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陈佳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民族中学 云南怒江 673100
摘要: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关注深度教学与深度学习,本文阐释了深度教与学的内涵、例举了情景式教学、建模式学习的深度教与学策略,以提升学生地理核心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地理;深度学习;策略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将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确定为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四个方面。[1]新课程标准强调创新培育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学习方式,明确指出立德树人,发展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在此背景下,传统的教与学已无法适应最新的考评要求,只有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学习观,通过开展深度教学与学习,才能培养学生地理学科综合素养。
一、深度教与学的内涵
“深度教学就是触及教学底部和本质的教学。”[2]基于核心素养的地理深度教学是以学生的“学”为中心,是引导学生通过融合学科思维、学习兴趣和情景,构建感悟和体验的深层次教学。[3]深度学习,是指在教师的指导、引领下,学生围绕学习主题,全身心积极参与、体验成功、获得发展的有意义的学习,其显著特点是变被动性的学习状态,把学习变成人的主动建构的过程,让学习成一种发自内心的自主性学习。核心素养下的深度教学和学习并非教师教得如何深、如何好,而是学生能将学到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已有经验、心智相融合,并主动建构知识体系的学习过程。
二、传统教与学的弊端
传统地理教学片面地强调教师的地位,形成了以教师为本位的师生关系和教学关系,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变成了“单边活动”,教学代替了学习,学生只能跟随教师学,机械复制教师讲授地内容,教与学的地位倒置,导致学生亦步亦趋、固步自封,最后摧毁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
三、深度教与学的策略
1.情景式教学
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离不开地理学科的相关知识,包括基本原理、规律、特征、成因、影响等,也离不开地理学科的基本技能,即“学习地理就要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能运用地理知识解释、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在地理教学中只有把地理知识和技能以情景形式呈现并解决实际问题,将书本知识内化为学生基本能力才是核心素养的基本要求。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创设模拟情景、角色情景、问题情景等多种情景模式进行教学。
(1)热力环流教学的模拟情景创设:在玻璃箱放入装有热水和冰块的两个烧杯,然后点燃一枝香倒挂在玻璃箱顶部,观察烟雾的飘动方向,适时引导学生分析、归纳热力环流形成的基本原理。
.png)
(2)海拔(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差异比较中角色情景创设:抽点2位学生身高不同学生进行角色演示,将教室地面当作海平面,即2位同学实际身高为“海拔”(绝对高度),两人之间的身高差为相对高度。
(3)河流地貌中问题情景创设:①你的家乡有哪些知名河流?②你能说出你所知道的河流地貌的基本类型吗?③你了解过你家乡知名河流上、中、下游的地貌及成因吗?④你所在家乡河流地貌对当地生产生活有那些影响,能举例说明吗?
通过情景教学实践发现,创设不同情景,能够激起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热情,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锻炼学生的学科思维和创新意识,大大提高地理教学的效果。然而,为了能使情景式教学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作用,要注意教学情境不是简单联系现实生活,而是融于现实生活,要培养学生认知、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能力;要给学生能够调动起自己学习积极性的理由,即我们为什么要学习这个内容,所学内容具体是能够解决生活中的什么问题等。
2.建模式学习
地理学习如果不能让学生建构地理知识和意义,而只注重教师讲解,学生听、记、背、练的模式,深度学习就不可能实现。通过探究、归纳、演绎、类比等不同方法,指导学生将已有地理知识搭建学习模式,化繁为简、由虚到实,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更透彻的理解地理知识,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科学的地理思维方法,提高地理教学的有效性。例如在农业区位学习中可引导学生构建以下模式:
在深度学习的指引下,建模式学习是一种整体建构思想,能让学生将知识以系统化、网络化的面貌呈现,可以更直观地重建教材的知识结构,使学生能整体认知、深入理解、灵活运用,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规律,促进学生深度学习能力提高,使地理学科素养与思维得到发展。
总之,深度学习环境下的地理教与学并非教师教得如何深,也不是学生“听话”地学习,而是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式,务实行动,常使教学具有“深度教学”特征,指导学生不断开展“深度学习”,主动建构学科思维和知识体系,才能逐渐培养地理学科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林崇德.21世纪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3]冯虎,刘丹.基于地理核心素养培养的深度教学[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20-1.
[4]刘玉海,王思萌.深度学习是指向核心素养的学习[J].教育.校长参考,2019.