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小学低段体育课如何由“学堂”转变为“练堂”的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1/1/29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30期   作者:吴银芳
[导读] 小学低段学生是刚进校园的学子
        吴银芳
        萧山区渔浦小学 浙江省,杭州市,
        摘 要:小学低段学生是刚进校园的学子,许多学子连学校的规矩还不懂,运用何种教学手段才能把这些学子教懂教会。影响教师教学的是学生,影响学生学习的是教师,没有教师在课堂上的教授和指导就没有教学过程。我经过两年的实践,深刻体会到课堂教学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和主动学习,就难以达到高效的目的。因此要达到高效的体育课堂教学效果就需要各种有效方法的运用和融合。本文就针对低段学生如何快速掌握体育的基本技能 和技术,提出一些可行的教学方法,如采用协商特殊约定、开展情境教学、提高语言艺术和运用游戏教学等有效的教学策略,收到了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以供老师们参考。
关键词:低段;情境教学;“学堂”;“练堂”;教学策略

        一、新生的教学现状
        如今的家庭人口少,大都是三口之家,新入学的小孩子受家庭影响,极大多数养成了衣来张手的习惯,可谓娇生惯养,被家长视为“宝贝”,现在的10后他们在家里不怕家长、在学校不惧老师,其中不乏调皮捣蛋的学生,教师完全拿他们没辙,使得体育课堂教学无法正常进行。本文提出低段学生如何快速掌握体育的基本技能 和技术,提出一些可行的教学方法,如采用协商特殊约定、开展情境教学、提高语言艺术和运用游戏教学等有效的教学策略,是通过师生间的交流互动,拉近师生间的关系,运用灵活多变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真正树立“健康第一”思想,确保每个学生受益,进而使学生对体育课有新的认识,达到掌握技能和锻炼身体的目的,体育课堂教学收到了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由“学堂”慢慢向“练堂 ”转变的措施与策略
        (一)协商特殊约定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达到有序的课堂教学,可以从日常的课堂教学中积累经验,根据学生课堂的实际情况,和学生协商特殊约定,以此来活跃课堂气氛,从而达到高效的课堂效果。
        1.奖励的约定
        一年级的小朋友喜欢做老师眼中的好学生,对于奖励都是有极大的荣誉感,一年级的课堂上普遍存在一个现象,永远有讲不完的话,偶尔还有吵不完的架。教师一味的批评对学生起不了什么作用。这个时候教师只要平心静气的讲一句“老师看看哪个小朋友最乖,站的最好,老师就给他一枚奖章” 就可以让学生安静下来。
        通过一枚小小贴纸,能快速的让课堂安静下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能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种教学手段在体育课上值得推广。
        2.暗号的约定
        课间的时候,学生经常做的游戏“1、2、3木头人”,他们每次玩这个游戏都非常的开心,严格遵守游戏当中口令的指示。这就给我一个启发,我为什么不和学生约定一个暗号,通过暗号来引导学生认真上课呢?我发现这是个好方法,于是我就和学生约定几个属于我们的暗号,把暗号融入到我的课堂教学上来。
        小小的口令和哨声改变我的课堂效率,学生能迅速理解和执行老师传达的意思,促进我的课堂越来越高效了。
        3.“协议” 的 约定
        上一年级课的教师都会有这样的烦恼,等我们上课上到一半,一个学生跑下自己的位置,要上厕所。一年级的学生本来就要在教师的视线范围内活动,不能乱跑。所以我和我任教班级的学生达成一个“协议”。
        (1)上课不准喝水、不准上厕所、不准回教室。
        (2)上课不许讲话、不准插嘴、有事举手报告。
        (3)严禁和同学追逐打闹,做危险的动作。
        现在上一年级的课,再也不会出现上课喝水、回教室、上厕所的情况。虽然偶尔有打闹,但是课堂的整体效果较之前,有了很大的进步。
        4.“优先权” 的约定
        一年级的个别学生还没有良好的自我约束力和控制力。他们喜欢课上打闹、讲悄悄话。而我又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讲课堂纪律。于是我就提出争取“优先权”——下课之后,纪律最好的小组先回教室的奖励。虽然只是一个早点回教室的“权利”,但是在学生们眼中那是莫大的荣誉,而且我还发现第一个回教室的小组,他们会趾高气扬,开开心心的回教室,而剩下三个小组则是站的“更加”好,希望自己小组能成为下一个回教室的队伍。
