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中以读促写初探—— 以Module11Unit 1Reading So Many Jobs to Choose from教学为例

发表时间:2021/1/2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0月(中)29期   作者:丛小利
[导读] 本课例是2019年11月27日在江苏省如东高级中学举办的“课堂教学”开放日活动中开设的公开课。
        丛小利
        江苏省如东高级中学  226400
        一.课例背景
        本课例是2019年11月27日在江苏省如东高级中学举办的“课堂教学”开放日活动中开设的公开课。授课教师为全国微课评比一等奖获得者丛小利老师,指导教师为南通市教科院老师。授课材料来自《牛津高中英语》选修教材Module 11 Unit 1 Reading, 授课时长45分钟。
        二. 教学分析
        1. 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教学文本So many jobs to choose from脉络清晰,是分析文章篇章结构的好素材。全文分为三大部分,分别为起始段,引出主题;主体段,三类不同的职业,及其各自的职业特点;结论段,所有的职业对社会都是不可或缺的。
        2.教学目标:
         (1)掌握文章的篇章结构(2) 了解不同类型的职业以及各自的特点
        (3)认识到任何职业都是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都是优势跟不足共存
        (4) 出适合自己的职业选择
        3.教学设计思路
        (1) 备课的理论根据和思维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教师引导学生把握语篇结构,梳理文本内容;另一方面, 教师引导学生走出文本,结合阅读的所得所思,联系实际生活中缺乏男幼师的社会现象,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进而加深对文本相关话题的理解,促进学生拓展文本内涵,把当堂所学所思迁移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发展学生思维品质。
         (2)课堂教学活动
        教师设计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教学活动:1)导入。高三学生面临报考大学填报志愿时的专业选择,所以对于介绍职业的相关话题会比较感兴趣。2)分析篇章结构。本文脉络非常清晰:起始段引出话题,主体段介绍三类职业及其优势和不足之处;结论段总结点睛。是教会学生梳理文章结构的很好的范例材料。3) 仔细分析主体段中所涉及的各种职业特点,强化没有“完美”职业,并为下文的讨论做铺垫。(4)写作。通过观看视频,引发学生思考关于“男幼师”这一职业的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从而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三、教学过程
        Step 1 : Lead—in
        T: Boys and girls, it will be not long before you are admitted to university. But before your being admitted to university , you'll have to choose your majors which are associated with your future career . Have you ever considered what you want to do in the future and why you want to do that job?
        S:…
        【设计意图】本环节着力激活学生的认知图式,并进一步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
        Step 2: Read the passage
        1. Read for structure
        初读意在让学生快速浏览全文,识别语篇类型,整体感知文章框架,并归纳各部分大意。
        1. T: Now let’s Read the article for the structure .
         The structure of the text:
        Beginning paragraph(s)  (Para.1 ): The introduction to the theme — Jobs available and suited to you
        Body paragraph(s)  (Para.2-5) : Three kinds of jobs and their features
        Concluding paragraph(s) (Para.6): All jobs help society function
        (注:画线部分为要求学生填写的内容。)
        【设计意图】本环节旨在培养学生的篇章意识,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结构,同时也为文本解读和后续生成做好准备。


        2. Focus on body paragraghs
        T: Now let’s read the body paragraphs again and discuss in pairs about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different jobs.
        【设计意图】本环节是通过再读主体段,让学生关注文本,提炼出不同职业各自的优点和不足之处。让学生的认识到没有那种职业是完美的,在职业选择时要考虑职业的所有方面。:Z。。 On
        Step 3: Read for opinions in the text
        T: Almost every article reflects the opinions or views of its author. In this article what the author’s attitude towards the popular/unusual/ ordinary career is ?Which sentences or expressions show the author’s  attitude toward each career?
        Popular career: negative
        【设计意图】教师设计这一环节,一方面是为了让学生知道在阅读中要从文章中的某些细节——形容词、语气词特定句子等来判断作者观点的偏向,发展学生的阅读技巧;另一方面,也是发展学生根据浅层文本信息推断深层含义,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
        Step 4:  Discussion
        T: As you know, every job has its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 What would you take into consideration when choosing a job? As ar as you concerned, what about being a kindergarten teache?  Here’s a video about kindergarten teacher. Let’s watch.
        【设计意图】同桌讨论避开了多人讨论的表面热闹,在讨论中合作学习,学生在思考和讨论中内化所学知识,提升思维品质。 同时,这一设计贴近学生生活,更能激发学生的讨论热情。通过讨论,有助于学生梳理文本内容,构建有效信息,为输出做充分的准备。
        Step 3:  Writing
        1. T: Now , after all those activities, it’s time for you to write an essay about the advantages and the disadvqantages of being a male kindergarten teacher . The beginning is given to you.
        【设计意图】读写结合可以帮助学生认真阅读课文,深入理解文本;可以帮助学生发展语篇能力和语用能力;还可以帮助学生更有效的学习语言知识,发展语言能力。除此之外,写作活动本身也是帮助学生发展思维能力的有效手段。
        Step 4: Homework
        Polish your writing and write down your articles in your exercise book .
        【设计意图】家庭作业是对课堂内容的延伸和巩固。通过完善课堂生成,学生内化所学的语言知识和技能为写作的语料跟技能。
        四、 教学反思
        1. 充分合理的阅读输入,水到渠成的写作输出
        学生顺利完成阅读后的输出,如篇章结构的分析,视频的观看,小组讨论等,为后面的写作打好基础,让学生有话可写,有话想些。教师创设活动吸引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阅读中,使学生对篇章的结构以及内容有了较好的掌握后,再引导学生进行整体吸收和运用,引导学生利用篇章所提供的信息进行交际活动。
        2. 课堂输入活动和输出环节契合一致
        一节高效的英语课,其输入内容一定要与输出内容高效对接。在选择讨论话题,为写作做铺垫时,教师要充分考虑所选择的内容是否符合学生的年龄与兴趣,是否能吸引学生,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材料才能吸引学生兴趣。同时, 所选的讨论话题必须最大限度的与所学语篇材料保持契合,这样才能真正做到输入与输出高度融合,不能为了讨论而讨论。正是这些一致而有效的活动保证了足够的信息输入,让学生在课堂上才能有所得,并在活动中交流展示,进而进行语言的输出。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人民教育出版社
        2. 张伊娜(2013)“读写结合应成为我国中学英语阅读教学的落脚点”,《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000(002),n23-26
        3. 曹军喜“综合视野下尊重学习者阅读生成过程的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以The Paradox of Choice 教学为例”, 《中小学外语教学》2019年第3期 第60-64页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