相关计算机教学,以提高学生计算机能力,为其后续走进社会奠定基础。而在实际教学中,仅考取职业资格证无法成为对学生学习成果进行检验的唯一标准,还应当培养学生探究能力与创新能力,以满足用人单位对计算机人才需求,提高毕业生就业率。
一、计算机教学以就业为导向重要性
职业院校作为我国培养技能型人才的主阵地,其具有特殊性,需结合社会需求培养技术性人才,为社会输送更多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因此,在计算机教学中,应当做到以就业为导向,一是为学生树立正确就业观,在课堂上引入就业所需内容,不仅可使学生掌握更多专业知识,丰富课堂教学,提高专业素养,还能在就业中展现出更为优秀的能力;二是新时期社会发展下,由于计算机已经融入到人们生活生产各个方面,不同行业或多或少对于人员计算机能力具有一定要求,通过以就业为导向教学,可提高其能力[1];三是职业院校发展需求。在职业院校发展中,其目的在于培养更多技能型人才,教学重点在于“职业”,如若采取传统教学模式,重理论轻实践,则必定与教学目的不符,降低学生就业率,进而对职业院校发展造成影响。
二、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院校计算机教学模式优化策略
1.改善教学内容
在学校中学生均希望自身能够学习更多知识,以获得更好发展,职业院校在制定教学计划中,应当以就业为导向,满足学生需求,构建相应的计算机教学体系,促进教学质量提高,培养学生综合竞争力。因此,教师可走进市场中,与时俱进的掌握当前用人单位对计算机人才需求,如,在科技发展下各企业逐步实现智慧办公,对于计算机网络人才、图像处理人才、办公自动化人才需求量较高,教师可以上述需求为中心改善教学内容,使得学生在课堂上即可掌握如何应用自动化办公软件,熟练操作excel、ppt、word等软件[2]。
并且,在教学过程中,调整课程结构,将职业性特点凸显出俩,实施课程中结合学生就业需求,是适当增减课程内容,遵循“够用”原则建设课程,不同学期反复设置同类课程,遵循递增原则从简至难的培养学生,根据学生职业规划侧重教学,达到良好人才培养效果。
2.加强实践锻炼
在计算机教学中,其对于学实践能力及操作能力具有较高要求,加强这两方面能力培养属于教学重点。一是可推进产学研融合,在校内实践基地中组织学生加强实践技能训练,以情景模拟的方式提出问题,结合执业发展需求指导学生实践素养,进而提高教学效果;二是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到计算机竞赛中,如腾讯2019年组织第二届校园编程竞赛,吸引1万余名喜爱编程与计算机学生参加,以在线编程的模式,有多名校园学生脱颖而出,且挑战33h内利用代码设计开发公益技术产品,以此全方面展示和锻炼了学生实践技能[3];三是组织学生共同进行社会调查,收集当前计算机毕业生就业形势与就业方向,了解市场情况,不仅可对学生实践能力进行锻炼,还能指导其职业规划;四是强化校企合作,通过企业岗位实践锻炼的方式,为学生营造真实的企业工作环境,培养其职业素养,结合岗位需求对就业方向进行调整,积累更多经验,促进其就业能力的提高。
3.灵活应用教学方法
所谓教学无法、教无定法。职业院校计算机教学中,为推动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改革,教师重点在于根据教学内容及实际学生情况,灵活应用教学方法。当前教学中,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已经被淘汰,教师应当尊重学生个性,明确学生主体性,课堂教学中为其提供更多展示自己的机会,激发学生兴趣,了解计算机信息重要性。如,教学中C语言学习作为重点内容,可借助多媒体为学生展示使用C语言编写的软件,当理论知识学习后,为学生设计利用C语言编写软件的任务,将学生划分为若干小组,共同完成任务,以成果汇报与展览的方式,确保学生能够内化计算机技能以知识。通过此种“做中学”的方式调动学生积极性,投入到知识学习中。
总结:综上所述,计算机教学以就业为导向,可有效为学生树立正确就业观、提高学生职业竞争力,满足职业院校发展需求。因此,在教学中应当结合实际情况,通过改善教学内容、加强实践锻炼、灵活应用教学方法的方式,优化计算机教学模式,进而培养更多优秀计算机人才。
参考文献:
[1]邱海锋.“慢就业”视域下高校就业指导教育的发展路向论析[J].中国成人教育,2020(15):36-39.
[2]倪强,段剑伟.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计算机教学模式优化路径研究[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33(05):19-20.
[3]赵忠见.基于学生需求分析的高校就业指导课程优化策略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0,40(06):5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