        这样的一个“优先权”,既能约束学生的纪律,又促进了学生的上课的积极性,培养了他们相互之间的集体荣誉感。
        (二)开展情境教学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中,教师通过语言描述、实物演示、音乐渲染等手段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的教学方法。小学低年级学生对情境教学法情有独钟,而且能够满足各种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把学生注意力和好奇心都吸引到课堂中来。
        1.适合学情
        情境教学是追求让学生身在其中,激发学生充分想象,并渗透到课堂教学的每一环节,启发学生多想新花样,鼓励与众不同,主动融入团体,积极参与学习,达到好的学习效果。
        通过小组游戏竞赛的方式,巩固学生这节课学到的动作。学生们在玩中学、学中玩,达到了良好的学习效果。
        2.创设问答
        问答方式的情境教学,能够发展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例如:《双脚水平跳跃》我把它改编成《青蛙跳荷叶》,首先让每一名学生扮演小蝌蚪,每人一根绳子夹在屁股后面,篮球场充当小河,小蝌蚪在小河里游来游去。
        师问生:“小蝌蚪,你们的尾巴呢?”
        生:“这里”(学生用手指着对折夹到裤子上的绳子)
        师:“小蝌蚪‘掉’了尾巴才能长成青蛙的,你们要不要长成青蛙啊?”我顺势安排进行《抓尾巴》的游戏。游戏结束,我又提出一个问题。
        师:“下面我们要过河,但是河中间没荷叶,怎么办呢?”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动自己的小脑筋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生:“把绳子摆成荷叶状跳过去啊”然后,我顺着学生的回答,把双脚连续跳跃这个内容安排进去,进行讲解、示范。
        通过这样的场地布置,让学生进入角色,通过问答形式,巩固了学生的知识,既提高了技术水平,又开发了思维能力。
        3.音乐声中
        音乐能陶冶情操,舒缓心情,给人精神上的放松。学生就兴高采烈起来,都争先的模仿喜洋洋和灰太狼的动作,这样针对性的设计,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放松阶段,我们可以选择轻松愉快的音乐,庆祝学生学到了本领或收获了劳动成果。一年级还可以选择儿歌类的音乐,学生耳熟能详,自然而然的就乐在其中。音乐情境往往比教师的口令来的更有效。
        (三)运用语言艺术感染学生
        语言是一门艺术,在教学中也是一门教学手段,语言艺术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对于教学效果具有很大的作用。
        1.声音的语言
        教师的语言艺术在课堂中可以发挥特殊作用。例如:语调方面,我提醒学生“你们班又有几个同学迟到了”,把“又”字突显出来,加重语调在这个字上,暗示他们已经再犯了,提醒他们注意不要迟到。语速方面,我在讲解示范动作要降慢语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认真听讲。在做游戏环节,要劲量的加快语速,好渲染比赛的氛围。
        2.鼓励的语言
        成功的语言表达,能为后续的教学效果打下一个扎实的基础。一年级的学生喜欢得到老师的表扬,所以课堂上要以称赞和激励的语言为主。在上课过程中,对学生完成的动作进行评价时,我会运用大量的激励性评价语言,做得的确很差的,我会说“你还需要努力”、“没关系,我们这样试试看”。对于做错的,我会说“应该是这样做”、“这样做会不会更好一些”。教师的语言在课堂上是非常重要的,对学生的行为产生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3.幽默的语言
        在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如果能适度的运用幽默语言,可以使紧张、沉闷的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可以改善师生间的关系,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我和学生做热身游戏《喜洋洋大战灰太狼》的时候,我扮演的灰太狼被打败了,我模仿灰太狼说话“我一定会抓住你的”、“我还会回来的” 等一些经典台词,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4.肢体的语言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能够有丰富的肢体语言,在教学过程中就能使学生产生良好的心理定式和情感变化,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更促使学生积极的去学习。例如:学生展示动作相当成功,我会给他一个大拇指,学生会非常的开心;学生展示动作出现错误,我会学《聪明的一休》的经典动作,用手指着自己的脑袋画一个圈,叫他们再好好思考下动作。
