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尝试

发表时间:2021/1/29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30期   作者:刘先福
[导读] 传统的教学方法是以老师讲为主,

        刘先福
        山东省诸城市桃林初中 山东诸城 262222
        传统的教学方法是以老师讲为主,学生被动地听为辅,再加以练习巩固。这样做的好处是老师能圆满地完成教学任务,但弊端也是很明显的。很多学生听得很明白,做起题来却错误很多,甚至根本找不到解题思路。为提升教学成绩,老师只能靠加班加点多练习来进行补救。这样大大地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不利于学生智力的开发和思维的发展。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这一新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利于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自己在这方面进行了一些尝试。
        一、准备工作
        将学生按学习成绩进行分组,每组四人,分别为1-4号。1号为组长,2号为副组长。3号4号成绩差一些,1号2号成绩好一些。1号与4号同桌,2号与3号同桌,这样能够做到一帮一。前后桌为一个合作小组,便于交流。教师在备课上要下功夫,既要备教材又要备学生。特别是问题的设计要有梯度,小起步密台阶,要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还要预想到课堂上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的办法。课前根据学生的分组设计好表格,并赋以对应的分数,对各组学生的表现及时评价。通过分数评价,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二、实施阶段
        1、教师要设计导学案,明确学习任务,让学生带着问题学。遇到问题先同桌解决,同桌解决不了,四人小组解决,四人小组解决不了,班内解决,班内解决不了,老师帮着解决。如学习一元二次方程时,我设计的导学案为:阅读课本124页-125页 例1上面部分,完成问题(1)-(4),自主探究并交流如下问题。任务一:(1)列出的四个方程有什么共同特征?(2)与一元一次方程有什么不同?从而得出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任务二:(1)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是什么?(2)什么是二次项、一次项、常数项?什么是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这样通过问题串的形式,引导学生在探索过程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感悟基本的数学思想。教师在这一活动过程中,要把握好学生自主探索的时间,并适时进行归纳,示范阶段性结论。问题的设计要由浅入深、由简至繁。如学习相似形一节时,可以让学生回答如下问题:(1)等边三角形与正方形是相似形吗?为什么?(2)两个正方形是相似形吗?为什么?(3)两个等腰三角形相似吗?为什么?(4)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相似吗?(5)两个矩形相似吗?为什么?这样步步深入,如果相似,让学生说出理由,如果不相似,让学生举出反例,使不同层次的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得到提高。


        2、老师的讲是通过检查学生的学来讲,讲重点,讲难点,讲学生解决不了的问题。凡是学生能自己解决的问题,老师坚决不讲。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问题,要通过老师来提问,通过学生板演来暴露问题。出现问题老师不急于解决,先有学生来解疑。如学习有理数混合运算时,找1-4组的3号同学板演,2号同学到黑板批阅。如果出现错误,2号同学要指出错误的原因,并进行改正。2号同学完成不了,由同组1号同学完成。若1号也完成不了,别的小组可以代替完成。对学生总结不到位及遗漏的知识点,老师再进行总结归纳。
        3.教师要抓好小组长的龙头作用,对小组长老师要专门进行培训,教会他们管理小组的方法。因为他们能力的大小不仅影响自己小组的学习情况,而且影响整个课堂教学任务能否顺利完成。他们要随时关注组内成员的学习状态,随时督促组内成员完成学习任务,还要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中的困难。要争创优胜小组,功夫不仅在课堂上,课外还要做大量的工作。如让组内的成员不要贪玩,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让他们上课认真听讲,不要做小动作,甚至为提高本组的学习成绩,还要给他们补课。为激励小组长,可以在综合素质评价上向他们倾斜。抓好了小组长,自己的课堂就会成为高效课堂。
        4.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做老师的都知道,凡是善于提出问题的学生,往往是成绩优秀的学生。学生能够提出问题,他们对知识就感兴趣。帮他们解决了问题,就树立了他们的自信心。有了自信心,他们就有了战胜学习困难的勇气。为践行这些理念,对敢于质疑的学生,我总是给予一些激励性的评语。即使他们的回答错误,也要对他们敢于质疑的精神给于肯定。并反复强调,有质疑才有进步。这质疑存在于4人小组中,质疑存在于课堂中,质疑也存在课外中。对质疑的学生给予相当多的分数奖励,质疑使班中比学赶帮超的气氛异常浓厚。能够拓展学生的思维,开阔学生的思路,让学生的能力得到提高,促进学生数学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这样也符合新的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
        5.对每个小组的表现及时作出评价,并以分数的形式记录下来。为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可采用抢答的形式。学生抢答时,教师要尽量照顾到每个组,使他们都有展现自我的机会。对设计的问题,也要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较简单的问题让3号或4号解答,稍复杂的问题让1号或2号解答。即使学生解答错误,教师也要用肯定的语言加以赞赏,如声音洪亮,语言条理,归纳提升等方面都是他们身上的亮点,并让全班同学给他们掌声鼓励。这样,通过学生动脑、动口、动手,激发了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他们的思维活跃起来,使他们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三、总结阶段
        对每个小组的表现,每周末进行总结表彰,评出优胜小组,每组评出表现突出的个人,并在学习专栏中进行展示。优秀个人纳入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期中、期末考试后,对每个小组的成员按成绩略有调整,为的是平衡一下他们的实力,使他们建立在同一水平线上更好的竞争。经过一阶段的尝试,自己所教班级班风正学风浓,成为学校一大亮点。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