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文锋
壹聘网,安徽省合肥市230001
摘要:2019年我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2688所(数据不含港澳台地区,下同),2019年中国各类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4002万人。由此可以见高等教育在学规模之大,这其中大部分近将进入社会参加工作,优秀的职业知识技能和社会适应能力将影响大中专毕业生的就业与工作适用周期、价值创造力等。本文就高等教育中职业技能实践教学开展的目的、现状、建议、意义等进行简要探讨。
关键词:高等教育;职业技能;实践教学;探讨;
正文:
前言:随着历年来的高校毕业生数量不断增加,“就业难”和“招聘难”成为每年毕业季招聘市场的热议话题,2020年大学生毕业人数是874万,2021届高校毕业生总数将达到909万人,受2020年以来的疫情与国际局势多变的多重因素影响下,“就业难”和“招聘难”将又一次被人们所讨论。本文就高等教育阶段,开展职业技能实践教学,探讨其开展的目的、现状、建议、意义等。
1、高等教育中职业技能实践教学的目的:
1.1落实教学意义,培养综合技能人才
高等教育的三项职能,即培养专门人才、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其中服务社会被愈加重视。随着国家出台创业就业举措,高等教育阶段的学子们,对进入社会的设想多种多样。高等教育在日常教学管理和学习课程上,把职业技能实践教学凸显出来,为体现服务社会的职能价值,落实职业技能实践教学教学,目的为培养出更多的优秀的综合性技能人才,进入社会,服务社会,技能推动社会发展,时代进步,也能发展其自身的价值与意义。
1.2提高教学成果,巩固理论文化知识
职业技能实践教学的价值有助于日常理论教学的验证和运用,帮助学生汲取理论知识,在此前提下进行不断时间、升华、巩固,有助于对文化知识的掌握、熟悉、运用及优化创新,实现学以致用的目的。过去的一段时间,应试教育的“死读书、苦读书”被世界大环境所影响而改变,综合素质教育被不断提出与丰富,理论和教学也在不断推陈出现,通过职业技能实践,进一步体现高等教育的重要社会价值。
1.3检查学习成果,提前适应社会环境
关于职业技能实践,诸如德国的“双元制”培养模式、北美地区的CBE培养模式、英奥等国的能力本位(CBET)培养模式等;我国近几十年也有很多培养模式,诸如产学研结合、三段式培养模式、校企合作交易等等,总之都是以社会实际为根本,根据岗位要求,开展教学和指导教学,培养社会需要,岗位适合的优秀人才。所以高等教育中职业技能实践教学既能检查学生学习成果,并通过实践教学,提前让学生熟悉了解、适应社会环境,尽早调整避免进入社会岗位的不适应性。
2、高等教育中职业技能实践教学的现状:
2.1思想意识上不足,理论实操薄弱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中职业技能实践教学方面,受到起步晚、发展快、变化多的综合因素影响,高等教育阶段的职业技能实践教育,大多放到毕业前夕,高校放任学生自由择业。加上管理意识薄弱,管理手段单一,流于形式。毕业生在日常工作或社会实践阶段中,无系统化、专业化的指导、帮扶,让实践教学的初衷付之东流,理论掌握不足部署,实操也非常薄弱。
2.2现状与需求矛盾,师资力量欠缺
高等教育的课程设置与社会发展明显存在脱钩现象,存在无法学以致用的情况,例如部分技能型书本可能都是十年前编纂的,无法与当前社会需求相匹配,造成毕业生现状与社会需求的矛盾。
此外高校师资力量薄弱,部分高校在教育体制的影响下,重研究轻实践,没有专业的专职师资队伍去开展,从而给职业技能实践教学带来不利的影响。
2.3技能实践的单一,过于形式主义
通过走访发现,很多高校开展职业技能实践教学以课堂理论为主,缺乏具体实践,过于理论,课堂中照本宣科,趋于形式,未能实实在在的开展职业技能实践教学工作,让学生产生厌倦心理,从而浪费了学生的宝贵学习时间和充裕的职业技能实践周期。
3、高等教育中职业技能实践教学的建议:
3.1不断完善理论体系,完善实践教学模式
职业技能实践教学的开展需要扎实、系统、丰富、全面的知识理论作为基础,通过与时代发展同步,不断优化和丰富的基础上,不断完善理论体系,完善实践教学模式。我国高等教育中职业技能实践教学才能充分发挥其价值,每年为国家培养书数以万计的优秀社会高素质、综合性人才。
3.2强化高校师资力量,实现走出去引进来
2019年9月教育部等四部门关于印发《深化新时代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就教师既要具备理论教学的素质,也应具备实践教学的素质进行描述。通过多年的教育改革,社会呼声,既要让师资力量走出去学习新知识、新事物、新见闻,更要引进来,邀请各行业优秀代表,进入高校课堂分享并和高校学生进行交流,实现高校与社会同步信息、同步发展。
3.3培养学生实践意识,保障实践安全有效
受到互联网工具的日益普及,人们对信息的掌握日益丰富,越加便捷,因为大量的信息未加过滤,让涉世不深的学生应接不暇,因此培养培养学生实践意识,既不能怕也能不能初生牛犊不怕虎,需要从系统的知识内容中阐述,并结合职业技能时间,从校园到社会,逐步开展,从了解到熟悉、再到适应的过程。高校提供和发挥教学、实践、保障的作用,从保护到放手,确保学生安全的前提下,进行职业技能实践,培养出优秀的合格的社会新生人才。
4、高等教育中职业技能实践教学的意义:
我国通过不断的教育改革,学习世界各国的优秀经验,已经不断的完善高等教育阶段中学生们的职业技能学习和实践内容,首先可以实现职业技能实践教学目的和社会对适应性人才的迫切需求。高校通过培养高技能型人才发挥其社会职能,通过职业技能实践教学,其次可以实现学生们的学以致用,以及快速融入社会,创造工作价值与发展自身价值,从而实现人生理想与各项收获及回报。最后高等教育中职业技能实践教学可以提升综合人才素质,通过实践活动、真实案例、不断的塑造高校毕业生的心理建设,强化危及防范意识,在懂法守法的基础上,创造工作价值,顺应社会发展,发展其人生价值,共同推动社会进步。
综上:我国高等教育受众人群数量规模大,且呈现持续增幅态势,每年进入社会的毕业生数量同比增加,为了实现毕业既能就业,就业具有技能,既能胜任也能发挥自我价值,共同推动各行各业经济健康快速发展。通过高等教育阶段培养综合性优秀人才,通过职业技能实践教学的不断完善和不断丰富,实现培养人才的同时,更是培养社会需要,愿意奉献自己,创造价值的国之栋梁,所以高等教育中职业技能实践教学得开展和优化,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参考文献:
[1]左其琨.高等教育实践论丛[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5
[2]高峻岭,张燕州.高职生就业创业技能培养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20.1
[3]中国产业信息网.2019-2025年中国职业技能培训行业市场竞争格局及未来发展趋势报告[N].中国产业信息网,2019.3
[4]刘开军.浅谈实践教学在高等职业教育中重要性[J].大家,2012(第11期)
[5]陈黎.浅谈实践教学在高等职业教育中的重要性[J].信息周刊,2019
作者:
刘文锋、职业经理人、高级网络工程师、原壹聘网总经理、受聘担任多所高校客座讲师、客座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