        (四)巧用游戏促使智力与体力齐头并进
        体育游戏是促使学生体力与智力有机结合的基本途径,要从趣味性、教育性、竞争性等方面进行设置。
        1.趣味性
        一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具有很强的参与性,通过趣味性游戏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例如:游戏“指部位”,通过练习学生的反应力,游戏规则:游戏者用食指指着自己的鼻尖,然后必须连续不间断给自己下达七个口令,如“眼睛——耳朵——头发——嘴巴——眉毛——牙齿——喉咙”等,下达口令的同时,食指必须指向错的部位,七个口令有一个口令言行一致,则为失败,然后给大家表演一个节目。
        2.竞争性
        一年级小学生思想还不独立,没有集体的意识,但是具有很强的好胜心,通过竞争的形式,培养他们相互之间的帮助,树立集体荣誉感。例如:《多人合作走》的游戏竞赛环节,首先让学生自己安排战术,通过各小组之间的相互竞争,来争夺名次,体现当代体育的竞争性。同时调动学生为自己的队员加油,树立团结协作的集体意识。
        3.智力性
        智力性体育游戏不仅在体育课堂中锻炼了身体,还活跃了思维。例如:《“绳”采飞扬》最后的放松游戏,可以让学生通过一人或者多人合作,运用手中的绳子,摆出各种图形,比如“冰淇淋”、“汽车”、“汉堡”等;在《前滚翻》的放松游戏,让学生小组合作,运用垫子搭建一个建筑物,来锻炼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体现了体育课“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的真谛。
        虽一年级学生的自制能力差,课堂纪律意识不强,自我约束能力不够,影响着我们体育课堂教学的效率。但在两年的实践中,我从学本课堂理念出发,加强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协商特殊约定、开展情境教学、提高语言艺术和运用体育游戏,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规范学生课堂行为,养成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使我们的体育与健康课堂逐步趋于高效课堂。
        三、结语
        教育是门艺术,低段教育更是一门艺术,对待新入学的孩子要用赏识的眼光去看他们,作为一名教师,随时随地要给学生一片晴朗的天空,小学生正处在长身体的时期,他们感知事物以直接视觉、听觉为主,要采用正面教育的方法,由于他们根本没有逻辑思维,只有直观的理解能力,抽象思维能力较差,他们思维方式只能停留在直观的具体形象上。体育课堂上采用多样化、情境化的教学,比如动物游戏、小组比赛、模仿练习等,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课堂教学中,只有耐心加细致,把自己也看成是一个小朋友,成为他们的一员,真正融入到孩子们中间,如此之后,才能体会到小孩子的可爱,他们上你的体育课,享受着快乐与情趣,实实在在体育课堂成了孩子们的快乐运动场,在欢歌笑语声中,天真的童趣出现在你的眼前,这样,不但孩子们享受着快乐,教师本人也在享受快乐,成了一个天真活泼的大孩子,开心愉悦的课堂成了孩子们的练堂。身为教师平时要有针对性地学习有关低段的心理知识,用先进的教学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闲时充电忙时用,有了足够的教学实践经验,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游刃有余,随着时代的进步,先进的科学的教法学法越来越多,越来越新颖,应该及时付诸行动,让低段的学生在愉悦的心境下接受快乐教育。
        
                
参考文献
[1]卜伟菁.浅谈情境教学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意义[J].教师论坛.2002.5
[2]王嫦敏.浅谈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作用[J].科技信息.2007
[3]王兴发.小学体育课堂上的“放与收”[J].中国学校体育.2007.7
[4]于文忠.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情境教学”应做到“三化”[J].体育师友.2005.1
[5]张明芝.情境教学法在体育教学中的实践[J].体育与健康专辑(十).2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