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作业设计 提高教学效率——关于小学生作业情况调查报告

发表时间:2021/1/2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0月(中)29期   作者:卢鸣
[导读] 孩子的学习似乎是家长碰面必然会谈论到的问题,而谈论中也必然会有家长说到:孩子作业多的很,晚上要做到很晚……而老师呢,同班级同学科的教师一碰面,也会说到:现在的孩子太难教了,一个知识点讲解多次,再做还是错的,只能让学生多做几次,力争在加深记忆中掌握知识。
        卢鸣
        陕西省商洛市商南县城关第五小学  726300
        前言:孩子的学习似乎是家长碰面必然会谈论到的问题,而谈论中也必然会有家长说到:孩子作业多的很,晚上要做到很晚……而老师呢,同班级同学科的教师一碰面,也会说到:现在的孩子太难教了,一个知识点讲解多次,再做还是错的,只能让学生多做几次,力争在加深记忆中掌握知识。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孩子的作业为什么会成为一个家长和老师都头疼的问题呢?追踪溯源,还是作业设计不够合理,很多知识只能通过重复、机械的练习来进行巩固,无形中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
        一、现状分析
        作业设计是教学工作中的基本环节,也是实施素质教育、进行课程改革的重要载体,它对于教学实践的深化和教学理论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传统的作业观已不能适应新课程实施的要求,必须进行改革。我们在教学常规检查中对我校学生的语文、数学作业做过调查,发现学生作业在“质”的方面问题较多,其问题主要表现为作业数量与质量反差巨大,主要表现为:
        1.作业多以课本上的现成内容居多,根据课堂及学生实际编写内容少。
        2.作业程式化、刻板化,枯燥乏味,知识巩固多,应用实践少。
        3.统一任务多,自主选择少。缺乏创新,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结果是,学生负担过重,教学效率低下。
        4.渗透不广,将语文、数学学科和其他学科割裂开来,就着语文练语文,数学练数学,忽视了多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
        5.对象不分,不同层次的学生做着完全相同的作业,有的“吃不饱”,有的“受不了”,因材施教的原则在小学作业设计中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
        小学作业量与质的巨大反差形成了明显的负面效应。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损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优化小学各科作业设计迫在眉睫!
        二、调查对象
        为确保调查研究结果的全面性,我们将调查对象定为本校1-6年级学生。


        三、研究方法
        在调查中,我们采取了以下几种方法对学生的作业设计进行研究:
        1.文献资料法:研读有关专著,收集有关教学思想和模式的资料及论文,与新课程理念融合,借助理论和经验,形成合力,提高教学效果。
        2.行动研究法:依据《课程标准》,用相关的教学理念指导实践,并围绕优化作业设计这一问题,在教研组内组织学习、课堂教学作业设计研讨、点评和理论主讲活动等等,努力探索优化小学作业设计的原则和策略,分学科对作业案例进行研究。
        3.观察比较法:对布置不同作业的学生进行比较、观察,有目的、有计划、精细的、深入的观察。
        4.经验总结法:重视资料积累,根据各阶段的得失,不断调节研究步伐。最后以调查报告的形式进行总结。
        四、研究结果
        在调查中发现,具备以下几种形式和特点的作业深得学生喜欢,作业完成的速度和正确率都高了很多。
        (一)多样化的作业设计
        听、说、读、写与演、唱、画、做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作业,既能让学生动手动脑又动口,符合他们好奇、爱动、形象思维占优势的特点,同时,作业技能的培养与活动相贯穿,能让学生的多种感官都参与到活动中、学习中来,为发展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奠定了基础。
        (二)趣味性的作业设计
        灵活新颖,富有情趣的作业更能吸引学生,让学生不由自主的想要主动去完成它,兴趣浓厚。
        (三)有层次作业设计
        学习能力先天有差异,有差异的学生做无差异的作业,势必会造成有的学生“吃不饱”,有的学生“吃不了”的现象。承认并尊重这种差异,是主体性学习的一个重要特点。因此,对不同水平学生的要求应有所侧重。所以,根据学生的知识层次设计的不同梯度的作业。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够有所收获,感受到成就感。
        (四)综合化的作业设计
        1.课内外相结合的作业。学生在课外通过丰富多彩的作业形式,巩固、应用,深化所学的知识,促进了知识向能力的转化。
        2.多学科互相融合的作业。淡化学科之间的界限,淡化知识分割,把语文、数学等学科与其他学科知识相结合的作业,能够尽可能的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进行综合学习并运用知识。感受到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总之,生活中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教育资源,处处都是知识,为了让学生学的轻松,教师教得轻松,我们教师在设计作业时,一定要尽可能的换位思考,站在学生的角度,多考虑学生的喜好和需求,再与教学大纲相联系,设计出学生有兴趣,有所获的作业来。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